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交通918
記者:康樂 / 通訊員:羅永此
“我只是想把游戲賬號賣出去,沒想到,賬號沒賣出還被騙走7000元。”9月12日,杭州小伙小張(化名)報警說。
賣游戲賬號以為遇到“好心人”
今年22歲的小伙小張有個游戲賬號最近不想玩了,想轉賣出去賺點差價,就在閑魚APP上掛了出售的信息。
“我當初是2600元買來的賬號,想賣2800元賺200元差價,但平臺也要收取一部分手續(xù)費,所以我打出了3000元左右的價格出售。”小張說。
第一次賣游戲賬號沒什么經(jīng)驗,出售信息掛出去好幾天也無人問津,小張有些著急,就在9月10日下午,有人私信來問價了,并且表示愿意額外支付平臺手續(xù)費。“我當時以為自己遇到了好人,沒想到……”小張說。
引導到虛假平臺上“交易”
進一步溝通交易賬號的事情時,對方稱愿意買游戲賬號,但想在“交易貓”這個平臺上交易,平臺可以對賬號的價值進一步評估,小張覺得有道理,就在應用商城上下載了這款軟件重新掛了出售信息,隨后對方又稱用閑魚APP私信溝通不方便,提到“加V”之類的違禁詞都會被限制,推薦用微博號來溝通,小張沒想那么多,就用微博加了對方好友。
在微博上互相溝通時,對方發(fā)來一張截圖,是在所謂的“交易貓”上購買游戲賬號的支付截圖,同時又發(fā)來一個二維碼,讓我掃碼點鏈接進所謂的“交易貓”平臺上查看,找“平臺客服”進行有效賬號的換綁。
“我當時太傻了,沒有在商城下載的APP查看,而是通過他們二維碼掃進去點擊進入‘交易貓’平臺,實際上我掃碼點進去的是假網(wǎng)頁,給我的支付截圖也是詐騙分子P的圖。唉……”小張回憶事件經(jīng)過時懊悔不已,長嘆一口氣。
一步步掉入陷阱
“客服”在換綁游戲賬號的過程中對小張說:“平臺交易需要支付押金,買方已經(jīng)支付了2000元押金,賣方也需要繳納押金。”
小張沒多想支付過去了,但等小張將2000元轉賬完成后,“在線客服”又稱因為小張在轉賬的時候沒有加零頭導致無法做賬,還要繼續(xù)轉賬2000.1元,并稱完成交易后會退回押金,小張就再次掃碼轉賬了。
等小張將這筆錢轉完后,“在線客服”稱出售游戲賬號的交易已經(jīng)完成了,但是之前轉賬過去的4000.1元和小張出售游戲賬號的錢被凍住了,需要進行解凍,并且讓他添加“資金解凍人員”的聯(lián)系方式。小張通過QQ掃碼加入了QQ群。
在QQ群內,“資金解凍人員”給小張打來了QQ視頻電話,讓小張打開屏幕共享功能。“他說讓我按照他的方式點擊操作,就能解凍資金,具體是讓我點鏈接購買了購物卡,當時是覺得不對勁,但他一直說他們是正規(guī)操作,我當時也只想趕緊拿回我的錢,還是操作了,分4筆買購物卡共轉了3954元?!毙堈f。
然而,一頓操作后,對方還說解凍不了,還需要繼續(xù)轉賬,這個時候小張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趕緊報了警。小張總計損失7000元左右。
網(wǎng)絡游戲虛假交易類詐騙套路
第一步:尋找目標,添加聯(lián)系方式
在二手平臺上尋找有出售游戲賬號或裝備需求的受害者,并添加對方好友,確認交易流程。
第二步:指導受害人在虛假游戲交易平臺進行注冊
騙子通過發(fā)送小程序二維碼或者下載APP等方式,引導受害者在指定的虛假交易平臺注冊并進行交易。
第三步:以多種詐騙理由,要求受害人充值轉賬
通過假的資金入賬截圖讓受害者誤以為交易成功,然后以賬號提現(xiàn)失敗、交納保證金、賬號被凍結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反復轉賬。
第四步:達成目的后立即拉黑屏蔽
當騙子達成目的后,會要求受害者在轉賬后刪除聊天記錄、轉賬短信等,等受害者醒悟過來發(fā)現(xiàn)被騙時,早被騙子拉黑屏蔽。
杭州市反詐中心提醒
1.交易游戲賬號、游戲裝備等虛擬財產(chǎn)時,要使用官方經(jīng)營或授權的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不要脫離平臺溝通交易。
2.“交手續(xù)費”“賬號解凍”“交押金”等,都是騙子誘導受害人轉賬的常用手段,游戲交易時遇到此類情況,立即停止操作,切勿上當。
3.如有疑問,請撥打反詐專線96110進行咨詢。一旦被騙,及時撥打110報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