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8日,上海二手房網簽11623套,估計九月超過2萬套有些難。
金九銀十啟動失敗。
其實上海很久沒金九銀十了。
2024年9月成交14713套;
2023年9月成交17568套。
2022年9月成交21162套,當時口罩事件剛過,積壓的需求集中釋放。
2021年9月成交14695套。
其他月份成交反而更好。
2022年以來,上海共有16個月二手房成交超過2萬套。
這16個月中,9月、10月各自僅出現一次。
實際上除了1月,幾乎每個月都有可能超過2萬套。
季節(jié)特征越來越模糊。
是誰殺死了上海樓市的金九銀十?
金九銀十的說法,其實只適用于剛需時代。
現在時代結束,幾乎所有的規(guī)律都不再適用。
之前大家重視金九,是8月高溫剛過,看房積極性恢復了。
開發(fā)商趁機推出優(yōu)質房源、推出優(yōu)惠活動、海量的投放廣告,炒熱市場。
能被開發(fā)商忽悠訂房的,大部分都是剛需。
剛需沒準確定義,至少有個含義是近期必須得買房。
不管怎么樣今年要買房了,九月份天氣好了出來看看房,開發(fā)商用一些逼定手段就下單了。
反正早晚得買,九月還有好房源有好折扣。
現在大部分客戶都直接表態(tài):我不著急買。
今年明年后年都行。
之前的剛需從看房到買房可能就一兩個月,現在很多客戶看了好幾年房子還沒買到,該看的早看過了。
何必等9月。
現在新房全面滯銷,能想的套路早就推出了,也不用等到9月。
這些客戶什么時候買跟天氣關系不大,他們只是害怕,害怕買來還繼續(xù)跌。
所以就一直拖著。
拖到什么時候訂房呢?
上次集中訂房是去年929新政,連續(xù)7個月二手房破兩萬套(去除春節(jié))。
那次新政力度太大,很多搖擺群體擔心漲起來,趕緊訂房。
再上次集中訂房是口罩結束后,持續(xù)火爆,有6個月破兩萬套。
口罩結束,大家對經濟恢復充滿信心,趕緊訂房。
這兩次事件都跟季節(jié)無關,都是偶發(fā)事件讓大家恐慌。
買漲不買跌的心態(tài)一直都有,為什么現在變得更加明顯了?
因為上海樓市由剛需時代變成了置換時代。
上海樓市最大的變化就是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能買房的多數是有房的。
鏈家客戶中置換占比超過62%,這個數據肯定也被低估了,有些置換行為鏈家不一定統計得到。
置換客戶大部分都不著急。
非置換客戶去哪了?
上海非置換客戶主要靠外地人口流入,之前每年流入人口60萬、80萬,現在縮水90%。
另一些剛需是分戶需求,即,孩子成年了買婚房的。
上海生育率持續(xù)走低,這部分需求也在減少。
上海本土孩子減少、人口流入減少,剛需肯定少了。
非剛需買房不著急,
更可怕的是,僅有的“剛需”也不入場。
上海哪些房子還要暴跌?
免費咨詢上海頂級房產專家
最近有句話爭議很大:經濟有周期,人無再少年。
意思是該買房還是得買,即使房價還要下跌。
如果一直等下去可能省錢,但是失去的時間沒辦法彌補。
這種體驗我們都有,大學時有輛車就是班里最靚的仔,中年了買再好的車也不會有那種開心。
還有網友說終于有錢攢配置最高的電腦,打開心心念念的游戲卻覺得沒意思了。
這句話很多人反對,最多的理由就是租房也是生活。
兩種觀點誰對誰錯先不去討論,環(huán)二接觸下來,年輕人還必須買房的基本都是準備結婚的,或者孩子要讀書。
堅持認為不需要買房的,大多數是單身,短期不準備結婚。
要找例外也有,能接受租房結婚的肯定有,但是大部分年輕人結婚跟買房還是掛鉤。
到底是因為沒房不敢結婚,還是因為年輕人壓力大并發(fā)了不結婚、不買房兩件事情,不好下定論。
可以確定的是,結婚登記人數跟房地產下行是同步的。
僅有的著急買房的年輕人,幾乎都是有結婚需求,或者考慮孩子讀書。
這些人正在持續(xù)減少。
年輕人生活理念的變化,才是房地產走向另一個周期的本質。
他們連婚都可以不結,連生育這種最原始的動物本能都可以放棄,對房子這個身外之物的看法肯定變了。
認清這個巨變非常重要,既影響到我們什么時候買房,又影響到買什么房子。
開發(fā)商已經接受了變化,營銷上早就不沖金九銀十,而是上半年就拉滿營銷預算。
先把能搶的韭菜搶到。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買房也不用考慮季節(jié),不用考慮開發(fā)商操盤節(jié)點。
你就關心一點,現在買了什么時候漲/還會跌多少。
“經濟有周期,人無再少年”這句話對不對,沒有絕對標準。
如果你預期房價還要暴跌,那等一兩年也無所謂。
如果橫盤或者陰跌,現金損失跟自住體驗對比一下就好。
就跟買車一樣,都知道買車虧錢還是要買,就是考慮到用車體驗大于用車成本。
更重要的是我們買什么房子更加保值,存量時代邏輯完全變了。
最簡單的,大量沒房子的家庭,未來不指望買房了。
剛需市場徹底被拋棄。
發(fā)達國家住房自有率不足一半,跟租房市場保障有關,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放棄買房了。
倫敦郊區(qū)有些剛需房源,租金回報率能達到10%,但是依舊沒人買。
或者說因為沒人買,不斷降價,租金回報率才越來越高。
這條路我們早晚要走一遭。
未來更多的要把握住置換需求,這才是樓市的決定力量。
網上發(fā)聲的多數是年輕人,但是樓市真正的決定力量是中年男性。
是過往周期的既得利益者。
一些年輕人極度悲觀,將會持續(xù)地悲觀下去,改變不了什么。
房價真的跌了,那又如何,年輕人還是沒房子。
上海樓市的分化遠未結束,遠郊馬上出現100萬一套的剛需次新房。
細節(jié)上的變化就更多了,比如一房完全要拋棄。
單身不計劃結婚的,幾乎不買房,那誰還去買一房?
有結婚、生育意愿的是僅有的剛需主力,有學區(qū)的剛需房源持續(xù)最有流動性。
完全不可能有學區(qū)的剛需房,越來越沒人接盤。
講到這很多網友不一定同意,互聯網上流行的認知是買學區(qū)房等于冤大頭。
這是因為互聯網上大部分人不買房。
很多網友沒有結婚打算,坐電腦前想象自己有孩子時如何買房,結合自己高學歷但是生活不如意的處境,得出來結論學區(qū)房完全沒價值。
等到他們有條件、有孩子、有購房需求時,看法可能完全不同。
實際業(yè)務中大部分有適齡兒童的家庭,還是關心學區(qū)。
以及大部分網友并不知道學區(qū)溢價已經趨于0的事實。
其實一些發(fā)達國家,學區(qū)依舊是大家買房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金九確實沒了,這只是市場走向穩(wěn)定期的標志。
我們更要關心的是市場發(fā)生了哪些本質變化。
要不要買房、哪些區(qū)域什么樣的房子更加保值,歡迎大家來到沙龍現場,我們結合深度研究報告一次講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