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瀨玻璃丨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前段時間日本動畫圈姿里鬧出的“雜音說”。
事情是這樣,上個月東京武藏野舉辦了一個以“動畫創(chuàng)作者”為核心的活動,主辦方邀請到了《孤獨搖滾!》《前橋魔女》的動畫編劇吉田惠里,想讓她在活動上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訪談開始一切正常,編劇聊了聊“對戀愛劇的看法”“在做編劇工作時要注意哪些內(nèi)容”,但當聊到《孤獨搖滾!》時,她突然話鋒一轉(zhuǎn)選擇了個非常微妙的角度“為了作品成為霸權,她剔除了作品的雜音”。
她提到的時動畫第三集出現(xiàn)的畫面:波奇想逃避第二天去Livehouse打工,為此不惜泡冰水浴讓自己感冒。
在訪談中,吉田惠里提到了自己主張的改動,以及改動的初衷:
大致翻譯:原作中小孤獨在冷水浴里全裸登場,動畫中我改成了泳裝。如果《孤獨搖滾!》的賣點都是這種描寫也就罷了,但我想它并不是這樣的作品。為了沖擊霸權,這類鏡頭就是雜音。
這段翻譯放出之后,日推直接吵翻了,看最上面上千萬的瀏覽量就能看出來,之后訪談原文被搬運進國內(nèi),更是直接炸鍋。微博、貼吧、B站……都能看到有關這篇訪談的帖子。
很多人看來,編劇的這個說法實在是有點僭越:
要知道動畫是集體作業(yè)。《孤獨搖滾!》的成功,在普遍認知中主要仰賴齋藤圭一郎在演出層面的放權與把握;而編劇這番說法則容易造成一種誤解:作品之所以走紅,是因為那幾處并不必要的修改。
不僅如此,編劇的此番修改其實也扭曲了原作的表達:在原作中,波奇是為了感冒而泡冷水浴,在這種情況下泳衣的處理又有一點“多此一舉”。
雖然大家最開始是在說作品,但之后話題不可避免的滑坡到了“女權”之類討論,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最后變成了現(xiàn)在的“雜音說”。日本還有宅宅發(fā)表了請愿,希望在第二季讓吉田惠里退出。
我感覺更多是一種無奈。在深夜動畫進入流媒體,大家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動畫的當下,早期的界限已經(jīng)被逐漸模糊。像B站對動畫的和諧,出版商對引進輕小說、漫畫的和諧已經(jīng)太多,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更多時候大家都是保持著一種默契,你不說,我不罵,即使知道這些作品改編,也不會更多較真。但吉田惠里的采訪直接捅破了這層窗戶紙,被互聯(lián)網(wǎng)無限放大,當成千夫所指,也不算奇怪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