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銷一時,訂單退潮
蘇-35本來是俄羅斯蘇-27家族的升級版,機動性強,航程遠,發(fā)動機帶矢量推力,在哪都像個硬漢。2015年11月,中俄一拍即合,簽下24架的合同,總價25億美元左右。
那時候中國空軍正卡在殲-20批量生產(chǎn)前的空檔期,殲-11B有點跟不上趟,蘇-35正好頂上,幫著填補遠程打擊的短板。合同一簽,全球軍迷都盯著,俄羅斯那邊還沾沾自喜,說這是他們四代半戰(zhàn)機的巔峰之作。
首批飛機2016年12月25日就飛過來了,直接從俄羅斯的共青城廠起飛,落地珠海基地。接著第二批10架2017年到齊,最后10架2018年4月補上,到2019年4月17日,全數(shù)交付。
俄羅斯媒體當時還報道,說合同履約完美,中國空軍也低調接手,沒大張旗鼓。但這飛機一亮相,國際訂單就跟雪片似的飛來。埃及2018年2月簽了24架的大單,價值20多億;印尼2019年4月敲定11架;阿爾及利亞也傳出要26架的動靜。
這些國家看中蘇-35的多用途,空優(yōu)對地兩不誤,價格比F-35實惠多了。埃及想用它守地中海,印尼瞄著南海周邊,阿爾及利亞則補空軍老化問題。一時間,蘇-35出口版SK型號熱得發(fā)燙,俄羅斯工廠加班加點,生產(chǎn)線嗡嗡轉。
可好景不長,訂單來得快,去得也快。2020年,印尼先跳票。原本他們計劃用蘇-35換掉老掉牙的F-5,空軍司令還公開表態(tài)支持??擅绹沁叢桓闪耍苯铀Τ鯟AATSA法案,威脅制裁。印尼經(jīng)濟靠美援,空軍又偏愛西方裝備,糾結半天,2020年2月正式取消。
俄羅斯大使還遺憾地發(fā)聲,說沒收到外交渠道的通知,但照片顯示,那些印尼標的蘇-35就擱廠里吃灰。接著2022年1月,埃及跟進毀約。
開羅那邊原本涂好埃及空軍標志的17架飛機,機身上國旗圖案剛刷完,就被擦掉。原因是美國施壓,凍結資金鏈,埃及空軍轉頭看法國陣風去了。阿爾及利亞也差不多,2022年1月下旬發(fā)函退貨,26架訂單泡湯,理由直指供應鏈斷裂和美方限制。
為啥這些國家這么慫?說白了,軍貿這潭水深,美國一瞪眼,誰都得掂量。蘇-35性能是好,但雷達還是無源相控陣,導彈系統(tǒng)俄式一套,維護成本高。更別提地緣風險,買了俄羅斯貨,就等于踩了美國的雷區(qū)。
俄羅斯損失不小,幾十億訂單黃了,工廠庫存堆積,2021年底照片顯示,那些退貨機就停在共青城,蒙著灰罩子。中國這24架穩(wěn)穩(wěn)在手,沒受波及。
空軍早有準備,合同里頭備件發(fā)動機一應俱全,交付后直接編隊訓練。埃及他們退貨,中國這邊卻在默默消化技術,發(fā)動機拆開研究,航電系統(tǒng)對比國產(chǎn)。訂單退潮這事兒,暴露了蘇-35出口的軟肋,但對中國空軍來說,反倒成了個緩沖,讓他們從容轉型。
演習失利,戰(zhàn)場告急
蘇-35在中國空軍落地生根后,實戰(zhàn)檢驗來得挺快。2019年到2021年的金頭盔對抗賽上,它跟殲-10C多次過招,結果有點出人意料。金頭盔這賽事,相當于空軍里的頂級PK,模擬真實空戰(zhàn),從超視距到近距格斗,全覆蓋。
蘇-35仗著117S發(fā)動機和矢量推力,本該在狗斗里占便宜,可殲-10C的頭盔瞄準和霹靂-10導彈太靈活,鎖定快、射程穩(wěn)。一次次交鋒,蘇-35拉出眼鏡蛇機動,機身上仰噴火,可殲-10C早一步干擾雷達,模擬導彈彎道超車,直接命中。裁判數(shù)據(jù)一擺,殲-10C勝率高出一截,尤其近距科目,蘇-35的機動優(yōu)勢被國產(chǎn)電子戰(zhàn)給壓住了。
2020年那屆金頭盔,某部蘇-35隊對上殲-10C,俄制機雷達掃描雖廣,但響應慢半拍。殲-10C的有源相控陣鎖定更快,數(shù)據(jù)鏈共享情報,僚機配合默契。蘇-35試著突防,可一頭栽進干擾網(wǎng),模擬被擊落好幾回。
空軍報告直言,蘇-35在體系對抗中吃虧,通信協(xié)議不兼容,插不進國產(chǎn)網(wǎng)絡。這不是飛機笨,而是時代變了?,F(xiàn)在空戰(zhàn)重信息共享,蘇-35的俄式邏輯,單打獨斗行,團隊協(xié)作就露怯。
殲-10C迭代快,傳感器升級,導彈射程拉長,演習里頭像個小弟逆襲大哥。軍迷圈子議論紛紛,有人說蘇-35老了,有人覺得是飛行員磨合不夠。但事實擺那兒,國產(chǎn)中型機用成本低、升級靈活,漸漸搶了風頭。
演習失利還沒消化,實戰(zhàn)消息就砸過來。俄烏沖突從2022年2月打響,蘇-35作為俄空軍主力,頻頻上陣??蓱?zhàn)場上,他的表現(xiàn)更讓人捏把汗。2022年7月19日,赫爾松州卡霍夫卡,一架蘇-35低空支援,遭烏克蘭便攜導彈追尾,飛行員彈射逃生,殘骸散田野。
俄媒確認損失,分析說俄空軍缺精確彈藥,只能低飛投彈,暴露在防空火力下。接著2022年4月,哈爾科夫伊久姆,又一架中招,導彈從灌木叢竄出,機身解體。
2023年5月,烏東邊境,蘇-35和蘇-34同日栽跟頭,愛國者導彈齊射,火光沖天。到2025年6月7日,庫爾斯克方向,烏空軍通報擊落一架蘇-35,疑似F-16用AIM-120中程導彈干的。烏方放出航拍,殘骸冒煙,俄方?jīng)]吱聲,但損失已超8架。
這些擊落事件,基本是低空作業(yè)惹的禍。俄空軍制空權沒抓牢,蘇-35被迫干對地壓制,掛彈重、速度慢,便攜導彈一鎖就中。2025年那次,F(xiàn)-16靠北約數(shù)據(jù)鏈,A射B導,體系碾壓單機。蘇-35的雷達雖強,但面對隱身威脅和網(wǎng)絡戰(zhàn),短板全露。
戰(zhàn)場這東西殘酷,蘇-35設計時瞄著高空格斗,可俄戰(zhàn)術一變,它就成了靶子。國際觀察員扒殘骸照片,確認發(fā)動機型號,報告顯示損失率高,俄空軍調整護航,可低空風險甩不掉。
演習和戰(zhàn)場雙重夾擊,讓蘇-35的口碑滑坡。中國空軍看在眼里,2018年對抗后就迭代訓練,殲-10C融進數(shù)據(jù)鏈,蘇-35單飛突防還行,群狼戰(zhàn)術就跟不上。
俄烏那邊,2022到2025,擊落事件成堆,衛(wèi)星圖像滿天飛,暴露俄空軍體系問題。蘇-35不是不行,是用法不對頭。中國這邊不一樣,早把教訓記心里,采購時就想著借東風。失利雖扎心,卻推著空軍往前走,國產(chǎn)機迭代加速,蘇-35成了活教材。
用途猶在,轉型有道
蘇-35在中國空軍手里,沒被扔一邊去。相反,從2023年起,改裝項目就熱火朝天。珠海和沈陽基地,工程師拆接口、換傳感器,國產(chǎn)PL-15導彈掛上去了,數(shù)據(jù)鏈更新,兼容預警機共享。2023年夏,測試飛行平穩(wěn),儀表上敵情圖標刷刷跳。
空軍報告說,出動率提了20%,遠海巡邏加碼。2024年南海任務,蘇-35低飛投放浮標,電子吊艙干擾敵方,編隊跟殲-16默契。2025年3月,東海釣魚島周邊,它盤旋監(jiān)視,引擎穩(wěn)穩(wěn)出力,年均飛行300小時,高強度沒話說。
改裝不光掛國產(chǎn)貨,還挖技術。117S發(fā)動機拆葉片,3D掃描,推動WS-10優(yōu)化。矢量推力邏輯,對比飛控,推動殲-20迭代??哲娪盟氝h程威懾,臺海環(huán)島航線,掛實彈巡航。2025年航展,低飛拉煙,展示戰(zhàn)略肌肉。這飛機從主力變輔助,巡邏護航拿手,非一線區(qū)派用場。殲-20和殲-16搶前線,蘇-35守后門,成本低、可靠。
轉型這事兒,中國空軍玩得溜。從性能比拼,到體系作戰(zhàn),蘇-35幫了大忙。采購時填空擋,現(xiàn)在成參照,拆解分析,知差距、補短板。2025年9月,累計小時破兩萬,壽命延長方案上馬,噴涂防腐。
伊朗那邊傳聞改買殲-10C,中國出口版CE熱賣,蘇-35的教訓傳出去。軍機這行,單機牛不行,得拼網(wǎng)絡。蘇-35在中國,值回票價,過渡神器、技術寶庫。未來?繼續(xù)飛,幫空軍穩(wěn)后方,國產(chǎn)五代騰飛。它沒白買,空軍也沒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