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7月1日,正跟隨電影《51號兵站》劇組在外景地拍戲的孫道臨,突然找到導(dǎo)演劉瓊,說要請假三天。原來,是他要在7月2日這天,和著名越劇演員王文娟舉辦婚禮。然后兩人,要前往杭州,旅行一趟。
孫道臨和王文娟結(jié)婚照
就這樣,40歲的孫道臨和35歲的王文娟,在幾乎沒有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攜手走進了結(jié)婚殿堂。
時間到了1964年10月18日這天,同樣在外景地拍戲的孫道臨,又異常興奮地找到導(dǎo)演請一天的假,因為他的女兒出生了。
一家三口所拍的第一張“全家福”
而就在兩天前的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試驗成功,舉國歡慶。所以孫道臨和王文娟一商量,沒有按孫家祖?zhèn)骷易V的“經(jīng)”字輩給女兒命名,而是取名叫“孫慶原”。以表達他們祝福祖國日益強大的美好心愿。
王文娟和女兒孫慶原
1965年,在孫慶原還在牙牙學(xué)語的時候,孫道臨一家搬進了武康大樓。因為房子的面積并不大,而且孫慶原的外婆、舅舅和舅媽跟他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所以顯得很擁擠。
但盡管這樣,在這個家里,還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在孫慶原的記憶里,父親彈鋼琴唱美聲,而母親舞水袖練越劇,是最常見的一個畫面。
雖說父親和母親的文化程度有差異,但他們卻始終同心同德,用對彼此最深厚的感情,完美地彌補了這一微不足道的缺憾。
因為從小在充滿愛的溫馨氛圍中長大,所以長大后的孫慶原,看世界的眼光也同樣充滿善意。她從父母的身上,首先學(xué)到的,就是溫柔與共情,然后在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安全而可信的依托。
但其實在孫慶原小的時候,孫道臨對她還是非常嚴格的。
比如有一次,孫道臨事先和女兒做了一個約定,那就是如果慶原在家好好練琴,那么父親就將帶她去看電影。孫慶原那時已經(jīng)非常喜歡看電影了,所以就一口答應(yīng)下來??墒切『⒆迂澩?,一玩就忘記彈琴的事兒了。結(jié)果孫道臨回家,讓慶原把新學(xué)會的曲子彈一遍,慶原彈不出,于是孫道臨就舉起手中的電影票,對孫慶原說,“你說話不算數(shù),那我們的約定就作廢?!闭f完就把電影票給撕了。
孫慶原哭得稀里嘩啦,但孫道臨對她說,“做人首先得做到言而有信,你既然答應(yīng)了,就一定要學(xué)會兌現(xiàn)你的承諾?!?/p>
孫慶原小的時候身體不大好,因此孫道臨只要不拍戲,就每天早上6點準時將女兒從被窩里拉起來,出去跑步,而且這一跑,就是六七年。孫慶原長大后身體一直都很棒,她覺得就是從小在父親的帶領(lǐng)下,堅持鍛煉所打下的良好基礎(chǔ)。
其實孫慶原也曾想過當(dāng)演員。因為她的父親孫道臨是那么著名的電影明星,主演過《渡江偵察記》、《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等一系列經(jīng)典電影,而母親王文娟又是那么著名的越劇大師,主演過《紅樓夢》、《追魚》等越劇電影,所以孫慶原從小耳濡目染,也對藝術(shù)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再加上,她從小就長得漂亮,眉眼很像母親王文娟,所以就曾向母親提出,想學(xué)越劇,想和母親一樣在舞臺上演“林黛玉”,但王文娟卻怎么也不答應(yīng)。
原來,在孫慶原剛出生不久,就遇上特殊年代的到來。她的父親母親不僅被剝奪了演戲的權(quán)利,而且還都被“打倒”,關(guān)進了“牛棚”,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遭了對手罪。所以孫道臨和王文娟都堅決不同意唯一的女兒再“重蹈覆轍”,而是希望她能“學(xué)好文化知識”。還對她說,“哪怕進工廠當(dāng)工人,也比當(dāng)演員強?!?/p>
所以孫慶原長大后,考上了上海外國語學(xué)院,就讀的是英文文學(xué)專業(yè)。大學(xué)畢業(yè)后她先工作了一年。然后因為學(xué)工科的男友朱解鳴,要去德國留學(xué),于是她在父母的支持下,也跟朱解鳴一同去了德國。
1987年,65歲的孫道臨和60歲的王文娟,在上海虹橋機場,送別了23歲的女兒。
孫慶原在德國漢諾威大學(xué)選擇了就讀企業(yè)管理專業(yè),但讀了兩年就出來找工作了。因為她那時在德國的所有花銷,都是由父母提供資助的,她不想讓年邁的父母繼續(xù)承受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所以早早就讓自己獨立起來,進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工作。
王文娟去看望女兒
而她的丈夫朱解鳴,則進入一家德國公司從事管理工作。
孫慶原和朱解鳴,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舉辦了婚禮?;楹笊乱粌阂慌?,一家4口在德國定居了一段時間后,又回到國內(nèi)。
2014年8月12日,50歲的孫慶原,在上海浦東機場,為去美國學(xué)工科的兒子送行。
而這時,她心愛的父親孫道臨,已經(jīng)去世有差不多快7年時間了。
而她的母親王文娟,也已經(jīng)將近有90歲的高齡了。
老年人年紀越大,越希望兒孫們都留在身邊。
所幸孫慶原和朱解鳴的小女兒朱凱佳,成為了王文娟晚年時候中的“貼心小棉襖”。
話說朱凱佳從小就又乖巧又懂事,是外公外婆怎么都愛不過來的“小開心果”。
小姑娘不僅長得跟花骨朵似得惹人喜愛,而且冰雪聰明,腦瓜子反應(yīng)特別快,常常惹得孫道臨哈哈大笑。
記得有一次,正遇上她到了換牙時期,一顆門牙掉了,一說話就“漏風(fēng)”,外公孫道臨見了,就打趣她“你看你門牙掉了,怎么辦呢?把外公的門牙換給你好不好?”
結(jié)果小姑娘梗著脖子道:“才不要呢,外公您的牙太老了。”
惹得孫道臨笑得直不起腰來。
雖然朱凱佳覺得外公的牙比較“老”,但在她的眼里,已經(jīng)80多歲的外公,卻依然是“男神”一般的存在。她曾經(jīng)寫過一篇作文,描寫她記憶中的外公。文中寫道:外公雖然老了,可還是長著一張清秀的臉,挺拔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看上去和藹可親。
還說“幾乎什么好東西都長到他身上去了”。
瞧這小嘴,多會說。
而且令朱凱佳無比驕傲的是,她的外公不僅長得好,而且還那么有才華和與眾不同——他又會朗誦,又會唱歌,還會英文,簡直無所不能。
可是,這樣一個神氣、幽默又可愛的人,怎么會說走就走了呢?
2005年,身體一向很硬朗的孫道臨,因患帶狀皰疹而住進了醫(yī)院,并且病情每況愈下,連記憶力,也受到影響。
但是,當(dāng)有電視臺的節(jié)目組要對他進行采訪的時候,他還是穿上最漂亮的西裝,打上領(lǐng)帶,以儒雅的形象,出現(xiàn)在鏡頭前。“這是咱們對別人的尊重?!睂O道臨對女兒孫慶原和外孫女朱凱佳說。
這話被孫慶原母女牢牢地記在了心里,從此無論做什么事,都會本能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在朱凱佳的記憶里,雖然外公躺在醫(yī)院里,身體變得很虛弱,可一旦有客人來慰問,他卻總是會打起精神來,與賓客談笑風(fēng)生。
2007年的春天,孫道臨在老伴王文娟以及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的陪伴下,一起回到了他的家鄉(xiāng)——浙江嘉善,為在這里舉辦的“孫道臨電影藝術(shù)館”的落成儀式,進行剪彩。
這是孫道臨最后一次回到故鄉(xiāng)。
他們一家6口,拍下了最后的一張“全家?!?。
孫道臨與妻子王文娟、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一同合影
2007年12月28日,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shù)家孫道臨,因突發(fā)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yī)院逝世。
而這一天,距離他過完86歲生日,剛剛過去一個10天的時間。
朱凱佳那時還只是個小學(xué)生,可她卻清晰地記得當(dāng)時的情景。
她在作文中寫道:外公走得十分安詳,好像靜靜地沉睡著。誰叫他,他也不起來似的。
當(dāng)朱凱佳跟著外婆王文娟回到家里,突然就感覺那房間空了一大半,因為再也聽不到外公那風(fēng)趣的言談和爽朗的笑聲了。她靜靜地望著外公的照片,眼淚默默地流了下來。照片上,外公的笑容是那么燦爛而和藹,而外公的笑聲,在她的心里,也永遠都不會抹去。
孫道臨走后,王文娟愈發(fā)感到孤單。于是孫慶原就將母親接到自己的小區(qū),和媽媽只有“一碗湯的距離”。只要一到周末,孫慶原和朱解鳴,就帶著兒女陪著王文娟到公園散心。
王文娟為了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她開始在老年大學(xué)學(xué)畫國畫,同時,開始拿起筆,創(chuàng)作自傳《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這時朱凱佳就陪在外婆的身邊,外婆畫畫時她遞上畫筆,外婆寫作時,她端來茶水。
因為這時朱凱佳已經(jīng)開始上小學(xué),所以對那段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記得特別清楚。
后來,她通過文字,記錄下了那段時光。
在她的記憶里,外婆前前后后大概用了6年時間,才終于使得那本《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我的越劇人生》與讀者和戲迷見面。
也許在外人看來,王文娟是越劇大師,是大明星。但在小凱佳的心里,外婆就是個慈祥可親的老太太。她從不喜歡奢華的包裝,有一雙黑皮鞋都穿得磨破了但還舍不得扔掉。她對每個人都那么友好、善良,有時小凱佳推外婆外出走走,在路上被戲迷認出來,外婆總會用帶著紹興口音的上海話,跟人打招呼“儂好,儂也喜歡越劇是伐?”
而對小凱佳呢,王文娟則和天下的所有外婆一樣,總擔(dān)心外孫女飯沒吃飽、衣服穿得少。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嗎?“有一種餓和冷,是外婆覺得,而不是你覺得。”
所以,吃飯的時候,她就總會不斷地給小凱佳夾菜,直到小凱佳碗里都堆成山了,她還在講“儂要多吃一點曉得伐”。這時小凱佳只好將這份“關(guān)心”,全部都吃到肚子里。
而一到冬天,王文娟就一遍又一遍地檢查小凱佳有沒有多穿衣服。朱凱佳說,“外婆像唐僧一樣,她總是有辦法讓你把秋褲穿上,然后揚長而去”。
雖然這種“王氏超級關(guān)心法”,常常會弄得朱凱佳渾身都不自在,但她還是很聽外婆的話。
孫慶原與母親王文娟
最令朱凱佳難忘的,是外婆的好學(xué)精神。王文娟一直覺得自己在學(xué)識上沒法與孫道臨相比,所以她幾乎用一生的時間,都在不斷地學(xué)習(xí)和充實自己。到了86歲那年,她不僅還在看武俠小說,而且還一定堅持讓朱凱佳教她怎么用電腦。
她常常說,“可恨我念書太少,如果你外公還在,肯定能夠給我很多建議”。
外婆的善良、謙遜、自強以及她與外公之間心靈相通的愛戀,都對朱凱佳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朱凱佳也從小就很有藝術(shù)天賦,并且最喜歡的,就是在本子上寫寫畫畫。
她應(yīng)該是繼承了孫道臨的浪漫情懷和文學(xué)修養(yǎng),同時又像外婆一樣,擁有繪畫的特長。所以當(dāng)年出版《孫道臨傳》時,年僅9歲的小凱佳,就為這本書,寫了一篇序言。
2021年8月6日,王文娟因病去世,享年95歲。
孫慶原作為孫道臨和王文娟唯一的女兒,將父母留下了各種珍貴資料進行了認真仔細的整理,并從上千幅照片中,精選了700多張出來,推出了《未見滄?!獙O道臨 王文娟藝術(shù)人生珍藏》這本畫冊。
而在這本書中,孫道臨和王文娟的外孫女朱凱佳,也通過別樣的方式,表達了對外公外婆的深切懷念之情。她拿起畫筆,畫了一組漫畫,記錄下了和外公外婆相處的時光。尤其是和外婆的“逗趣日常”,著實令人忍俊不禁。
比如外婆突然迷上了“黃酒泡黑棗”,并且逢人便推銷。
再比如外婆燙了個新發(fā)型,感覺美美噠,但是,呃……怎么會變成“愛因斯坦”的?
再比如每次吃飯時,外婆總會把大家所用的紙巾,撕掉一半,然后說“紙是樹做的,不要浪費”??墒悄且话爰埥砣ツ膬毫四??結(jié)果……
這些漫畫,雖然稍顯得稚嫩,但卻滿滿的,全都是愛啊。
通過這些漫畫,讓我們又認識了不一樣的孫道臨和王文娟。
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外孫女那細膩的心思,和敏銳的觀察力。
后來,我們讀過了朱凱佳所寫的一些文章,就會發(fā)現(xiàn),她的文筆,與她的外公孫道臨非常像,都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準確又別出心裁的文字表達能力。
再后來,我們看到了長大后的朱凱佳所曝光的近照,更加驚嘆遺傳基因的強大,她不僅眉眼酷似外公孫道臨,長得很漂亮,一臉富貴相,而且氣質(zhì)又跟她的外婆王文娟一樣,溫婉恬靜。
許多網(wǎng)友都說,這么美的姑娘,不當(dāng)演員真是可惜了。
但我卻覺得,就目前娛樂圈那種魚龍混雜的情況來看,孫道臨和王文娟不讓后輩涉足其中,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因為,那的確是個大染缸。
據(jù)了解,孫道臨和王文娟的女兒女婿始終與娛樂圈保持距離,他們的兒子和女兒,也都沒有從事與演藝相關(guān)的工作。他們的兒子畢業(yè)后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而他們的女兒朱凱佳,則按照自己的喜好,平靜地生活,安穩(wěn)地發(fā)展。
朱凱佳和母親孫慶原
我突然就想起了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是的,孫道臨和王文娟夫婦人品好,家風(fēng)正,自然會在無形之中為后輩積累深厚的福報。
所以我想說,仁厚寬容的家風(fēng),一定會帶來正向循環(huán)——
如果善行如同播種,那么家族便是土壤,終會在未來的歲月里,讓后代通過對品德和智慧的傳承,通過自立自強,而收獲豐盈的果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