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安晚報)
轉(zhuǎn)自:新安晚報
《放寬心吃茶去》這部新作,以最中國的“茶”為媒,以最生活的“聊”為徑,在散文、詩歌、書法與攝影的交融中,為我們這個被按了快進鍵的時代,提供了一味清涼的解藥。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莫言和著名書法家王振,相約一場跨越5載、行程30萬公里的對話。從北京頤和園到英倫莎士比亞故居,從山東膠州茶攤到非洲大草原,他們用一杯茶的時間告訴我們:“放寬心”不是逃避,而是在快節(jié)奏中學(xué)會給自己留白的能力。
王振和莫言開《兩塊磚墨訊》公眾號5年,跑了30萬公里,走累了就找個地方喝茶,“聊著聊著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人活得跟被按了快進鍵似的,連喝口茶都慌慌張張。莫言突然說——咱倆把這些‘喝茶聊天的兩塊磚話’整理整理,說不定能讓大伙兒慢半拍。就這么著,沒什么宏大計劃,跟倆老頭湊一塊兒曬曬太陽嘮嗑似的,《放寬心吃茶去》就泡出來了?!蓖跽裾f,茶和書法特別像:泡茶水溫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跟寫字的“火候”一個理。
《放寬心吃茶去》這本書以散文、詩歌和攝影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相結(jié)合的方式呈現(xiàn)內(nèi)容,王振說,主要是兩個人都怕“單調(diào)”,“要是光寫字,讀者該犯困了;光放照片,又跟看旅游相冊似的。就想搞個熱鬧又不亂的組合,比如寫云南鳳慶的茶攤,莫言用散文寫攤主游小妹的憨笑,我就配幅行書,筆意軟乎乎的,像姑娘遞茶的手;去鳳凰古城拍了沱江的晨霧,我題句小詩——霧里茶煙繞,船輕過石橋,再用小楷寫在照片旁邊,跟給畫兒題跋似的。”王振表示,文字是“說事兒”,書法是“傳情”,照片是“留影”。
到什么地方?jīng)]什么標(biāo)準(zhǔn),王振透露,全看“有沒有讓我們停下腳步喝茶的沖動”,他回憶在莎士比亞故居的小院子里坐著喝當(dāng)?shù)氐募t茶,發(fā)現(xiàn)不管是中國的“吃茶去”,還是外國的“下午茶”,本質(zhì)都是“給生活留個空兒”?!斑x茶是因為它最不裝——你說琴棋書畫,好像離普通人遠了點;但茶不一樣,它是文化、是哲理,更是日子。莫言老師就說,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東西,不是擺著看的,是能幫你放寬心的——你寫寫字、品品茶,心自然就靜了,這不比瞎焦慮強?”王振覺得,這本書適合“心里裝著事兒的人”。
以前覺得莫言是“大作家”,合作下來王振發(fā)現(xiàn)他是個“愛琢磨小事的老頑童”,跟相處久了的街坊鄰居沒兩樣,就是比一般人能把嘮嗑的話寫得更好,看得更透。王振覺得,現(xiàn)代人想慢,又不知道怎么慢,這本書就是想遞個“梯子”,“比如年輕人現(xiàn)在愛喝新中式奶茶,其實跟咱們老輩人喝茶的儀式感是通的;他們愛寫國風(fēng)手賬,跟我用書法記錄生活也差不離。傳統(tǒng)文化沒那么遠,它就在你手邊的茶杯里、紙上的墨痕里、遠行的腳步里,能幫你把日子過得更有滋味?!?/p>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