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腎不好似乎都是從腰痛開始的。
腎臟是一對沉默的器官,在受損的早期從不輕易“喊疼”,即便出現(xiàn)異常通常也是模糊沒有典型性的,常讓人誤以為是胃病、皮膚病或者高血壓等,但等到發(fā)現(xiàn)腎功能明顯下降時,已經(jīng)晚了。
因此想要守護腎臟健康,要從看穿這些“假象”開始。
腎臟并非一個簡單的過濾器,它更像個“總指揮”一樣,參與身體排泄、代謝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體液與電解質(zhì)平衡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當這位總指揮受傷,這些系統(tǒng)都會連帶出事,因此癥狀五花八門。
腎功能變差時,一些代謝廢物(如尿毒素)就會在體內(nèi)堆積,繼而就會影響胃腸道神經(jīng)和肌肉的正常工作。
讓胃動得慢、感覺變得敏感,吃一點就飽、容易惡心。此外,腎病常伴隨全身乏力,也會讓人沒胃口。
同理,當腎臟清除廢物能力下降,血液里同樣也會堆積一些代謝物,從而刺激皮膚或周圍神經(jīng),讓人產(chǎn)生皮膚瘙癢的感覺。
與此同時,腎病還會讓體內(nèi)的礦物代謝(比如磷、鈣)失衡,皮膚屏障也會變差,繼而加重干燥與瘙癢。
腎臟負責制造一種叫促紅素的激素,這種激素就像“造血的指揮官”,會告訴骨髓去造紅細胞。
而腎功能一旦下降,這個指揮官減少了,造血跟不上,就易導致貧血。
并且腎病患者體內(nèi)常有慢性炎癥或鐵利用不良(有鐵但用不了)的問題,所以單純補鐵往往也無濟于事。
腎臟是調(diào)節(jié)水鹽和血壓的大將。腎功能受損時,排水排鹽能力下降,身體里多余的水和鹽排不出去,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自然就高了。
同時腎臟里的調(diào)壓系統(tǒng)也會受到影響,像被誤觸的開關一樣,讓全身血管收縮,進一步推高血壓。
當你因為疲勞、貧血或高血壓等問題接受治療,效果卻總是不盡如人意時,別只盯著原發(fā)病。
請留意身體是否還有其他求救信號:比如你不得不頻繁起夜,或者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身體浮腫。這些可能都是腎臟在求救。
根據(jù)《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健康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白蛋白尿(尿檢)和血肌酐(血檢)的檢測
拿到體檢單時,大家可以通過以下3個指標大致評估腎臟健康狀態(tài)。
血肌酐與eGFR(估算腎小球濾過率):這是判斷腎功能“濾過能力”的主要指標,肌酐升高或eGFR下降可能提示腎功能受損。
尿白蛋白/肌酐比:這是早期腎損傷的靈敏指標,即便eGFR正常,尿白蛋白升高也可能說明腎小球可能有異常,需要重視。
除了定期體檢外,日常有些傷身的壞習慣要盡量改正!
吃太咸,身體里多余的鹽分就會鎖住大量水分,讓腎臟加班加點地工作去過濾它們。
長期如此,腎臟便會不堪重負,同時還會導致血壓升高,高壓血流會直接損傷腎臟,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加速腎臟衰老。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克以下(約一個啤酒瓶蓋大?。?/p>
同時要盡量少吃“藏鹽大戶”食物——腌制/加工食物,包括腌菜、咸肉、香腸、罐頭食品等。
一些未經(jīng)檢測的草藥或保健品可能含有腎毒性成分、重金屬(鉛、鎘、砷)或摻假的化學物質(zhì),長期服用會慢性累積,損害腎功能,有些還會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
任何長期服用的補劑先咨詢醫(yī)生或藥師,優(yōu)先選擇正規(guī)渠道、合格標識和有臨床證據(jù)的產(chǎn)品。
孕期、慢性病和腎病患者尤其不要隨意服用草本制劑。
憋尿,看似小事,實則是在給腎臟埋雷。尿液長時間滯留,為細菌提供了絕佳的溫床,極易引發(fā)膀胱炎。
這些細菌若逆流而上,便會攻擊腎臟,導致更嚴重的腎盂腎炎。
更危險的是,持續(xù)的尿路高壓會直接損傷腎臟功能,讓這個沉默的器官在不知不覺中積勞成疾。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最常見的腎病“元兇”。高血糖會損傷腎小球的微血管,而高血壓會長期磨損腎臟結構,兩者不被控制,腎會慢慢吃不消。
因此務必遵醫(yī)囑按時吃藥,日常定期檢測血糖血壓同時配合生活方式調(diào)整。
總的來說,別把“胃不舒服”“皮膚癢”“貧血”等當成小事,當這些癥狀反復或伴隨尿量、血壓變化時,建議趁早做一次腎功能檢查。
在日常生活中,別吃太咸、別亂吃藥、不要憋尿、把血壓血糖控制好,腎會謝謝你!
參考 資料:
[1]于敏,趙偉,劉曉玲,et al.慢性腎衰竭誤診2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 8(019):4643-4644.DOI:10.3969/j.issn.1009-6647.2008.19.103.
[2]賈志杰,孫偉,張建英,等.表現(xiàn)多樣的慢性腎衰竭25例誤診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 2020.DOI:CNKI:SUN:LCWZ.0.2020-02-004.
[3]高翔,梅長林.《慢性腎臟病早期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
解讀[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22.
[4]戴芳,吳新梅,王冬穎,等.以腎外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腎衰竭誤診原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 2023, 36(3):15-18.DOI:10.3969/j.issn.1002-3429.2023.03.004.
[5]唐柳雪.尿毒癥的預防與早期發(fā)現(xiàn)[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24-02-02(009).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