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一群中國留學生在國外上課,教授讓每人做三分鐘演講,老外同學站起來張嘴就來,有理有據(jù)還帶幽默,輪到咱們孩子,手心冒汗、聲音發(fā)抖,話都說不利索。
別急著說“這人不行”,其實他專業(yè)成績頂呱呱,可一開口,立馬像換了個人。這事兒擱國內(nèi)也一樣,公司開會,領導問“誰來講講方案?”滿屋子低頭看手機。
可私下聊起來,個個頭頭是道。怪了,咋一到臺上就卡殼?是不是咱天生內(nèi)向?還是基因里寫著“少說話”的特征?
其實中國人不擅長演講,壓根兒跟人種沒關系。全世界人類大腦結(jié)構都差不多,語言能力、表達潛力也都旗鼓相當。要說差別,差在成長環(huán)境和文化習慣上。打小咱們就被教育“聽話比說話重要”。
幼兒園老師最喜歡表揚“坐得端、聽得乖”的孩子;小學課堂,舉手發(fā)言次數(shù)多了,反倒有人嘀咕“愛出風頭”。
反觀歐美國家,從幼兒園開始就鼓勵孩子講故事、做小報告。美國《共同核心州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從一年級起就要練習口頭表達,能清晰陳述觀點、回應提問。
這種訓練年復一年,到了中學階段,公開講話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自然。而咱們這邊,直到大學甚至工作后,很多人還是第一次正兒八經(jīng)準備PPT演講。起步晚、練得少,當然容易怯場。
再說社會文化這塊兒,“謙虛謹慎”四個字刻在很多中國人骨子里。長輩常念叨:“槍打出頭鳥”“說得越多錯得越多”。所以在集體場合,大家更愿意觀察、思考,而不是搶著表達,這不是膽小,是一種社交智慧,也叫“內(nèi)秀”。
但在強調(diào)個體展示的現(xiàn)代職場和國際交流中,這種含蓄反而成了短板。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一項跨文化研究指出,在東亞文化圈中,學生普遍更重視傾聽與理解,而在西方課堂,表達個人觀點被視為參與度的重要指標。
這就導致同樣的聰明人,一個習慣把想法藏心里,另一個從小被鼓勵“大聲說出來”。長此以往,表達能力和心理自信差距就越拉越大。
還有個關鍵因素,語言訓練方式不同,咱們學英語,重點在讀寫,考試考語法、閱讀、寫作,口語占比低得可憐。中考英語口語分值多數(shù)省份不到15分,高考更是長期不計入總分,近幾年才逐步試點加入。
相比之下,法國初中畢業(yè)會考包含口試環(huán)節(jié),德國文理中學畢業(yè)考也要求學生進行學術陳述。國內(nèi)語文課倒是教朗讀、背誦,但多是照本宣科,缺少自由表達和邏輯組織的系統(tǒng)訓練。
中小學幾乎沒有專門的“演講課”或“公眾表達課”,孩子們?nèi)狈Y(jié)構化練習的機會。等到大學畢業(yè)找工作,突然要面對面試官侃侃而談,那不得抓瞎?
但這幾年情況正在變,隨著國際化程度加深,越來越多學校開始重視表達能力培養(yǎng)。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中小學已引入辯論課、模擬聯(lián)合國、項目匯報等教學形式。
高校里,像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都開設了溝通與表達類通識課程,幫助學生提升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一些企業(yè)招聘也越來越看重候選人的表達與應變能力,倒逼年輕人主動補上這一課。
網(wǎng)絡短視頻平臺上,大量普通人通過短視頻分享知識、講述經(jīng)歷,無形中也在鍛煉表達技巧。技術進步降低了發(fā)聲門檻,讓更多原本沉默的人找到了表達渠道。
還得提一句,所謂“中國人不會講”,其實是個刻板印象。你看新聞主持人字正腔圓,外交官發(fā)言條理分明、擲地有聲,企業(yè)家馬云演講風趣犀利,科學家施一公在國際論壇上英文陳詞流暢有力。
這些人哪個不是中國人?他們能行,說明我們根本不缺表達的底子,缺的是普及性的訓練機會和平等的表達空間。每個人都有話說,只是有些人從小就被鼓勵說,有些人則被暗示“最好別說”。
所以問題的根本,不在性格內(nèi)斂與否,也不在天賦高低,而在教育理念和社會期待的不同。過去幾十年,我們更注重知識積累和服從紀律,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快,合作、創(chuàng)新、影響力越來越重要,表達能力就成了剛需。
新一代父母更愿意讓孩子參加主持班、口才培訓,學校也開始重視綜合素質(zhì)評價。當“敢說、會說、說得清楚”成為教育的一部分,未來的中國講者一定會越來越多,所以別再用“咱們中國人就這樣”給自己貼標簽了。
表達不是天生的本事,而是后天練出來的技能。就像游泳、騎車,沒人一生下來就會,但只要敢下水、肯練習,遲早能游起來,您說是不是?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聯(lián)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