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賣爆歐洲了,成為今年全歐洲地區(qū),增速最為迅猛的中國品牌。增速第二的呢?則是另一家中國公司:上汽。論總市占率來說,上汽依然位列第一,在歐綜合市占率高達(dá)1.9%,MG品牌銷量暴增59.4%。這個數(shù)據(jù),還是歐盟對上汽額外征收35.3%的關(guān)稅壓力下,達(dá)成的。
上汽MG出口歐洲,關(guān)稅稅率就高達(dá)48.1%了。在國內(nèi)不顯山,不露水的MG,到了歐洲,卻頂著48.1%的關(guān)稅,依然實現(xiàn)了近60%的狂暴增速??梢哉f是,相當(dāng)強悍了。
但比上汽MG更強悍的是比亞迪,它在歐洲實現(xiàn)了200%的增速,綜合市占率來到了1.3%,穩(wěn)居歐洲進(jìn)口新能源汽車的第二名了。第三呢,則是銷量一路下滑的特斯拉。為什么特斯拉在歐洲賣不動了?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條呢,就是歐洲新能源補貼退坡了。歐洲本來就是全球汽車工業(yè)的制高點,像保時捷、奔馳、寶馬、法拉利等世界頂尖汽車品牌,均誕生于此。
因此,歐洲人對美國汽車品牌是沒有任何崇拜的。特斯拉在歐洲,想要打敗當(dāng)?shù)剀嚻?,只能走性價比路線。就是你得賣得比歐洲本地品牌,更便宜。這也是所有車企進(jìn)軍歐洲的共同策略。
像韓系車,日系車以及中國車,到了歐洲,全都要走性價比路線,特斯拉也不例外。因為汽車工業(yè)誕生于歐洲,歐洲人對任何海外車企,都沒有額外的品牌崇拜。海外車企品牌溢價的路子,在歐洲是走不通的。
當(dāng)歐洲新能源補貼一退坡,特斯拉的價格優(yōu)勢就不夠看了。而同時呢,中國電動汽車大舉進(jìn)軍歐洲,就搶走了原本屬于特斯拉的份額。在中國,很多人是非特斯拉不買的。但在歐洲,你比亞迪比特斯拉更便宜,分分鐘掉頭就買比亞迪了。
而上汽MG呢?它是一個英國品牌,被上汽全資收購了。歐洲人一看,本地品牌,價格還便宜,分分鐘掉頭就買MG了。誰性能好,價格便宜,就買誰。要搞品牌溢價,歐洲人就選BBA,保時捷了。畢竟,上百年的本地化品牌積累,不是開玩笑的。
這就好比,日本人突然造了一款手機,進(jìn)入中國市場,價格賣得比華為還貴,那就扯淡了。為什么比亞迪能在歐洲迅速打開局面?第一大要素就是,價格!
歐洲電動汽車的平均售價是5.6萬歐元,而比亞迪在歐洲售價呢?大約3萬到4萬歐元。這個價格優(yōu)勢相當(dāng)大,可折合人民幣呢?卻超過30萬元了!特斯拉Model 3賣4.99萬歐元起,Model Y賣4.49萬歐元起,比亞迪要便宜1.5萬歐元以上。對歐洲人來說,不存在加錢也要買特斯拉的。
第二呢,則是比亞迪正在快速推動本地化。比亞迪已經(jīng)在匈牙利、土耳其建設(shè)了兩座電動汽車工廠,預(yù)計在2026年全面投產(chǎn)。其中,匈牙利工廠年度產(chǎn)能15萬輛。土耳其工廠年度產(chǎn)能也有15萬輛。這兩座海外工廠,主要都是銷往歐洲。比亞迪不僅要在當(dāng)?shù)亟ńM裝廠,還要建配套的電池廠,從而全面打入歐洲。
第三是,歐洲本地車企電動化轉(zhuǎn)型太慢了。像大眾汽車增速僅4.8%,雷諾汽車增速也只有7.8%。整個斯特蘭蒂斯集團就只有2.2的增速了。這些增速基本都是靠油車在維持,而電車呢?這個市場基本被上汽、比亞迪、特斯拉三家所主導(dǎo)了。
其中,比亞迪不僅賣純電車,也賣插混車。上汽MG、特斯拉都主打純電車,只有比亞迪主推插混。歐洲充電樁等基礎(chǔ)設(shè)施,尚未普及,這時,插混車的市場潛力就更大了,也更符合歐洲從油車到電車的過渡階段。
歐洲公共充電樁總數(shù)接近100萬個,看起來規(guī)模很大,但是呢,分布嚴(yán)重不均。荷蘭、德國、法國就占了一半了,意大利、西班牙就嚴(yán)重不足,還有東歐、南歐等地,也都相對匱乏。插混車型,比純電車型的適用性更強。
從全球范圍來看,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lǐng)域的主導(dǎo)地位,都在持續(xù)被削弱。除了特斯拉外,基本就都是中國電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