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被反動派關(guān)押在監(jiān)獄中的兩名地下黨員即將行刑,而就在上刑場的前一夜,一直負責看守他們的監(jiān)獄看守突然悄悄告訴二人,“我可以就你們出去,但只能救一個,你們趕緊商量一下救誰”。
此話一出,兩位地下黨員第一反應(yīng)并不是喜悅,反而警惕心大作,莫非,這是敵人在故意試探?
不容他們繼續(xù)想,看守一再催促,兩人干脆心一橫也豁出去了,但隨后發(fā)生的事情,著實出乎兩人的預(yù)料。
一、
先說這兩名地下黨員都是誰。
這兩位,一個叫林青,一個叫劉雪葦,林青是貴州畢節(jié)人,當時擔任貴州省工委書記兼遵義縣委書記。
林青出身很苦,由于父母過世的早,十二三歲時就被迫出來討生活,最開始在一個商號里當學(xué)徒,而我們都知道,那個年代學(xué)徒的地位是相當?shù)拖碌?,苦活累活就不用說了,關(guān)鍵是吃不飽還經(jīng)常挨打,也正因如此,實在受不了的林青在1926年,也就是他十五歲那年,干脆直接跑了,獨自一人一遍乞討一遍流浪,最終去了重慶。
到重慶后,林青也算是運氣好,被一個話劇團收留,由于他年紀小,只能干些打雜的活兒,但這里的人對他相當不錯,不僅不打不罵,還教他讀書寫字,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林青這才知道,這些對他如家人一般的人,是革命者。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林青接觸到了革命思想, 并很快由此堅定了自己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之后到1929年時,林青已經(jīng)是一名共青團團員,最終在1934年,組織上正式批準他入黨。
成為我黨黨員之后,林青與當時畢節(jié)的另外兩名黨員繆正元、秦天真組成了畢節(jié)黨支部,由林青擔任書記,雖說這個黨支部只有三個人,但在當?shù)亻_展的抗日救亡工作卻相當出色,不僅發(fā)展了好幾名黨員,還在之后成立貴州省革命工作委員會,為革命思想在貴州的傳播,以及我黨在當?shù)氐挠绊懥μ嵘龀隽藰O大貢獻。
與此同時,林青等人身上還擔負著一個極為重要的任務(wù),那就是尋找上級組織,實現(xiàn)與黨組織的聯(lián)系。
而到1935年,也就是中央紅軍長征抵達遵義之際,得到消息的林青極為高興,冒著危險一路輾轉(zhuǎn)后,終于來到遵義,見到了時任紅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的李維漢。
在向李維漢介紹了貴州地下黨的工作后,李維漢代表黨組織對林青提出來高度贊揚,并正式批準建立中共貴州省工作委員會,由林青擔任工委書記并兼遵義縣委書記。
正是在這期間,林青結(jié)識了戰(zhàn)友劉雪葦。
劉雪葦與林青的經(jīng)歷十分相似,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地下工作者,加上志同道合,因此很快就熟悉起來,而按照組織安排,劉雪葦開始擔任貴州工委常委委員。
而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貴州地下黨組織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了不少敵人的軍用地圖以及密電碼本,并成功傳遞給中央紅軍的情報組織,這些都對中央紅軍的長征貢獻極大。
但我們都知道,地下工作是充滿危險的,并且當時反動派對中央紅軍正在不斷圍追堵截,因此,林青和劉雪葦每一次行動都有極大風險,而在1935年的7月,林青和劉雪葦就出事了。
當時有一名地下工作者被俘,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沒有堅持到底,而是選擇了變節(jié),這么一來,我黨在貴州的地下組織就遭到了極大破壞,而林青和劉雪葦也因此不幸被捕。
由于叛徒的出賣,林青和劉雪葦?shù)纳矸莺芸毂┞叮诘弥藘扇说纳矸莺髽O為興奮,認為這次是“逮到大魚”來,決定不計手段,一定要勸降林青和劉雪葦,好向上級邀功。
而為了策反林青和劉雪葦,負責審訊工作的敵警備司令郭思演,決定來一場“先禮后兵”的戲碼。
二、
這天夜里,郭思演擺下一桌宴席,又恭恭敬敬的把林青與劉雪葦請到了司令部,準備對二人進行勸降。
為了達到目的,郭思演許下重諾,稱只要林青愿意投降,不僅性命無憂,同時高官厚祿都不是問題。
但這些怎么可能讓一個意志堅定的共產(chǎn)黨員改變立場呢?面對敵人的利誘,林青根本沒有猶豫,當即拒絕了這一要求。
而眼見利誘不成,郭思演也是惱羞成怒,一改之前的客氣,下令對林青與劉雪葦嚴刑拷打,試圖用酷刑讓二人屈服。
但他小看了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盡管被打的奄奄一息,甚至林青的雙腿都被折磨的嚴重骨折了,但二人仍不為所動,已經(jīng)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準備。
看到達不到目的,郭思演也是無計可施,在請示了上級之后,決定不再費工夫勸降,直接殺了算了。
當郭思演派人把這一決定傳達給林青和劉雪葦后,二人相視一笑,不僅沒有害怕,反而約定如有來生,繼續(xù)做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
但就在二人已經(jīng)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時,發(fā)生了一個意外的情況。
當時負責看守林青二人的,是一個叫董良青的人,此人在林青即將臨刑的前一天晚上突然找到林青,說自己可以救他們出去。
對于看守的說法,林青二人肯定不會直接相信,當時他們的第一反應(yīng),是覺得這人大概率是敵人拍過來進行試探的,所以十分警覺,而眼看二人露出懷疑的神情,董良青急忙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按他所說,他也是一名黨員,在不幸被捕后,幸運的沒有暴露身份,之后又機緣巧合當起了看守,至于為何之前沒有接近林青,一來是機會不成熟,二來也是在觀察林青和劉雪葦會不會被敵人勸降,畢竟他如果營救的話,機會只有一次,萬一出意外那就麻煩了。
如今,他也是親眼目睹了林青和劉雪葦?shù)膱远ㄒ庵荆跃蜎Q定冒險嘗試救人。
雖說董良青說的真誠,但林青依然沒有完全放松警惕,不過他也想到,不管這個董良青是什么身份,反正即將要臨刑了,也可以嘗試一下,到時候見機行事就是了。
在決定接受董良青的幫助后,林青和劉雪葦卻遇到了一個“選擇題”,當時董良青告訴二人,因為自己只是一個小看守,所以按照他的權(quán)限,每次只能帶一個人去廁所,而他的計劃就是趁著這個機會救人,可問題就在于,這么做一次只能救一個人出去,而再想回來肯定是不太容易了。
所以,擺在林青和劉雪葦面前的問題就是,先救誰?
平心而論,這個問題相當難以抉擇,畢竟稍微想一想就知道,留下的那個人能出去的概率極低,換句話說,就是基本注定會犧牲。
但這個難題對于林青來說,一點都不覺得有什么難選的,他第一時間告訴董良青,先救劉雪葦。
林青的理由很簡單,第一,劉雪葦也是工委的重要干部,有他在,工委的工作就會繼續(xù)進行,第二,自己雙腿已經(jīng)骨折,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累贅”,如果救自己,很有可能會失敗,還會導(dǎo)致董良青陷入危險之中。
所以,林青毫不猶豫的選擇把生的希望留給戰(zhàn)友,但對此,劉雪葦卻不同意,他認為林青是工委的書記,身上肩負著比自己更重大的責任,所以堅持董良青先把林青救出去。
而就在二人因為先救誰爭執(zhí)不下之際,林青突然一個動作,讓這個“選擇題”迅速有了答案。
三、
只見林青突然開始高聲叫喊,稱自己“有情況匯報”,同時大力拍打鐵門,這么一來,就吸引了其他幾個看守的注意力,紛紛圍了上來,而在聽林青說“有情況匯報”后,這幾個看守大喜,馬上架起他朝審訊室走去。
臨出監(jiān)獄時,林青回頭向劉雪葦遞過去一個堅定的眼神,這意思就是告訴劉雪葦,一定要活下去,把革命事業(yè)進行到底。
而這突然的一幕,也讓劉雪葦沒有辦法繼續(xù)再猶豫了,隨后,他在董良青的帶領(lǐng)下,利用上廁所的機會,成功逃出了監(jiān)獄。
期間,董良青和劉雪葦也嘗試想辦法把林青也救出去,但弄明白自己是被騙了的敵人哪里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很快就對林青執(zhí)行了死刑。
在被押往刑場的路上,林青沒有絲毫后悔,只有大義凜然和對戰(zhàn)友成功逃出去的欣慰,一路上,他高呼“共產(chǎn)黨萬歲”,視死如歸得到氣勢令敵人都覺得心驚膽戰(zhàn)。
而為了讓林青閉嘴,敵人殘忍的將刀片勒進他的口中,但這仍阻止不了林青,哪怕是在行刑的前一刻,他仍在高唱《國際歌》。
1935年9月11日,林青壯烈犧牲,年僅24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