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國家話劇院“CNT現場”高清展映季正在全國范圍進行,《北京法源寺》《趙氏孤兒》《狂飆》《大宅門》《鼓樓那些事兒》《青蛇》等口碑佳作,正先后在北京、天津、太原、上海、南京、蘇州、南通等地的30個劇場展映。
其中,講述“國歌”詞作者田漢鮮為人知一生的話劇《狂飆》,曾于2001年“五四”當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首演,轟動一時。
此次展映季亮相的話劇《狂飆》,是2017年紀念中國話劇110周年誕辰時,由中國國家話劇院、上海戲劇學院等聯合出品,田沁鑫導的“青春版”。
2017版話劇《狂飆》(青春版)首次在舞臺上使用“即時拍攝、瞬時剪輯、實時投屏”,以科技+藝術為融合手段,運用8臺攝像機即時捕捉演員表演,達到“半電影化”效果。以“戲中戲”方式串連田漢的五部戲劇作品,展現中國話劇先驅田漢先生激蕩昂揚的創(chuàng)作歷程和鮮為人知的情感經歷。
作為《狂飆》的編劇兼導演,田沁鑫這樣“推介”這部話?。骸犊耧j》講述戲劇家田漢,不規(guī)則的性格、不圖利的追尋,被吸引的愛情、被點燃的激情?!读x勇軍進行曲》背后,站著一個癡情的赤子,《天涯歌女》前方,走著一位浪漫的詩人。
一位中學生看過《狂飆》“CNT現場”后表示:“還是挺沉浸的,通過剪輯的方式給了主演們特寫,讓觀眾能看清他們生動的表達,同時配了字幕,便于觀眾理解。”在她看來,這種形式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劇目的感染力,彌補了看不清楚演員一些“小表情”的遺憾。
話劇愛好者蘇曼婷則認為,這種特寫反而破壞了她自主觀察的體驗感,“我更希望導演和舞美用巧思讓我注意到一些細節(jié),而不是依靠鏡頭特寫去凸顯細節(jié)”。在一次觀看過程中,她還發(fā)現臺上的攝影師有時會擋住鏡頭,影響觀眾體驗。在一定程度上,“第二現場”保留了話劇觀看的儀式感,讓觀眾更愿意走進劇院體驗新形式。
記者 / 高磊
編輯 / 宗哲麟
圖片 / 中國大戲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