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過,秋風送爽,同時也帶來了惱人的換季過敏。
最近不少朋友出現(xiàn)打噴嚏、流鼻涕、皮膚瘙癢等癥狀,罪魁禍首正是季節(jié)性過敏。
為什么秋冬換季容易過敏?
秋冬季節(jié),氣候變化明顯,空?濕度降低,花粉、塵螨、霉菌等過敏原更容易在干燥的空氣中飄散。同時,冷空氣會刺激呼吸道,加劇過敏癥狀。
常見的秋季過敏癥狀
呼吸道癥狀: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等,易被誤認為感冒。
皮膚癥狀:干燥、瘙癢、紅斑、蕁麻疹等。
眼部癥狀:眼癢、流淚、紅腫等。
常見抗過敏藥物分類及使用指南
抗組胺藥物
適用癥狀:快速緩解打噴嚏、流涕、瘙癢等癥狀。
口服藥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
特點:
第二代抗組胺藥起效快且副作用較小,鎮(zhèn)靜和嗜睡不良反應少見。
建議:
睡前服用可減輕可能出現(xiàn)的嗜睡反應,同時控制夜間癥狀。
鼻用皮質激素
適用癥狀:鼻塞、流涕、打噴嚏等中重度鼻部癥狀。
常見藥物: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
特點:
需要連續(xù)使用數(shù)天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適合長期控制癥狀。
局部用藥,全身副作用小。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適用癥狀:過敏性鼻炎伴哮喘癥狀。
常見藥物:孟魯司特鈉。
特點:
對緩解鼻部和氣道癥狀都有效果。
尤其適合有哮喘的過敏患者。
減充血劑
適用癥狀:嚴重鼻塞。
常見藥物:偽麻黃堿類藥物、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液。
注意:
連續(xù)使用減充血劑不應超過7天,避免反跳性鼻塞。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
科學用藥四大原則
對癥選藥
根據(jù)主要癥狀選擇藥物。
以打噴嚏、流涕為主:首選抗組胺藥。
以鼻塞為主:考慮鼻用皮質激素或減充血劑。
多種癥狀并存:可考慮聯(lián)合用藥。
按時用藥
預防性用藥:已知過敏季節(jié)前2~4周開始用藥,效果更佳。
規(guī)律用藥:激素類鼻噴劑需要持續(xù)使用,不可隨意停藥。
正確使用鼻噴劑
使用鼻噴劑前要搖勻。
使用時頭部稍前傾,噴嘴略向外側。
噴藥時應輕吸氣,避免猛吸。
避免藥物濫用
不宜擅自同時使用多種抗過敏藥物。
不宜長期使用同一藥物,避免耐受性。
藥物治療外的預防措施
減少接觸過敏原:關注花粉濃度預報,高濃度日減少外出。
做好防護:外出戴口罩,減少過敏原接觸。
保持清潔:回家后洗手、洗臉,更換外衣。
改善室內環(huán)境: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度在40%~50%,定期清潔床上用品。
何時需要就醫(yī)?
出現(xiàn)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yī):
規(guī)范用藥1~2周后癥狀無明顯改善;
出現(xiàn)呼吸困難、喘息等哮喘癥狀;
過敏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
準備懷孕、已懷孕或哺乳期婦女的過敏用藥。
秋冬換季過敏雖然惱人,但通過科學用藥和適當預防,完全可以控制癥狀,享受秋高氣爽的美好季節(jié)。
希望本文能為您提供有用的參考,祝您健康度過這個秋天!
溫馨提示:本文僅供參考和科普,具體用藥請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說明:文字原創(chuàng),部分圖片由AI生成。
作者:郝學婧
責編:解陽楊
審核:李碩然 李峰紅
為促進科普創(chuàng)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chuàng)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shù)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yī)院、單位 / 專業(yè) / 姓名
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