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買豆?jié){時,聽見鄰桌兩位阿姨聊天。一位說:“我家閨女都三十了還不結(jié)婚,人生哪能這么由著性子來?”另一位嘆口氣:“可不是嘛,到了什么歲數(shù)就該做什么事,不然以后后悔都來不及。”
這樣的話我們常能聽見。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從“男大當(dāng)婚”到“女大當(dāng)嫁”,人生好像被劃好了格子,每個格子里都寫著該做的事、該成為的人??勺屑毾胂耄@些格子究竟是誰畫的?
隔壁張叔的故事挺有意思。他五十歲那年突然辭了鐵飯碗,跑到郊區(qū)租了塊地種草莓。親戚們都勸他:“老都老了,折騰這些干啥?”可張叔說:“我年輕時就想種地,現(xiàn)在才明白,人生哪能被‘該’字困?。俊比缃袼牟葺畧@成了網(wǎng)紅打卡點,連年輕人都愛找他請教種植經(jīng)驗。
但定義人生也不是全無道理。小區(qū)王奶奶年輕時是護士,退休后每天雷打不動六點起床晨練,八十年如一日。她說:“我這輩子沒大出息,但把‘護士該有的樣子’守住了,心里踏實?!边@種定義,更像是一把尺子,量出的是對自己的要求。
關(guān)鍵在于,這些定義是別人塞給我們的,還是自己選出來的。就像穿鞋,別人說這雙好,但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有人二十歲創(chuàng)業(yè),有人五十歲才找到熱愛的事;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偏愛獨處。沒有哪種人生模板是“必須”的。
樓下理發(fā)店的小李師傅常說:“我學(xué)理發(fā)不是為了賺大錢,就是想讓進店的客人漂漂亮亮出門?!彼麤]想過要開連鎖店,也沒打算當(dāng)“大師”,但每個經(jīng)他手剪發(fā)的顧客,都能笑著走出店門。這種不刻意追求“成功”的人生,反而活出了最本真的樣子。
人生該不該被定義?其實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有人需要目標(biāo),有人享受過程;有人喜歡規(guī)劃,有人偏愛隨性。重要的是,這些定義不能是別人硬塞的框框,而該是自己摸出來的路子。就像種花,有人愛牡丹的富貴,有人喜野菊的清雅,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
最后想說的是,無論選擇被定義還是不被定義,只要自己活得明白、過得踏實,那就是最好的人生。畢竟,人生是自己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