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千年大佛與世界“聊”起來——樂山大佛國際傳播沙龍在樂山三江交匯口的游船上舉行。國際在線總裁范建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拉美地區(qū)語言節(jié)目中心辦公會成員孫宇峰、參加 China Travel?漫游中國——國際主播網(wǎng)紅解碼活力四川活動的國際主播網(wǎng)紅圍繞如何以多語種、短視頻及年輕化表達向世界傳播大佛文化展開深入交流與分享,以國際化視角探討如何讓千年大佛故事走向更廣闊的世界,為樂山大佛的文化魅力與遺產(chǎn)價值注入全新的國際表達。
沙龍活動現(xiàn)場 攝影 王超
“如果介紹得太理論,就像在上歷史課,大家馬上就會‘走神’?!眮碜晕靼嘌赖暮j栭_場便點明了面向“Z世代”傳播的關鍵。作為年輕一代,他主張用簡單、直接、帶點潮流的方式講述樂山故事。他將樂山麻辣美食與歐洲冬日熱紅酒類比,認為它們“都是可以讓身體更舒服的食物”,但樂山的“火辣”顯得尤為特別。談及樂山大佛,他用了更時髦的詞匯:“它就像是古代的‘超級IP’,是當今年輕人‘必打卡的精神地標’?!?/p>
沙龍活動現(xiàn)場 攝影 王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意大利語主播李璽帶來更為系統(tǒng)化的思考。他開宗明義地說:“當前國際文化傳播已進入‘技術賦能敘事、情感驅(qū)動傳播、參與構建價值’的新階段。”他認為,樂山大佛的文化傳播需要超越傳統(tǒng)的風光展示和文物介紹,構建一套適應全球媒介生態(tài)的體系。
沙龍活動現(xiàn)場 攝影 王超
沙龍活動現(xiàn)場 攝影 王超 沙龍活動現(xiàn)場 攝影 王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羅馬尼亞語主播FELICIA-NINA的分享更側重于情感連接。已在中國工作15年的她,首次到訪樂山便深感震撼,她說:“樂山大佛不只是一座佛像,更是一個鮮活的故事,講述著人、自然與信仰之間深厚的聯(lián)系?!彼J為,最打動人心的并非僅是宏偉的外觀,還有“這個地方所能激發(fā)的情感共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拉美地區(qū)語言節(jié)目中心辦公會成員孫宇峰作分享 攝影 王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拉美地區(qū)語言節(jié)目中心辦公會成員孫宇峰從代際差異角度提供了獨特觀察。他深情回憶起童年觀看電影《神秘的大佛》的經(jīng)歷,印證了文化產(chǎn)品的巨大影響力?!拔覀冞@些70后小時候都看過電影《神秘的大佛》,我看了不下20遍……當年,《神秘的大佛》在中國票房有1億元人民幣,那時候電影票才兩毛五,大家可以想想有多少人看過?!彼赋觯徊侩娪白髌返膹V泛傳播對地方文化的推廣至關重要。
孫宇峰建議,針對不同年齡層和受眾群體,設計差異化的推廣內(nèi)容,以滿足多元化需求。同時,他稱贊樂山景區(qū)的人性化服務和地方特色餐飲,認為“細節(jié)體驗”是留住游客的重要一環(huán)。
國際在線總裁范建平作分享 攝影 王超
國際在線總裁范建平從傳播戰(zhàn)略的高度進行了總結。他指出,在信息過載的當下,切入點的選擇至關重要。對外傳播時,不同受眾的文化背景、感興趣的內(nèi)容都不一樣,所以要“以終為始”,反向推導——面向什么人群、想達到什么目的,再反過來決定該怎么做。“同一個故事,切入點不同、敘事方式不同,效果也會不一樣。”
范建平對比了中西方敘事差異,指出中文新聞習慣“結論在前”,但外文報道通常是先講細節(jié),再讓讀者自己得出結論。他建議利用“反差”制造吸引力,這樣容易讓人感到意外。對于樂山大佛,可以突出其“神秘感”或“自然與人類創(chuàng)作的和諧”等特點,通過Vlog等視覺化方式,創(chuàng)造出超越預期的傳播效果。(文 馮巧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