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往往發(fā)生在不經(jīng)意的瞬間。開元古寺廣場上,幾位練習(xí)太極劍的邢臺大媽吸引了外國友人們的注意。面對好奇的目光,大媽笑著示范:“手腕放松,感受力從腰發(fā)。”
推薦官們跟著比劃,動作笨拙卻興致勃勃。來自保加利亞的艾哈邁德激動地說:“太酷了!我回去也要學(xué)中國太極?!边@一幕成為最生動的“非遺課堂”,也是溫暖的民間外交。
同樣的熱情在扁鵲廟與抗大1940主題街區(qū)延續(xù)。俄羅斯博主颯紗感嘆:“沒想到能找到中醫(yī)文化的源頭。”阿爾巴尼亞的小伙亨利在品嘗酸棗茶后說:“我想成為中醫(yī)藥的代言人?!?/p>
一次旅行,幾段相遇,河北用真誠和溫度打動了世界。
責(zé)編:李一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