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臨近,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高陂鎮(zhèn)的傳統(tǒng)“老式月餅”迎來銷售旺季。在新式月餅層出不窮的市場中,當?shù)匾患覉允厥止ぶ谱?0余年的老作坊,憑借地道“老味道”年銷50萬個月餅,成為游子心中的“鄉(xiāng)愁符號”。
9月25日,永定區(qū)高陂奇奇食品廠的車間內(nèi)一派忙碌。60歲的糕點師蔡壯偉帶領十余名工人趕制訂單,餡料調(diào)配、和面、包餡、壓模、烘烤……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剛出爐的手工月餅金黃油亮,濃郁香氣撲面而來。
“我們線上線下同步賣,月餅最遠寄到了內(nèi)蒙古,每天做3000多個還是不夠賣!”蔡壯偉語氣里滿是高興。作為擁有40多年經(jīng)驗的老匠人,他始終嚴守傳統(tǒng):從原料采購到制作全程把關,保留傳統(tǒng)餡料與和面方法,同時融入現(xiàn)代化烘焙、包裝技術(shù),既留住老味道,又延長了保質(zhì)期。
一枚手工月餅的誕生并不容易,要歷經(jīng)20多道工序、耗時3至4小時,面團揉制、餡料調(diào)配全靠師傅手工把控。這份“慢工出細活”的堅持,讓月餅雖無華麗包裝,卻以酥軟香甜、甜而不膩的口感圈粉無數(shù)?!懊糠曛星?,我們單日銷量能突破上萬個,復購率更是達到100%。”蔡壯偉的兒媳羅麗平說,她跟著公公學做老月餅多年,已是手藝的重要傳承人。
對蔡壯偉而言,月餅不只是謀生手藝,更藏著兒時的溫暖記憶。“小時候和兄弟姐妹分吃一塊月餅,那種幸福感一輩子忘不了?!比缃瘢粌H堅守手藝,更將其傳給兒女,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嘗到家鄉(xiāng)味。而對消費者來說,這樸素包裝里的月餅,正是鄉(xiāng)愁的寄托——不少在外客家人通過微信下單,讓“家鄉(xiāng)的味道”隨快遞送往全國各地。
“嘗過很多網(wǎng)紅月餅,還是最愛這‘家鄉(xiāng)味’,一口咬下去就像回到老屋庭院,聽長輩講中秋故事?!币晃活櫩偷脑挘莱隽嗽S多人的心聲。蔡壯偉介紹,目前工廠60%的訂單都來自外鄉(xiāng)客家人,他們下單的核心,就是為了這一口熟悉的鄉(xiāng)愁。
據(jù)悉,高陂月餅自上世紀50年代起便在永定小有名氣,多年來培養(yǎng)了大批面點師傅,老手藝代代相傳。面對新式月餅的沖擊,蔡壯偉也在創(chuàng)新,他主動了解年輕人需求,開發(fā)適配新時代的品類,但始終守住手工制作的核心。如今,每年中秋期間,高陂月餅銷售總量超50萬個。
“只要還有人愛吃,這手藝就斷不了。”蔡壯偉說,高陂月餅不只是食物,更是技藝的傳承、匠心的堅守?!霸趥鞒信c創(chuàng)新中,我會帶著這份老味道,讓永定的甜蜜中秋記憶走得更遠?!?/p>
在奇奇食品廠采訪時,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蔡壯偉的筆記本上,除了記錄配方,還寫滿顧客反饋?!吧虾埮空f皮厚了點”“廣州陳先生建議減少糖量”……這些字跡,恰似一座橋梁,連接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當機械復制的時代浪潮涌來,高陂月餅用40余年如一日的堅守證明:真正的“老味道”,從來不是時間的囚徒,而是匠心的傳承者。
(黃秋萍 范浩東∣編輯:中國日報社福建記者站 胡美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