教育是一場向美而行的遇見,是一段溫暖人心的修行。陳文芳,青浦區(qū)教育學院附屬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在一支粉筆、三尺講臺的教學征途上,她用37年的堅守,以“教育是一個生命點亮另一個生命”的信念,用愛與智慧為孩子們的成長鋪就道路,詮釋了她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愛與忠誠。陳文芳先后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等殊榮。
師者初心:從“被點亮”到“傳遞光熱”
陳文芳的教育之路始于童年時幾位老師的溫暖陪伴。語文老師將枯燥課文講得妙趣橫生,英語老師課間陪學生跳皮筋,班主任如母親般關懷備至……這些畫面在她心中埋下了種子?!拔蚁氤蔀橄袼麄円粯拥娜恕弥R照亮孩子,用愛心溫暖孩子?!?988年站上講臺的那一刻,她便堅定了畢生的選擇。
從“小陳老師”到“校長媽媽”,她始終銘記教育的真諦:“最珍貴的不是獲得多少榮譽,而是看著孩子們眼里閃爍求知的光芒?!比缃瘢龓ьI青教院附小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用行動詮釋著“生命點亮生命”的深刻內涵。
破繭成蝶:從荒地到教育沃土的奮斗
2016年籌建青教院附小的經歷,是陳文芳職業(yè)生涯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篇章。初到校址時,雜草比人高,白墻空蕩蕩,周邊甚至沒有家長咨詢。面對困境,她與團隊夜以繼日地規(guī)劃,白天在選瓷磚、看涂料,夜晚輾轉反側思考辦學目標、師資建設與課程設計。
2017年暑假,她幾乎全程駐守工地。當得知除一年級外其他年級僅招到十幾名學生時,她曾深夜落淚,卻因看到年輕教師們主動為開學認真做著準備工作而重拾信心:“有這群伙伴在,何懼風雨?”開學前一周,全校擠在一間辦公室磨課,新教師緊張發(fā)抖時,她握住對方的手說:“我第一次上課也忘詞,咱們一起練!”如今,這些曾青澀的年輕教師已成長為區(qū)級骨干或教導主任。
這段“從零開始”的歷程,彰顯了陳文芳帶領團隊迎難而上的精神。正如她所言:“教育是一場靜待花開的修行,唯有堅守方能看見希望?!?/p>
匠心育人:打造教師成長的“溫暖家園”
陳文芳常說:“教師是學校的脊梁?!睘榇耍齽?chuàng)新構建了“明理”教師培養(yǎng)體系,通過“明理工作坊”以老帶新、“五課”制度搭建展示平臺、教學研究節(jié)與技能大賽激發(fā)實戰(zhàn)能力,以及“明理”評選樹立榜樣標桿。
2022年兩位青年教師備戰(zhàn)市級比賽時,全體教研組自發(fā)組成“智囊團”,熬夜磨課直至凌晨。因住宿條件有限,辦公室臨時改造為宿舍,行軍床、沙發(fā)成了“戰(zhàn)地床鋪”。當她們最終獲獎哽咽道“這里就是我們的家”時,陳文芳深感欣慰:“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歸依?!?/p>
體育組老師放棄休息帶隊訓練獲全區(qū)田徑冠軍,“教工之家”燈火通明至凌晨備賽……點滴關懷匯聚成暖流:“讓老師們感受到學校是溫暖的大家庭,他們才會更安心地投入教育?!比缃?,7位教師成長為校級干部,35人獲區(qū)名優(yōu)稱號,這正是她心中“脊梁”最動人的姿態(tài)。
校園匠心:讓每一面墻訴說成長故事
走進青教院附小,目之所及皆為教育的縮影。陳文芳提出“讓每一面墻傳遞溫度,讓每個角落成為課堂”的理念,將校園打造成“會生長的生命體”:在童閱廊靜享閱讀樂趣,培育書香氣質;在藝彩廊揮灑創(chuàng)意靈感,孵化藝術天賦;在氣象館探索自然奧秘,激發(fā)科學思維;在青椒園與木工坊體驗種植與勞動,感悟生命價值。
尤為亮眼的是升級至3.0版的“空中農場”。從菜園到果園、百草園,融入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灌溉、遠程監(jiān)控,開發(fā)《一米本草園》《智慧魚池》等課程,讓孩子們在泥土中觸摸科學、在播種收獲中懂得分享。去年十歲成長禮上,學生們通過義賣籌款裝點生日會,既鍛煉了實踐能力,更領悟了責任與愛的真諦。
教育本真:守護“明理篤行”的育人初心
從最初7個班到如今37個班,陳文芳帶領團隊使學校斬獲了40余項市區(qū)級獎項。然而她始終堅信:“成績固然重要,但教會孩子做人做事才是根本?!彼岢觥懊骼砗V行”校訓,致力于培養(yǎng)有禮貌、懂感恩、善合作的時代新人。如今,孩子們身上正展現出“品行正、知能真、身心健”的全面素養(yǎng)——他們不僅主動問候師長、積極參與志愿服務、開展跨學科項目研究,更在點滴行為中體現出良好的教養(yǎng)與陽光向上的精神面貌?!懊刻煸绯柯牶⒆觽兒啊iL媽媽早’,我便覺得,這一生選擇做老師,真好!”陳文芳表示,她將繼續(xù)秉持教育初心,以愛心澆灌、用耐心陪伴,守護每一顆幼苗茁壯成長、綻放獨特光彩。
陳文芳的故事,是一曲教育者的贊歌。她的從教生涯詮釋了“生命點燃生命”的深刻意義——從被老師點亮初心,到成為無數孩子成長路上的明燈;從荒蕪校址到充滿溫度的“活課堂”,她始終以赤誠之心踐行教育使命?!霸谛鷩淌澜绲囊挥?,靜待無數‘小苗’破土、拔節(jié)、綻放獨特光彩?!标愇姆歼@份堅守與創(chuàng)新,正是青浦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生動注腳。
記者:李雙玖(名優(yōu))
攝影:李雙玖(名優(yōu))
編輯:沈千慧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余民(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