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把人才分為四種:德才兼?zhèn)涫鞘ト?,有德無才是君子,有才無德是小人,無才無德是庸人。
司馬光認(rèn)為,如果沒有圣人和君子可用,那寧肯用庸人也不用小人。
如果用司馬光的公式去套吳起,吳起算是個有才無德的小人。
毫無疑問,吳起有絕世才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下馬定乾坤,他能文能武,絕對算是個人才,但他這個人一直受到詬病的就是人品不咋地,屢次刷新道德的下限。
吳起年少的時候,家里頗有資財(cái),他就打算用這筆錢為自己謀求一官半職,但最后官職沒撈到,錢也敗光了,這件事就成了當(dāng)?shù)氐男φ?,很多鄉(xiāng)黨就笑話吳起是個敗家子。
吳起十分在乎臉面,居然一怒之下提劍殺了三十多人。先不說吳起有多殘忍,光憑他一人就能殺三十人,吳起的武藝倒挺高強(qiáng)的。在吳起眼中,凡是笑話他的都該死,他大開殺戒,置國法人情于不顧。
殺了人的吳起,不顧他的母親,連忙逃走,走之前還咬破胳膊發(fā)誓:成為不了卿相,誓不入衛(wèi)!吳起確實(shí)是個狠人,發(fā)起狠來連自己都咬。
吳起離開衛(wèi)國后,拜曾參為師,學(xué)習(xí)儒術(shù),沒多久吳起的母親病逝,吳起居然不回家奔喪,這讓曾參很瞧不起,曾參是孔子的弟子,最重視忠孝禮義,你吳起當(dāng)我的徒弟,居然母死不歸,你這是大不孝,類同禽獸,所以曾參就將吳起逐出師門。
吳起又改學(xué)兵法,然后到魯國侍奉魯君。當(dāng)齊國來攻打魯國時,魯君想任命吳起為將抵御齊國,但魯國大臣都說吳起娶齊女為妻,一定向著齊國。吳起聽說后,回到家二話沒說就把妻子殺了,表明自己不偏向齊國。
吳起真是太冷血了,好歹是結(jié)發(fā)妻子,為自己生兒育女,操持家業(yè),居然說殺就殺了。在吳起眼中,名利遠(yuǎn)大于父母親情、夫妻恩情,如果有抉擇,吳起必然會首選名利。
吳起雖然被任命為魯將擊敗了齊軍,但他也被魯君猜忌,這很正常,吳起連老婆都舍得殺,萬一哪天想殺國君,還不是順帶手的事,這人不能用。吳起沒辦法,只能離開魯國投奔魏國。
吳起有能力,來到魏國后,幫助魏國抗秦,連拔五城,讓秦朝不敢東向。吳起善于收買人心,為了讓士卒為其賣命,居然能給士卒吸吮毒瘡,這一般將領(lǐng)根本做不到。吳起這樣做并不是真心的愛護(hù)士卒,這是交換,我用為將的體貼交換你的性命。士卒們哪遇到過這種愛護(hù)士卒的將軍,紛紛為其效死命,這才讓吳起在戰(zhàn)場上大殺四方。
但吳起在魏國也呆不長久,如此猛人,一般君主震懾不住他,吳起受到魏相的誣陷,只能離開魏國前往楚國。
到了楚國后,吳起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他被任命為楚相,負(fù)責(zé)變法圖強(qiáng)。吳起雖然人品不咋地,但確實(shí)是內(nèi)政軍事高手,在他的改革下,楚國日益強(qiáng)大,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讓諸侯患之。
既然是改革,必然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吳起變法得罪了楚國貴族,當(dāng)楚悼王死后,楚國貴族發(fā)動叛亂誅殺吳起,吳起走投無路,選擇玉石俱焚,他爬到楚悼王的尸體上面,楚國貴族為了射殺吳起,居然把楚悼王尸體射成了馬蜂窩。太子繼位后,追究這件事,楚國貴族被滅門的有七十余家。
吳起有多狠辣,臨死的時候也不忘拉一些墊背的,跟吳起玩心眼,簡直是找死。
吳起有能力有才華,但卻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是個真小人。
手刃鄉(xiāng)黨,不仁。
殺妻求將,不義。
母死不歸,不孝。
侍奉多君,不忠。
吳起最終死于非命,算是為自己之前的種種行為付出了代價。
公證的講,吳起的能力值得肯定,他在楚國的變法更沒有錯,他受到歷史的詬病純粹是他個人品質(zhì)有問題。
再回到開頭我們提到的司馬光用人法則,對于一個老板而言,用人的時候如果沒有圣人和君子,只有小人和庸人,那到底該選小人,還是庸人?
選小人,怕駕馭不了遭到反噬,選庸人呢,又不能成事,這真是一個歷史性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