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是一年秋招季。
凌晨五六點的西南大學,本應萬籟俱寂,運動場外學生們卻裹著外套、攥著簡歷,排起了蜿蜒的長龍。
不少同學帶著小馬扎,坐在路燈下,一遍遍模擬自我介紹,練到喉嚨沙啞。
招聘會正式開始后,大門打開的瞬間,學生們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向招聘單位。
現(xiàn)在工作競爭激烈,而這場招聘會很多崗位入職就有編制,誰都想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西南大學招聘會舉行的6天前,黑龍江大學舉辦的一場招聘會吸引了2.2萬畢業(yè)生,隊伍一直排到了地鐵口。
有個當時參加了招聘會的女生跟我分享說,她9點到場開始排隊,10:40才進場投簡歷。
下面這張圖是一位HR收到的簡歷。
看完這一幕幕,心里很不是滋味,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些孩子對工作的渴望。
也不由感慨,在當下,有份工作已是幸事。
雖然每天早出晚歸身心疲憊,但對比這些努力尋找工作的人,我們或許應該感到一絲慶幸。
所以我勸大家,如果你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一定要敬重自己手里的飯碗。
無論是在大公司還是小企業(yè),這份工作是你生活的保障。
努力做事,哪怕吃點苦、受點委屈,也好過在失業(yè)的寒風中瑟瑟發(fā)抖。
02
這些年我有個深切的感觸,無論是創(chuàng)業(yè)者還是打工人,大家都過得頗為不易。
僅僅五年時間,我親眼看著公司隔壁的辦公室接連換了三家公司,都沒能撐下去。
每一家公司的黯然離場,意味著多少人又要奔波在面試的路上。
而我身邊的朋友們,有人突然被告知“優(yōu)化”,有人上午還在正常工作,下午就被約談解聘。
從前我們聚在一起,談的是行業(yè)前景;如今大家聊的是只要有份工作,能按時發(fā)工資,就已經感到心滿意足。
四川成都一男子講述了自己的被裁經歷,讓屏幕前無數(shù)成年人破防。
他辛苦在公司打拼了15 年,公司效益不好,領導在會上說,要裁掉一部分人。
早晨八點,領導坐在辦公室開始找人談話。
看著同事們一個一個被叫進去約談,他誠惶誠恐,生怕下一個叫到的就是自己。
最終,他還是沒有逃脫被裁的命運。
他懇求領導不要開除他,可領導不念舊情,堅持要將他裁掉。
一瞬間委屈涌上心頭,他躲到衛(wèi)生間用冷水洗臉,捂著嘴哭了起來。
你看,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比上班更痛苦的事情,那就是根本沒有工作可以做。
當你抱怨工作又苦又累的時候,你捧著的飯碗,或許正是另一群人遙不可及的奢望。
作為普通人,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不敢失業(yè),經歷過失業(yè)的人都知道找工作有多難。
一位失業(yè)的網(wǎng)友分享,在一個月時間里,他向兩個平臺共計投遞簡歷1213份。
他僅僅收到了3個面試通知。
第一家面試之后就沒了下文,第二家公司說不符合要求,第三家說要等幾天才給答復。
最終,他拿到了第三家公司的錄用通知。那一刻,他再也抑制不住激動,淚水奪眶而出。
有個網(wǎng)友是這樣評價的:
我覺得這個網(wǎng)友說得特別好,如果你現(xiàn)在還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真的應該少抱怨、多感恩。
別一邊拿著工資,一邊嘴里罵公司;一邊靠著老板吃飯,一邊看不起老板。
這年頭,有份工作就是福氣。
只要工資每月準時到賬,受點委屈、加點班,你就當領精神損失費了,別動不動就想離職。
你手里有牌打,總比手里沒牌強。
只要單位沒開除你,你就好好干下去,不下牌桌,你就贏了。
03
網(wǎng)上有個流傳很廣的段子,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兩年但凡有點上進心的人,都負債累累了。
雖是段子,但代入身邊的人,想想還真是這么回事。
不少人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折騰,結果被現(xiàn)實打得遍體鱗傷。
脈脈上,一位前大廠高管分享了自己辭職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
去年,因為一個契機,他決定辭職下海追夢。
然而夢想是美好的,過程是狗血的,結局是慘痛的。
最終,他創(chuàng)業(yè)失敗,遭遇投資人撤資,只得關門解散。
今年7月,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開始找工作,但各種碰壁,連好點的面試機會都沒有。
聊起這段經歷,他奉勸大家,請務必珍惜眼前工作,辭職創(chuàng)業(yè)萬不可輕率。
根據(jù)《哈佛商業(yè)評論》調查,個人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率約為10%,甚至更低。
站在行業(yè)風口上,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幾率相對比較高。
可在行業(yè)洗牌、浪潮退去之時,選擇創(chuàng)業(yè)無疑是一場豪賭,成功的概率可想而知。
別輕易砸掉自己的飯碗,尤其是普通人,在沒背景沒資源的前提下,別拿自己的飯碗冒險。
我不是在勸你認命,而是勸你別高估自己的能力。
這幾年,真正讓人心安的,不是野心勃勃的規(guī)劃,而是手里那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04
看過一個觀點:工作,是你取暖的火堆。
工作給了你終極的安全感,讓你有錢孝順父母、吃飯養(yǎng)娃,讓你夜半醒來不害怕。
尤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容不得半點懈怠。
敬重你的飯碗,先從改變工作態(tài)度開始。
大家都知道羅永浩直播帶貨還債的故事,但今天我不講羅永浩,我想講講羅永浩背后的男人——黃賀。
黃賀是從河北邢臺小縣城走出來的,90后的他是如何成為羅永浩合伙人的?
騰訊實習期間,他足夠勤奮,從不挑活,大事小事都力求做到最好。
即便不是自己領導安排的工作,他也很樂意去做,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機會。
憑借騰訊的實習履歷,黃賀加入錘子科技任產品經理。
他經常加班到深夜,當時公司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他,另一個就是羅永浩。
慢慢地,這個新來的年輕人就引起了羅永浩的注意。
有一次,公司要開發(fā)一個新產品功能,沒有人愿意接手,這個時候黃賀主動站了出來。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和羅永浩直接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個人能力得到了飛速成長。
短短兩年內,他從產品經理一路晉升為高級產品經理、副總監(jiān),直至總監(jiān)。
后來,羅永浩決定進軍直播帶貨,并邀請黃賀成了合伙人。
卡勒德·胡賽尼說:如果你改變不了沙漠,又沒本事離開沙漠,那你只能把自己變成仙人掌。
我們無法改變外部的環(huán)境,更不能苛求環(huán)境,只能改變自己。
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必須戒掉“差不多就行了”“混一天是一天”這種思維毒瘤。
不敷衍了事、不挑三揀四、不滿腹牢騷,積極把事情做精、做專、做好。
行為越自律,飯碗越穩(wěn)當。
有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足以應付日常開銷,你就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shù)同齡人。
有很多朋友問我未來有什么規(guī)劃,我都會斬釘截鐵告訴他們,就兩字:求穩(wěn)。
未來幾年不要奢望取得多大的成就,守住生活,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是最大的勝利。
而守住生活的前提,就是敬重自己的飯碗,不管它是鐵的還是瓷的。
只要有碗飯吃,就不怕生活的顛簸。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