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來講述“趙氏孤兒的傳說”故事
大王廟
村民們觀看秧歌表演
在清徐縣清源鎮(zhèn)大北村,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十至十二,山西秧歌的婉轉(zhuǎn)唱腔總會在村委會大院里縈繞開來。今年的這場盛會雖已落幕,戲臺上鏗鏘的鑼鼓、臺下觀眾投入的喝彩聲,仍清晰留在村民的記憶里。這幾天,不僅是屬于大北村村民的節(jié)日,更藏著與趙氏孤兒的傳說纏繞千年的記憶。2009年,趙氏孤兒的傳說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拓展項目名錄,如今大北村仍以最鮮活的方式,續(xù)寫著這個古老傳說的當(dāng)代篇章。
程嬰救孤事
9月23日午后,秋陽暖照。86歲的大北村村民劉二來肩頭搭著汗巾,匆匆從家趕往村委會。作為村里每年七月十一祭祀活動的總領(lǐng)事,他已連續(xù)幾十年牽頭籌備這場盛會。每到這一重要日子,他總會穿上平整的襯衫,打扮比平日里莊重許多?!按蛐【吐牬謇锢先酥v,大王廟里供奉的是賢人義士程嬰的孩子。相傳,程嬰就是咱大北村人?!弊谝巫由?,劉二來緩緩開口,開始訴說一段千年傳說。
“早先,大北村和小北村是一家,叫‘北村’。”劉二來說,春秋時期的晉國上卿趙盾因直諫晉靈公暴政,惹得靈公惱羞成怒。寵臣屠岸賈嫉妒趙家權(quán)勢,趁機勸靈公除掉趙盾。幸得有人通風(fēng)報信,才使趙盾逃出晉國。后來,趙盾的胞弟趙川發(fā)動政變誅殺靈公,趙盾得以返晉重掌大權(quán),并扶持晉景公繼位。數(shù)年后趙盾去世,兒子趙朔繼承爵位,而屠岸賈仍在朝中得勢,還掌管刑獄大權(quán),他假傳圣旨,將趙家滿門300余人斬盡殺絕。趙朔之妻是先帝之姐,因懷有身孕,得韓厥急告后躲入宮中,不久便生下一子。
屠岸賈搜宮未果,趙朔好友程嬰與趙家門客公孫杵臼商議,決定以自己的兒子為替身,保住趙家香火。他瞞過妻子,抱子躲入深山。3年后,又假意透露趙氏孤兒去向,引屠岸賈親信進山。那天,程嬰親子與公孫杵臼慘遭殺害,而真正的趙氏孤兒趙武,被程嬰抱著隱匿于如今的山西盂縣藏山。15年后,在韓厥幫助下,晉景公得知真相,下令討伐屠岸賈,讓趙朔之子趙武恢復(fù)了爵位。
傳說載情懷
“晉景公為感謝程嬰舍子救孤,封他的兒子為‘行雨大王’,還請能工巧匠用檀香木雕刻了一尊3歲孩童坐像,在大北村等地建廟,每到程嬰生日七月十一當(dāng)天供奉,這傳統(tǒng)延續(xù)了2600多年?!眲⒍碚f。
大北村東頭的大王廟,是紀念“大王爺”的活動場所。廟宇坐西朝東,占地面積270平方米,青磚嵌墻,紅窗映日,歇山頂?shù)娘w檐翹角似要乘風(fēng)而起,黃色琉璃瓦在日光下泛著光。
推開廟門,殿內(nèi)雕梁畫棟盡顯精致。正對殿門的墻壁上,一條蛟龍活靈活現(xiàn),似在行云布雨。左面墻壁上,民眾祈雨的場景栩栩如生。右面的壁畫更動人——“程嬰救孤”的決絕、“程嬰教子”的溫情,一幕幕歷史畫面用山水與人物勾勒,將趙家遭難與程嬰之子替死的故事,深深印在每個進廟人的心里。
“以前天旱少雨時,村民們就來廟中求雨,盼的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贝迕駟潭氛f,2001年,他與劉二來一同籌建了這座大王廟。話音剛落,他又講起老人口中的往事:“早先在小北村村旁路邊,有個半人多高的閣,里面供著‘大王’塑像。后來塑像被人偷走了,從那以后,每年七月十一,咱村的人就抬著‘大王爺’回村,過完節(jié)再送回去。直到馬練營的大王廟拆了,塑像才徹底留在大北村?!痹谶@里,村民們敬的是程嬰的義,念的是“行雨大王”的護佑,守的是千年不變的忠信。
淳風(fēng)頌忠義
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十清晨,大北村總會被特殊的熱鬧喚醒?!耙郧疤靹偯擅闪?,村民們就忙著宰羊、煮羊,忙到深夜,第二天把熱氣騰騰的供品擺進殿里。這幾年儀式簡化了,用面羊替代了煮羊,但這份虔誠絲毫未減?!眴潭氛f。
到了第二天的正日子,劉二來、喬二狗和村里幾位年長的老人會清點祭祀前的各項事務(wù),體格健壯的年輕人則要把廟里的“大王”用轎子請出來。隨著劉二來一聲“起轎”,轎子緩緩抬出廟門,在大街兩旁村民的歡迎下轉(zhuǎn)村游行,整個村子都沉浸在喜慶莊重的氛圍里。
5年前,受影視劇《趙氏孤兒》的啟發(fā),劉二來與幾位老人萌生了一個念頭:“咱不能只聽老一輩人口中的故事,得去傳說發(fā)生地走走,找找和大王廟有關(guān)的淵源,這樣才能把故事好好地傳給后人?!睕]幾天,老人們便迫不及待踏上探訪之路,先后前往盂縣藏山、曲沃縣晉國博物館,為大北村大王廟的出處找到了可靠的佐證。
“全國有20多個有關(guān)趙氏孤兒的傳說,故事內(nèi)容相同,但每個地方的落點不同。大北村流傳的,是程嬰舍子的那份痛與義?!鼻逍炜h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辦公室主任羅德海說,“至于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或許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忠信仁義’這四個字,早已扎進了老百姓的心里?!?/p>
午后的陽光灑在大王廟的琉璃瓦上,大北村的村民們,用一臺臺大戲、一次次探訪,將千年傳說釀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遙遠的春秋,有個叫程嬰的人,用自己的骨肉換來了忠義的延續(xù)。而今天的人們,正把這份“忠信仁義”穩(wěn)穩(wěn)傳給下一代。見習(xí)記者 孫佳敏 文/攝
記憶檔案
“趙氏孤兒的傳說”故事發(fā)生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隨著歷史的變遷和人口的遷移,“趙氏孤兒的傳說”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多個省份流傳開來,并以傳說故事、戲曲表演、民俗活動、小說電影等不同形式,弘揚了中華民族重承諾、舍身救人、崇忠善義的忠義文化。清徐“趙氏孤兒的傳說”以程嬰救孤和屠岸賈尋孤殺趙家的傳說為主。每逢農(nóng)歷七月十一之際,大北村的村民都會舉行紀念活動。
來源:太原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