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飛機著陸的那一刻,總覺得挺帶勁的,尤其是大飛機像波音747這種家伙,體重足足255噸,砸下來地面都得抖三抖。網(wǎng)上那些實拍里,輪子剛挨著跑道,就冒出一股股白煙,像是地面在抗議似的。別看這煙霧繚繞,其實是輪胎高速摩擦水泥面產(chǎn)生的熱量瞬間汽化了橡膠顆粒,大家平時開車剎車時也見過類似情況,只不過飛機這規(guī)模放大幾百倍罷了。這不光考驗飛機本身的結(jié)實程度,更得靠跑道扛住那股沖擊。要是跑道修得太薄,飛機一壓就裂,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先說說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沖擊力。波音747這飛機,最大著陸重量確實是255噸左右,這數(shù)據(jù)是波音官方給的,相當于四十多頭大象一起踩下來。著陸時不是平平穩(wěn)穩(wěn)停的,它的速度一般在260公里每小時左右,接地那一瞬,載荷會放大到1.5g甚至更高,換算成力道,得有370噸到380噸的沖擊直沖跑道。g就是重力加速度的意思,簡單說就是飛機體重乘以這個系數(shù),跑道得瞬間分散這股力。要是跑道扛不住,路面就容易坑洼變形,飛機剎車時還得滑,安全隱患大得很。FAA,也就是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他們的規(guī)范里明確寫著,這種重型飛機的跑道設(shè)計,得基于飛機分類數(shù)ACN和跑道強度PCN來匹配,確保路面不會累積損傷。
跑道的厚度可不是隨便拍腦袋決定的,得看機場級別和飛機類型。小型機場,接待些輕型飛機,混凝土層30到50厘米就夠了,那些飛機體重也就幾十噸,沖擊小,跑道下面墊層土壤穩(wěn)當點就行。但國際大機場不一樣,得伺候波音747、空客A380這種龐然大物,厚度直接拉到1米左右。波音自己規(guī)劃機場時,也建議747跑道混凝土厚度至少80厘米,這樣才能均勻分散荷載。舉個例子,F(xiàn)AA的AC 150/5320-6G這個手冊里,詳細算過重型飛機下的路面彎曲強度,厚度不足的話,路面會像餅干一樣碎裂。實際建跑道時,不是光澆水泥,還得層層鋪設(shè):下面是壓實的土基,中層碎石排水,上層鋼筋混凝土板,每塊板間用膨脹膠條接縫,防熱脹冷縮裂開。
厚度還得因地制宜,氣候和土壤是關(guān)鍵因素。北方冬天零下幾十度,凍土層一脹一縮,跑道容易拱起裂縫,所以厚度得加到80到100厘米,甚至更多。像北京首都機場那種,跑道設(shè)計時就考慮了這個,混凝土層厚實,下面埋了加熱管防冰。南方呢,雨多潮濕,土壤軟,厚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但排水系統(tǒng)得牛,跑道兩邊挖溝,坡度設(shè)計成1.5%往外流,避免積水軟化路面。FAA規(guī)范里強調(diào),子基土壤的承載力是基礎(chǔ),得先測CBR值,就是土壤抗壓指標,低的話就得多加穩(wěn)定層,用石灰或水泥拌土硬化。波音747的機場規(guī)劃書里,也列了表格,根據(jù)不同土壤,厚度從60厘米到1.2米不等,確保PCN值匹配ACN,不然飛機多飛幾趟,路面就報廢。
除了厚度,跑道的類型也分剛性和非剛性,這倆區(qū)別大著呢。剛性跑道用混凝土澆成,能把飛機荷載擴散到大面積上,抗彎曲強,適合重型機。非剛性呢,用瀝青、碎石層鋪,抗壓行但抗彎不行,只配中小飛機用。中國民航局的機場設(shè)計規(guī)范里,大部分民用機場都選剛性道面,就是因為咱們航班多,大飛機來得多。波音747的著陸,輪壓集中在十六個主輪上,每輪幾噸力,剛性面能均勻傳導(dǎo)到下面,不像瀝青層容易坑。實際數(shù)據(jù)上看,剛性跑道的疲勞壽命能到幾萬次飛機起降,非剛性頂多幾千次。建時,剛性面還得加鋼筋網(wǎng),間距1到2米,澆筑后養(yǎng)護28天才能用,強度達C40以上。
著陸白煙這事兒,說白了是輪胎干燒出來的。747輪胎是高強度橡膠,著陸時先緩沖10%的沖擊,摩擦生熱,橡膠顆粒汽化成煙。煙多不多,看速度和跑道粗糙度,干跑道煙大,濕的少點。但這煙也提醒我們,跑道表面得有摩擦系數(shù),F(xiàn)AA要求至少0.3以上,用紋理滾筒壓出溝槽,防滑。波音規(guī)劃里,747著陸后,輪胎溫度能飆到150度,跑道得耐熱,不然表面剝落。維護上,每年得磨平高點,補裂縫,強度測試用落錘模擬沖擊,數(shù)據(jù)一超標就重修。
中國機場的跑道標準,跟國際接軌,但有本土調(diào)整。民航局參考ICAO規(guī)范,4E級機場能接747,跑道寬45米,長3600米以上,厚度80厘米起步。像上海浦東,跑道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劑加進去,厚度1米,下面多層排水。實際案例,1980年代建的首都機場跑道,初期為747設(shè)計,厚度90厘米,用了二十多年才大修。相比之下,小機場如支線,厚度40厘米,夠用波音737那種。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國超200個民用機場,90%用剛性面,厚度根據(jù)荷載算,747級別的得1米厚,確保年飛機流量50萬架次不崩。
跑道不光厚薄,還得長。747起降需要跑道至少3000米,著陸時剎車距離長,逆推力加盤式剎車,得滑行一兩公里才停。FAA的機場設(shè)計手冊AC 150/5300-13里,列了747的跑道需求,海平面標準大氣下,著陸跑道3200米起步,高高原機場得加長。厚度跟長度聯(lián)動,末端緩沖區(qū)還得挖淺溝,防飛機沖出。波音747-400型號,著陸重量285噸,跑道強度更高,PCN得70以上,厚度相應(yīng)加10厘米。
再說說起落架,這也是跑道設(shè)計的伙伴。747主起落架用300M鋼,強度1900到2100兆帕,相當于兩萬大氣壓,耐零下50度高空到150度摩擦。減震器里油液循環(huán),把沖擊轉(zhuǎn)成熱能,兩次緩沖:前架扛15%,主架大頭。輪胎組十六個,氮氣充壓,緩沖初沖擊。跑道設(shè)計時,得算輪壓,747每輪20噸左右,剛性面板尺寸2.5米見方,能分散。FAA用有限元軟件模擬,確認厚度夠用。
全球看,跑道厚度標準統(tǒng)一但執(zhí)行有差。歐洲EASA跟FAA差不多,亞洲ICAO成員國參考。像東京成田機場,跑道1.1米厚,抗地震設(shè)計加了柔性層。澳洲悉尼,土壤硬,厚度80厘米就行。波音747服役五十多年,全球超1500架,跑道事故少,證明設(shè)計靠譜。但老機場升級時,得重算,厚度不夠就疊加層,成本上億。
維護是長跑事兒。跑道用幾年,表面磨損,F(xiàn)AA要求每年激光掃描,測平整度,超標2毫米就磨。裂縫用環(huán)氧樹脂填,厚度檢測用地面穿透雷達。747這種重機,加速路面疲勞,設(shè)計壽命20年,得中期翻新。成本高,一公里跑道修幾千萬,但安全值回票價。中國近年新機場如成都天府,跑道用預(yù)制板,厚度1.2米,模塊化,修起來快。
厚度設(shè)計還牽扯經(jīng)濟。太厚成本高,材料運費、工時翻倍;太薄風險大,飛機延誤、事故賠不起。波音規(guī)劃書里,有經(jīng)濟模型,算厚度對壽命的影響,80厘米是甜點,性價比高。環(huán)保上,新跑道用再生骨料,減碳排放,但強度得測。
總的來說,跑道厚度80厘米到1米,是承受255噸747的底線,基于沖擊計算、材料科學和實地測試。著陸白煙震撼,但背后是工程堆出來的安全網(wǎng)。想深層點,這不光是技術(shù)活兒,還關(guān)系全球旅行順不順。機場建好,飛機飛穩(wěn),大家坐著安心看云。以后大飛機更重,像A380 575噸,跑道得繼續(xù)進化,厚度或加,材料或換復(fù)合的??傊?,地面這層水泥,扛著天空的重量,挺靠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