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沒有高深的術語,只有能落地的中醫(yī)智慧
這個脾之果就是蓮子,蓮子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對應土,味甘,脾在五行屬土,最喜歡甘味的食物,蓮子完美契合了脾的生理特性,是專門養(yǎng)護脾胃的果實。
蓮子單用可行,合用更妙,做成養(yǎng)元粉,是更滋補的吃法。
養(yǎng)元粉出自《景岳全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明代醫(yī)家張景岳,他在書中寫道,此方“大能實脾養(yǎng)胃氣”。
養(yǎng)元粉:糯米700克,山藥、芡實、蓮子各90克,花椒6~9克。
按照書中記載,糯米要用水浸泡一晚,然后把水分控干,小火炒至金黃。山藥、蓮子、芡實也要選擇炒過的,花椒炒干,所有食材打成粉,混勻,一次30-60克,每天早上用熱水沖糊糊來喝,可以當作早餐。
糯米因為質黏,通常認為不太好消化,但糯米也是米類中最滋補的,一旦被吸收,補養(yǎng)起來就很快,能快速的給身體補上能量。方法就是提前浸泡,炒熟后打成粉,難消化的問題就解決了。
山藥是根深土厚的植物,是要使勁往土里鉆的,吸足了土地的精華,土在中醫(yī)里就是代表脾胃,所以山藥很能補脾胃。新鮮的山藥容易生濕,效果也會差一些,所以我們一般用曬干的干山藥片,如果能用道地的懷山藥就更好了。
蓮子專門養(yǎng)脾胃,補脾虛,對脾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蓮子里面有蓮子心,一般要去掉,蓮子肉是最善補脾的。
芡實和蓮子各方面都比較相似,二者皆不寒不燥,非常平和,幾乎不挑體質,一般人都可以吃。
花椒主要是溫中散寒,讓脾胃的陽氣充足起來,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而且花椒辛香,用火干焙一下會更香,加點花椒,不僅起到增香的作用,還能行氣,可以防止補的太過而造成壅滯。
長期脾虛的人,需要天天喝,要堅持才能體會到它的補力,偶爾脾虛的人,在脾胃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喝一喝,剩下的留著備用。饑腸轆轆的時候,也可以沖上一碗。加一點白糖,又香又甜,不喜歡吃糖的,可以不加。
脾胃好,氣血才有源頭,如果總是感覺精力不夠,容易累,睡不醒,會不自覺的彎含胸駝背,大便不成形,大便溏瀉,食欲不佳或是食后腹脹,抵抗力差,這個糊糊,就可以喝起來,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喝。即使不相信,就只當成米糊喝喝也沒有什么壞處,因為都是食物。
當然了,如果你想要效果更好,就可以加人參、茯苓、白術、甘草、山楂肉各30~60克,這樣作用就得到升華,從以食為補升華成以食為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