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叔的陽春面是什么味道?丁一再也沒有機會知道了。
追《守護者們》,看到顧叔下線真的哭麻了,他原本是顧司令家的警衛(wèi)員,后來了負(fù)傷,顧司令見他可憐就給他在船廠找了份工作,就這么清淡的生活下去挺好。
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為了保護丁一,他以身試險,用自己的鮮血換他們前行,看到這一幕真的哭麻了。
其實早該想到的。
計劃實施之前,丁一有些緊張,顧叔看出來了安慰他“別慌,一切有我呢!”還有他那句臺詞“一個好演員,怎么才能讓觀眾相信你演的是真的呢?”
答案是假戲真做,這時候他就做好犧牲的準(zhǔn)備了,但是看到他為了勝利,義無反顧,還是忍不住淚目,今天的光明是無數(shù)的英雄用鮮血換來的。
顧叔的下線讓人意難平,扮演他的演員王建國也因此再出圈,不愧是老戲骨,即使是再小的角色,再少的戲份他都能將人物塑造的形象立體,可惜就是不紅。
事實上,細(xì)心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王建國其實早就紅了,在他紅的那個年代很多人都還沒出生呢。
在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有一部作品非常出名——《籬笆·女人和狗》,當(dāng)時這部劇一放映可謂是萬人空巷,街頭巷尾都在聊,尤其是反派銅鎖。
正好,這個銅鎖就是王建國演的,那時候他才三十多歲,是邯鄲話劇團的臺柱子。
王建國都火了,他當(dāng)時火的程度不亞于現(xiàn)在的頂流,走哪都是人群擁簇。
之后他又相繼拍了《籬笆·女人和狗》的續(xù)集——《轆轤·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wǎng)》,“銅鎖”一角家喻戶曉,王建國的名氣也越發(fā)的大。
線下,作為團里的臺柱子,有他扮演的話劇也必定是場場爆滿,從熒幕到舞臺,王建國紅極一時。
只是時代變了,在這個流量當(dāng)?shù)赖臅r代,很多老演員都只能演邊角料,但金子什么時候都能發(fā)光,在演技經(jīng)不起比較的時代,在觀眾的火眼真金下,這些真才實學(xué)有演技的寶藏演員正在被發(fā)現(xiàn)。
很多年輕的觀眾第一次發(fā)現(xiàn)王建國是羅晉主演的《鶴唳華亭》,他在劇中演的王翁也是像顧叔一樣要了很多人的淚。
他太暖心了,是東俯太子最暖的依靠,事事以太子為先,可圈可點,憑這個角色他收獲了一大波人的喜歡。
為此他還專門開了微博與觀眾互動。
王建國戲好,在他眼里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他不敢怠慢任何一個人物,拿到角色首先就是鉆研,把他吃透,理解他,然后成為他。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能一直好戲不斷,甚至在古稀之年憑一個個小角色翻紅。
《慶余年》里的老金頭;
《田耕紀(jì)》中的連方;
《掃黑風(fēng)暴》里的鄧建立;
如今《守護者們》的顧叔,他用一個一個大家認(rèn)為的小角色證明自己。
在熒幕上,作為演員王建國可以千人千面,但生活中他是一個含蓄靦腆的人,老婆孩子熱炕頭是他一生追求。
所以每每下戲,面對劇組的各種迎來送往以攀關(guān)系搭人脈的酒局飯局,他都不參加,面對別人的邀約,他擺擺手:
“不去了,不去了,我還要回家陪老婆、孩子呢?!?br/>
因此,他也失去很多好的角色。
前不久知名女演員陳數(shù)討過自己的社交觀,她說自己是一個零社交的人,但這樣還能走到今天還算不錯了。
俞飛鴻也曾說過自己不喜歡有太多人情負(fù)擔(dān)手里若是加了泛泛之交,刪了也就刪了,自己沒啥心理負(fù)擔(dān)。
或許真正有實力的人都如此,有核心競爭力,作為演員,有演技有作品才是核心,倘若都沒有,就算再攀關(guān)系也難有所系,說到底演員還是要靠硬實力,王建國能走到今天,除了熱愛就是實力。
況且,他現(xiàn)在這個年紀(jì)就算不拍戲,也完全沒壓力了,但是熱愛和追求讓他不斷突破,當(dāng)然了對觀眾來說好演員就應(yīng)該多演好戲。你最愛王建國哪個角色,來留言區(qū)說說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