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電極校正失誤愁眉不展?因實驗數(shù)據(jù)不可重復倍感焦慮?想掌握前沿原位表征技術卻無從下手?別擔心!2025 年 9 月 25 日 19:00,由國際知名 SCI 期刊ChemElectroChem打造的“Exact Electrochem: 從方法到洞察” 系列前沿研討會首場即將開播,為你一站式解決電化學研究中的痛點難題!
本次研討會聚焦電化學研究的核心方法論,邀請到三位在領域內深耕多年的頂尖青年學者坐鎮(zhèn)分享。
無論你是電化學相關專業(yè)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剛開啟獨立研究的青年講師、博士后,還是渴望規(guī)范實驗操作、緊跟前沿技術的高年級本科生,這場研討會都能為你帶來超值收獲:你將建立 “標準操作流程意識”,掌握電化學實驗 “金標準”;培養(yǎng) “批判性思維透鏡”,精準識別數(shù)據(jù)中的方法論缺陷;更能獲得與一線青年專家直接對話的機會,解決獨自摸索無法突破的科研困惑!
2025 年 9 月 25 日 19:00,鎖定“Exact Electrochem-Webinar”,和頂尖學者一起破解電化學研究難題,提升科研硬實力!快轉發(fā)給身邊的同門和伙伴,共同開啟這場高質量的學術盛宴,向著嚴謹、規(guī)范的電化學研究之路穩(wěn)步邁進!
報名方式:
掃描上方二維碼報名觀看
* 在問卷中我們設置了關于webinar的話題征集,為了感謝大家的參與,我們將從收集到的回答中選取3名幸運參與者,獲得由Wiley提供的價值35元Wiley鐳射包。我們將在2025年10月14日之前通過參與填寫在調研問卷中的郵箱與中獎用戶取得聯(lián)系(具體發(fā)貨時間將與您溝通確認,中國大陸地區(qū)郵寄產生的費用由Wiley進行承擔)。若我們不能通過您預留的聯(lián)系方式聯(lián)系到您、您明確表示放棄,或是您未在通知郵件告知的時間內回復,將視為您主動放棄禮品。若有疑問,可與Wiley工作人員聯(lián)系:曹女士( wcao@wiley.com)或劉女士(yliu@wiley.com)
本次“Exact Electrochem: 從方法到洞察” 系列研討會僅為開篇序章,后續(xù)我們還將持續(xù)聚焦化學領域前沿方向,陸續(xù)推出更多高質量線上分享會。每場活動都將精心邀請化學各細分領域的一線科研人員 ,他們深耕實驗與理論研究,能帶來最鮮活的科研經驗與技術突破;同時也會邀請Wiley知名學術期刊主編坐鎮(zhèn),從論文選題、數(shù)據(jù)呈現(xiàn)到審稿邏輯,為大家拆解學術發(fā)表的關鍵要點。
更多精彩內容與報名信息,敬請持續(xù)關注我們的后續(xù)推送,不錯過每一場讓科研能力 “進階” 的精彩盛宴!
報告摘要及主講人介紹:
張子帥
主講人簡介:張子帥,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雙聘研究員。曾任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研究員。在CO2捕集轉化、清潔能源利用、氫能技術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涵蓋了碳捕集轉化器件、電化學器件、材料科學、環(huán)境工程等多個關鍵領域。自2023年獨立以來,以通訊作者發(fā)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Energy Letter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等高水平論文。同時擁有豐富的工業(yè)合作經驗,與世界知名公司如谷歌、3M、道達爾、巴拉德等企業(yè)有過緊密的課題合作經驗。現(xiàn)擔任國際知名期刊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 和Battery Energy 雜志編委,Applied Energy 客座主編,多個知名期刊青年編委。
一、流動電化學反應器的設計原理與應用探索
摘要:流動電化學反應器作為實現(xiàn)碳資源化與減排的重要平臺,近年來展現(xiàn)出廣泛的設計策略與應用前景。本報告將圍繞四類典型體系展開。首先,介紹氣態(tài)CO2流動電化學反應器的設計思路與操作窗口,重點分析其在高電流密度條件下實現(xiàn)高選擇性產物轉化的機理與挑戰(zhàn)。其次,探討液態(tài)碳體系(如富含無機碳/有機碳溶液)的電化學利用方式,強調反應器結構對反應動力學與傳質行為的調控。第三部分,將結合建筑材料行業(yè)案例,展示水泥電化學反應器在碳循環(huán)與綠色建材生產中的潛力,并剖析其規(guī)?;尚行?。最后,介紹基于海水的電化學碳捕集反應器,闡釋其在耦合離子調控、碳酸鹽沉積與長期封存中的獨特優(yōu)勢。通過比較不同反應器的設計邏輯與應用場景,本報告旨在勾勒流動電化學反應器在未來能源、材料與環(huán)境治理領域的多元路徑與前沿挑戰(zhàn)。
孫憲虎
主講人簡介:孫憲虎,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科學學院副教授,國科大環(huán)境電鏡課題組組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博士,課題聚焦原位氣-固界面研究。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美國國家電鏡中心博士后,聚焦原位液-固界面電化學研究。博士期間先后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美國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匹茲堡大學訪問與學習。發(fā)表論文30余篇,以一作者、通訊作者發(fā)表14篇,包括
Nature2篇。授權原位液相電鏡技術美國專利一項。榮獲海外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紐約州立大學博士生優(yōu)秀科研獎等。
二.原子尺度觀測多級界面化學
摘要:氧化還原反應條件下,材料表界面受到熱力學和反應動力學共同作用,驅使反應體系遠離熱力學平衡,引起材料結構和成分持續(xù)波動,導致預測和調控材料表界面化學非常困難。經驗式的材料調控在優(yōu)化性能方面需輔以原位原子尺度觀測,從而實現(xiàn)對化學反應在分子水平上的基本理解。但是觀測氧化還原反應中表界面的動態(tài)行為在技術上一直具有挑戰(zhàn)。原位環(huán)境氣氛/液相電鏡技術是目前較為可行的新技術,能夠實時觀測材料表-界面結構在原子尺度和工況反應環(huán)境下的動態(tài)演變。報告人利用環(huán)境氣氛和自主開發(fā)的液相電化學透射電鏡技術,原位研究氧化還原反應驅使的材料的動態(tài)多級表界面結構演變,旨在深入探究氧化還原反應對材料表界面結構演變的影響,并為材料性能的優(yōu)化提供理論基礎和實驗指導。
歐鵬飛
主講人簡介:歐鵬飛,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員,獲?!翱偨y(tǒng)青年教授(Presidential Young Professorship)”稱號。曾在美國西北大學任研究員,并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開展博士后研究。其研究聚焦計算催化與人工智能,旨在加速催化劑發(fā)現(xiàn)與機理解析。自 2024 年獨立建組以來,以通訊作者在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等期刊發(fā)表多篇高水平論文;同時擁有豐富的工業(yè)合作經驗,與世界知名企業(yè)和政府機構包括 TotalEnergies、Fujitsu、BP 與 DSO Singapore 等有過緊密的課題合作經驗。迄今發(fā)表經同行評審論文 99 篇,累計被引逾 6,400 次,H 指數(shù) 41。曾獲新加坡國立大學總統(tǒng)青年教授獎(2024)、Climate Positive Energy “Rising Stars in Sustainable Energy” 博士后獎學金(2022)及中國政府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2021)等榮譽
三.AI賦能電催化:從結構–活性–穩(wěn)定性到可持續(xù)未來
摘要:催化劑設計對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儲存與利用至關重要。由于催化劑活性位點具有多樣化的元素和結構特性,其化學空間極為龐大,而全面的數(shù)據(jù)集仍然有限。關于如何最佳地建模催化劑活性、以及如何在廣闊化學空間中高效篩選,仍然是非常關鍵的科學問題。此外,催化劑的退化與溶解長期以來一直是電解槽的“阿喀琉斯之踵”,制約其在可持續(xù)生產中的長期性能。這些退化機理由于時間與長度尺度受限,常難以用傳統(tǒng)計算模擬準確捕捉。為應對上述挑戰(zhàn),本次報告首先介紹主動學習賦能的催化劑發(fā)現(xiàn)框架,其核心是具備不確定性量化能力的原子尺度機器學習模型,并通過兩個案例研究闡釋其應用價值:識別適用于電化學二氧化碳還原反應與一氧化氮還原反應的高活性、高選擇性及結構穩(wěn)定的催化劑。此外,然后介紹將主動學習與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及機器學習原子間勢相結合的最新進展,從原子層面解析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退化途徑。AI賦能電催化為提升催化性能、并理解復雜的結構–活性–穩(wěn)定性關系鋪平道路,助力實現(xiàn)可持續(xù)未來。
威立(Wiley)是全球領先的出版機構之一。作為科研和學習領域值得信賴的領導者,我們憑借行業(yè)前沿的內容、服務、平臺與知識網絡,精準對接和滿足科研人員、學生、教師、專業(yè)人士、機構和企業(yè)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威立致力于幫助求知者將當今嚴峻的挑戰(zhàn)轉化為未來璀璨的機遇,踐行兩個多世紀以來不變的使命——激發(fā)人類潛能。
點贊,在看,分享,來個一鍵三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