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葛洲壩路橋公司
投資建設的
貴州省納雍至晴隆高速公路
正式通車運營
納雍至晴隆的通行時間將縮短1小時
極大改善區(qū)域交通條件
助力黔西地區(qū)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納雍至晴隆高速公路是納雍至興義高速公路(G7612)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線起于納雍縣寨樂鎮(zhèn),止于普安縣江西坡鎮(zhèn)新寨河樞紐互通,橫跨畢節(jié)、六盤水、黔西南三地州,串聯(lián)杭瑞、廈蓉、滬昆三條國家高速干線。路線全長162.167公里,分段采用四、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
項目穿行于烏蒙山區(qū),沿線地質復雜、橋隧密集,橋隧比高達69.46%,共設置橋梁180座,隧道36座。
建成后的納晴高速擁有兩座刷新世界紀錄的大橋。其中六枝特大橋全長2023.5米,橋面距谷底水面凈空315米,主跨徑320米,最大墩高196米,其主橋墩高度、單跨跨徑、橋長3項指標在同類型橋梁中均位居世界第一。烏蒙山特大橋主橋跨徑270米,跨越阿志河谷及兩側斜坡建設,地面最大橫坡接近65度,為世界首座鋼桁腹桿-混凝土組合拱橋。
六枝特大橋
烏蒙山特大橋
全長5219米的下壩隧道是納晴高速全線最長的隧道。隧道所經之處為喀斯特地貌,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地質條件復雜。施工人員就像在豆腐腦中打洞,隨時會面臨突泥、突水的風險。為確保施工順利推進,項目部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圍巖情況進行研判,前期使用超前地質雷達進行探測,并采取“超前地質鉆孔及加深炮孔”的方式對預報結果進行驗證,在富水地段附加紅外探水提高探測精準度,保障施工安全順利推進。
在路面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創(chuàng)新采用“五合一”作業(yè)模式,統(tǒng)籌推進路面工程、交安工程、機電工程、綠化工程和房建工程建設。同時,在路面攤鋪過程中,首次實現國內公路工程長隧道中的無人攤鋪應用,確保攤鋪碾壓一次成型,施工效率較傳統(tǒng)模式提高近25%,顯著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工程品質。
納晴高速建成通車后,將加強貴州省西部地區(qū)南北向的交通聯(lián)系,形成貴州與相鄰的四川、廣西聯(lián)系的快速通道,以及四川、重慶等地經貴州至云南、廣西的快捷通道,對完善貴州省高速公路網絡、促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推動區(qū)域資源開發(fā)等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能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