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嗎?我們廚房里最頭疼的鐵銹,竟然可能成為開啟未來清潔能源大門的“金鑰匙”,性能甚至把昂貴的貴金屬鉑金都甩在了身后!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7月6日《美國化學學會催化》雜志上。
一、氫能源的終極夢想與鉑金噩夢
我們總說未來是屬于氫能源的——零污染、高效率,簡直是人類能源的“終極夢想”。你可以想象一下,汽車喝的是水,排出來的也是水,這是多么環(huán)保的場景!
但夢想和現實之間,總隔著太行王屋二山。
硼氫化鈉(SBH) 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儲氫材料,它可以通過與水接觸的簡單反應(水解)釋放氫氣。
但要從這種材料中安全高效地取出氫氣,你需要一個“開關”——也就是催化劑。過去,這個開關幾乎被一種材料壟斷了,那就是鉑(Platinum),也就是我們說的白金。
鉑金好是好,但它有一個致命缺點:貴!
貴到讓氫能源的成本居高不下,就像給所有氫動力汽車的輪子都鑲上了一圈鉆石,根本無法大規(guī)模普及。這層窗戶紙,捅破了就是能源天堂,捅不破就是原地踏步。
多年來,全球科學家都在尋找一個能替代鉑金的“屠龍勇士”。
二、咸魚翻身!被嫌棄的“綠銹”成了天選之子
誰能想到,這位“勇士”,竟然是路邊一塊平平無奇、甚至一度被認為極不穩(wěn)定,難堪大用的“綠銹”?
是的,你沒聽錯,就是鐵銹的一種。
由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的井手祐介(Yusuke Ide)博士領導的團隊,完成了一項驚天逆襲。他們發(fā)現,這種特殊的混合價氫氧化鐵礦物——綠銹,雖然天生“體弱多病”,但經過一番“點化”,就能脫胎換骨!
他們的秘訣是什么?——給鐵銹戴上一頂“銅帽子”!
研究人員將綠銹顆粒浸泡在氯化銅溶液中,這個簡單的操作,卻引發(fā)了奇跡般的化學反應。無數納米級的氧化銅簇,像精美的裝飾一樣,精準地“鑲嵌”在了綠銹顆粒的邊緣,形成了大量用于生產氫氣的“高活性站點”。
咸魚翻身,鐵銹換金,這簡直是材料界的逆襲爽文!
三、性能逆天!成本只要十分之一,效率還更高!
那么,這位逆襲成功的“銹哥”到底有多猛?數據會說話:
快到飛起!它的催化效率(周轉頻率TOF)最高可達5000/min!這是什么概念?就是說它催化硼氫化鈉生產氫氣的速度,達到了每分鐘5000次,與傳統(tǒng)的鉑金催化劑不相上下,在某些條件下甚至更勝一籌!
便宜到哭!根據估算,這種綠銹催化劑的生產成本大約為0.60美元/克,而鉑金催化劑呢?6.00美元/克!成本直接暴降90%!以前是“為氫消得人憔悴”,現在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耐用到不行!經過反復使用,它的催化活性幾乎沒有明顯下降,證明了其出色的耐用性,完全具備了工業(yè)化應用潛力。
更絕的是,這位“銹哥”還有一個隱藏技能——它能吸收太陽光給自己“充電”!
陽光照射下,綠銹結構吸收的能量會通過銅簇傳遞給儲氫材料,讓氫氣生產效率進一步飆升。它不僅能干活,還能曬著太陽加倍干活,堪稱催化劑界的“卷王”。
四、從實驗室開往星辰大海
這項突破的意義遠不止于一篇論文。它為氫能源的實際應用掃清了一大障礙。
井手祐介博士充滿信心地說:我們期望我們的催化劑能被用于汽車、船舶等多種交通工具的氫燃料電池中,這有望實現多種形式的零排放交通。
從一塊被嫌棄的鐵銹,到一個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超級催化劑,科學的魅力就在于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人類的氫能源時代,這一次,或許真的不遠了!
參考文獻:
Ezz-Elregal M. Ezz-Elregal et al, A Catalyst for Sodium Borohydride Dehydrogenation Based on a Mixed-Valent Iron Hydroxide Platform, ACS Catalysis (2025). DOI: 10.1021/acscatal.5c0189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