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服”和“孕婦風”這兩個詞似乎很難聯(lián)系到一起去,而這兩個詞之所以放在一起、顯得如此割裂的根本原因在于——軍訓這個詞多半跟學生放在一起,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新生軍訓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而“孕婦”這兩個詞,與學生放在一起本身就格格不入,大學生還沒畢業(yè)就懷孕尚且要被詬病,更何況是中小學生,真跟這個詞聯(lián)系在一起那就不是孕育新生命的喜悅了,而是悲??!
某中學“孕婦風軍訓服”火了,家長看不懂
可就是這樣兩個格格不入、毫不相關(guān)的詞匯,卻被一所學校硬湊到了一起,網(wǎng)上流傳出了一個某中學的軍訓視頻,別說家長看不懂了,就連網(wǎng)友們看后也感到不適。
畫面中的學生們站在陽光下,身著統(tǒng)一的軍訓服裝,看起來和普通軍訓別無二致,可細看才發(fā)現(xiàn),隊伍中有幾名女學生的衣服前端被刻意設(shè)計成凸起的形狀,模擬懷孕狀態(tài)。
校方解釋:這可不是真的懷孕,而是學校特意設(shè)計、安排的“孕婦風軍訓服”,其目的是開展感恩式教育,讓學生在軍訓的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了解母親懷胎十月的不易,從而增強感恩意識。
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卻處處透露著荒謬,這些身穿“孕婦風軍訓服”的女生表情略顯尷尬,卻仍然跟隨教官的指令進行著常規(guī)軍訓動作。教官們對此情形似乎習以為常,照常巡視指導,整個場景透露著一股詭異。
這些穿著“孕婦風軍訓服”的女同學,在軍訓的過程中動作明顯受到限制,無法正常完成一些基本訓練項目,這些女生的活動范圍和動作幅度明顯小于其他同學,顯得格格不入。
在公共場合讓青春期的女學生穿著凸顯"孕肚"的服裝,不僅會給她們帶來心理壓力和尷尬,還容易引發(fā)旁觀者的誤解和非議,至少通過女同學的表情來看,她們沒有一個人是開心的,更多的是羞憤和無奈。
家長們看后也紛紛表示:無法理解為什么要把軍訓跟懷孕強行綁定在一起,感恩母親的付出非要挑軍訓這種時候嗎?更何況這種方式本身也不可取,有家長無奈調(diào)侃:就不怕混進去一個真的嗎?
真正的感恩源于內(nèi)心的認同和理解,而非外在形式
學校重視感恩教育這點無可厚非,可感恩教育應(yīng)該基于尊重和理解,而非強制和表演,學校試圖通過外在的形式讓學生體驗?zāi)赣H的不易,卻忽略了內(nèi)在情感的培養(yǎng)過程。
真正的感恩應(yīng)源于內(nèi)心的認同和理解,而非外在形式的模仿和體驗,這種做法很容易淪為形式主義,甚至可能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更何況軍訓本身就是一項嚴肅的教育活動,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性和團隊精神,提高身體素質(zhì)。將感恩教育強行嫁接到軍訓中,不僅沖淡了軍訓本身的教育意義,還可能引起學生對這兩種教育形式的混淆和誤解。
軍訓有軍訓的教育目標,感恩教育有感恩教育的實施方法,兩者硬性結(jié)合,只會削弱各自的教育效果。教育的出發(fā)點用力過猛,往往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穿"孕婦風"軍訓服,究竟是教會他們懂得體諒母親的辛苦,還是間接影響了孩子們的價值觀?答案恐怕不言而喻。
過度強調(diào)和表演化的感恩教育,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甚至對"感恩"這一概念產(chǎn)生抵觸。真正有效的感恩教育應(yīng)該是潤物細無聲的,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體驗和引導,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感恩之心而非在尷尬和無奈中被迫參與。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