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想高產(chǎn),氮肥用準是關鍵。同樣尿素不同效,有人增產(chǎn)有人空歡喜。
問題出在哪?量不準、時不對、肥沒到根邊。配方先行定底色,氮主攻、磷穩(wěn)根、鉀保粒。
總氮量純N每畝12–16公斤,尿素折合26–35公斤。
磷P?O?每畝6–10公斤,鉀K?O每畝8–12公斤要記牢。中微量別忽視,缺鋅地硫酸鋅1–2公斤作基肥。
缺硼地硼砂基施或葉噴,酸性地春季前施石灰。
有有機肥打底,化肥總量可下調10–20%。長效氮肥更耐雨風,選對類型很重要。
卡準時間是關鍵,氮肥分三段施效果好?;史登喟喂?jié),按30%:30%:40%或40%:20%:40%分配。
基肥給30–40%N,全P和70–100%K,條帶穴施入土。弱苗返青追5–6公斤尿素,壯苗少追或不追。拔節(jié)期追8–12公斤尿素,配5–8公斤K?O抗倒伏。
揚花后慎追氮,貪青晚熟倒伏風險高。灌漿期噴磷酸二氫鉀加尿素,護旗葉保粒重。
位置到位勝多撒,側深入土才有效。行側3–5厘米、下5–10厘米,條施側深施優(yōu)于表撒。
追后小水送肥到根區(qū),滴灌水肥一體化更省心。無人機噴撒顆粒選微溶肥,根區(qū)氮仍以入土為主。
水肥配套要跟上,冬灌鎮(zhèn)壓保墑,拔節(jié)灌漿小水勤。雨多先開溝排漬再追肥,防澇防流失。倒伏防控別忽視,拔節(jié)追鉀到位,旺長地塊控氮補鉀。
病蟲草害早防治,播前封閉分期治,一噴三防同步走。
不同區(qū)域有差異,西北干旱區(qū)氮肥用量少,華北灌溉區(qū)要適量。傳統(tǒng)經(jīng)驗有價值,看苗施肥可參考,科學配方更精準。
我個人認為,精準施肥勝在細節(jié),時機位置比量多更重要。快速清單請收好:總量按標準,分配看時期,位置要深側。葉噴護旗葉,微量別忘記,后期慎氮防倒伏。
想讓麥子沉粒重,別靠多撒靠做準。
把配方時機位置抓牢,1200斤畝產(chǎn)不是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