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兒。
無意間看到一個熱帖,雖然只是很小一件事,但主人公的‘心思’卻非常有意思,我覺得值得小伙伴們當作“反面教材”來學習。
話說深圳一家貿(mào)易公司,因為前些天臺風給員工放了假,倉庫堆積了很多急需發(fā)給客戶的貨,就發(fā)了個通知,讓員工周六(27號)那天補個班把貨給客戶發(fā)走。
結(jié)果有名員工不想補班,就把公司投訴了。深圳勞動局工作效率很高,立馬就打電話給公司,說有人舉報你們國家法定假期加班,然后對公司進行了批評教育,要求按照國家規(guī)定周六給員工放假。
公司這邊感覺非常委屈,因為平日里對員工很好,特別是假期方面從來不吝嗇,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之類的節(jié)日都會安排放假,另外還考慮到員工外地人多,每年春節(jié)都會給所有員工多放一周假。
在這樣的情形下,公司覺得員工應(yīng)該能夠體諒的,沒想到卻遭到了舉報。沒辦法,那就按照勞動局要求,嚴格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吧。于是就有了下面這個通知(請大家仔細看完)。
看完這個通知,我估計小伙伴們都會對這個公司,以及那名舉報者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但大家腦子里一定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為啥TA要用舉報這種形式來達到那天不上班的目的呢?TA明明可以跟公司直接說明情況,獲得準許。假如不同意,大不了算請假唄。多大個事嗎?
所以,這里就出現(xiàn)一個新的問題:TA為何不選擇跟公司去溝通這事?
大家都能感覺得出來,這家公司對員工很不錯的,至少也算是比較能為員工著想的企業(yè)。如今的就業(yè)環(huán)境大家也清楚,這家公司的員工一定也清楚,因此公司里絕大多數(shù)員工可能對于這次補班,并沒啥異議,甚至可以說樂意上那天班。
原因也很簡單,臺風放假雖然是迫不得已,但是公司并沒有要求居家辦公。另外馬上要國慶放假,并且事關(guān)客戶發(fā)貨這個重要的業(yè)務(wù)成都。給客戶按時發(fā)貨,客戶才能滿意,后續(xù)的業(yè)務(wù)才好開展、好維護,業(yè)績才能提高,大家的提成、獎金才更有保障。
所以,這一天的補班對于公司和員工來說,其實都是有利的。
而TA身處公司,不可能感受不到身邊同事的態(tài)度。在整個環(huán)境都是接受補班,甚至樂于補班的氛圍里,TA不想補班的想法就是另類的,是不合群的,得不到別人幫腔的。所以TA不敢、也不能表露出來。
如果TA去找領(lǐng)導溝通,說那天有事沒法補班,TA心里也清楚,領(lǐng)導大概率也不會說啥,肯定會同意。但是TA那天如果不來,而其他人都來,一下子就會成為另類。TA肯定擔心這會引起同事們猜忌,在同事們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雖然TA的確不想補班,但絕不能被同事們看出來,必須在同事前保持‘良好’形象。
這是虛偽的一種表現(xiàn),但也側(cè)面說明了公司對員工好,絕大多數(shù)員工對公司心懷感恩,愿意為公司做出一些付出和犧牲。
所以,TA不想補班的想法,就成了一種不能說出口,不能被公司任何人知道的‘秘密’。但是TA又實在有事不想補班,內(nèi)部方式不能用,只能在外部方式想辦法了。
于是TA想到了舉報,借勞動局的手達到給自己放假的目的,并且把自己隱藏在全員之中??梢哉f這是一個別致的想法,但恐怕也只有自私小人才能想出來。
我看到有人說,TA的行為本身沒有錯呀。
當然了,拋開所有外在因素來說,TA的舉報沒毛病,企業(yè)的補班壓球確實違反了國家假期規(guī)定。但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人在社會上混,很多因素是拋不開的,也不能拋。
也許可以拋開一切因素來‘說事’,但是不能拋開所有因素去‘做事’。
舉個例子,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打女人是不對的。但是如果一個女人不停地打你,旁觀的人屁話不說。終于你忍無可忍打算反擊的時候,旁邊的人卻指著你說‘小伙子,你不能還手,打女人是不對的’。你覺得這事對嗎?
所以,公司在接到勞動局電話,得知被自己員工舉報時,肯定是憤怒的、心寒的。明明把員工當成初戀一樣對待了,卻有員工把公司當成傻白甜,舉報公司‘極其個別’的違規(guī)行為。
大家也看到了,公司的通知里其實是有氣兒的。咱們也能想象到通知發(fā)出后,所有人都會把氣兒撒到TA身上,雖然大家不知道是誰,但是肯定想把TA挖出來,一起唾罵。
在這種集體憤怒的氛圍里,TA根本沒有好日子過。大家可能不會指名道姓地罵,可TA知道罵的是自己。更可笑的是,TA不能反駁,不能同情,也不能表現(xiàn)出不悅,還必須得跟著大家一起罵‘自己’。
就像隱藏在群眾里的漢奸一樣,得極力掩飾自己的身份,一旦暴露吐沫星子絕對能淹死他。
好了,表象的原因聊完了,再跟大家嘮叨幾句深層次的原因吧。
讓TA做出舉報行為直接原因是:TA不想補班,但更深層次的根本原因是——TA被合群這個詞裹挾了。
啥意思呢,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中國式過馬路,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種從眾行為,可實際上這里面也有‘被裹挾’這個因素存在。
比如一群行人在路口等紅燈,遠遠看去并沒有車輛過來。此時人群中就會有人想:這么等是浪費時間,或是會覺得這么等有點傻,又或者覺得自己帶頭過去會顯得很有膽量、與眾不同,甚至有點‘帶頭人’的小驕傲。
于是就會有第一個闖紅燈人出現(xiàn),他起了帶頭效果后,從眾心理就會起作用,進而帶動更多人跟著闖紅燈。隨著人數(shù)不斷增加,原來那些意志堅定等待綠燈的人,心里也會開始出現(xiàn)搖擺:別人都過去了,自己還老老實實等紅燈,是不是顯得太守規(guī)矩,會不會被人看不起?
在這種心理影響下,就會有人放棄對規(guī)則的堅守。比如我,曾經(jīng)有過數(shù)次這樣經(jīng)歷,成為了被裹挾的受害者。尤其是一次自己在等綠燈,旁邊人已經(jīng)快走光了。結(jié)果后面一輛電動車滴滴地朝我按喇叭,那喇叭聲好像在說:看不見別人都走了嗎,你不走是不是傻,不走就把路讓開。
我在喇叭的催促和別人異樣的眼光里,隨了大流,闖了紅燈。
這種擔心被別人看扁、看不起而改變自己行為的情景,不就是被裹挾了嗎?當然了,現(xiàn)在我知道我會被裹挾的原因是——內(nèi)心不夠強大,做不到無視別人異樣的眼光,。
回到這件事里,在公司內(nèi)部那個所有人一致支持補班的情景下,TA知道自己不想補班的想法一定會被人看扁,會被大家定義為自私自利。所以才使用舉報這種方法,來避免被人發(fā)現(xiàn),因此,他的確是被裹挾了,但他并不是受害者。
因為過馬路那種情況,是一個群體錯誤行為,裹挾了正確的例子。而這件事兒里,是群體理解體諒公司的支持,裹挾了TA個人‘不愿額外付出’的私心,可以大略理解為群體的正確行為,裹挾了個人的‘錯誤想法’,既然都是錯誤的想法了,肯定談不上受害了。
另外,這件事原本是公司內(nèi)部溝通就可以完美解決的事,他非要上強度,鬧成勞動局、國家規(guī)定這個層面,也是讓人無語。所以,公司也只好嚴格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假期一天不少,也一天都不再多。
TA成功地為自己贏得了一天假期,但也為公司里每個人贏得了更多的‘工作時間’,大家一定非常感謝TA。
這樣的人一般人緣都不會好,因為他們明顯的不夠聰明,干的事早晚會被人發(fā)現(xiàn)。
你可以看看身邊,這樣的人一定存在,并且還自以為是地覺得大家都發(fā)現(xiàn)不了TA的小伎倆。
這種人,你要小心,也要盡量遠離,省得將來弄你一身血。他挨揍時你也千萬別攔著,不然濺你一身血。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