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隊不是64隊,國際足聯(lián)的這錘子終于落下了,這一下子,很多中國球迷算是徹底醒了,擴軍無望,夢碎卡塔爾,韓國媒體也拿著“鈍刀子”,在傷口上狠狠地撒了把鹽,其實這故事不復(fù)雜,就是擴軍方案被否了,中國男足沒了“走捷徑”,也就成了別人嘴里的笑柄——這不是一兩人的情緒,而是整個輿論場的共振。
你說世界杯擴軍是大事嗎?當(dāng)然是,畢竟2030年這屆是百年紀念,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六國聯(lián)辦,跨三大洲的大手筆,本來很多人覺得應(yīng)該整點不同的——比如讓更多小球隊沾沾光,亞洲名額再噴油。但國際足聯(lián)主席因凡蒂諾在紐約會談時把話挑明了,他說還是48隊,之前熱議的64隊沒戲,沒商量,這背后其實有一場明爭暗斗,啥“提高賽事質(zhì)量”“保證商業(yè)利益”全被端上桌,歐足聯(lián)的掌門切費林甚至直接開懟,擴軍是“糟糕主意”,這話說得也算擲地有聲。
再來看看南美這邊,他們可是為擴軍推翻桌子了,想借百年慶給自家球隊多開一扇窗,亞洲那邊也有想法,畢竟中國企業(yè)的錢不是吹的,誰不想撈一筆呢?但這次“保質(zhì)量”的壓力比“要規(guī)!边硬,擴不擴軍,最后還得看大佬們的算盤,這年頭,商業(yè)比夢想更現(xiàn)實。
問題來了,韓國媒體為啥拿中國男足說事?OSEN直接在報道里點到中國,說擴軍最大受益者本是中國,現(xiàn)在沒擴軍,他們基本無緣世界杯,其實這話雖然扎心,但說白了,也不是空穴來風(fēng)。中國隊自2002年韓日世界杯后,已經(jīng)連續(xù)五屆在門外吃瓜,甚至2026年的名額膨脹到亞洲8.5個,中國隊也沒能殺進去,亞洲區(qū)第14名,差距不是一點點。如果真讓64隊擴軍,亞洲有望提到12.5個名額,中國隊就算是“踩線班長”,出線概率確實大漲,但現(xiàn)在這窗戶砰的一聲關(guān)上了,國足只能繼續(xù)在外面站著發(fā)呆。
其實,靜下來想想,就算擴軍到64隊,中國足球就能進世界杯嗎?未必。光看最近的數(shù)據(jù)就清楚了,目前世界排名第94,亞洲第13到14,18強賽成績也是3勝7負,基本摸不到門檻。就算亞洲名額翻倍,國足還是得和烏茲別克斯坦、約旦、阿曼這些對手硬碰硬,何況比賽不是算分就能進,拼到最后還是要靠那90分鐘的表現(xiàn)。所以那些說擴軍就是“送票”的看法,也未免太理想主義了。
但擴軍夢碎真的全是壞事?可能也未必。冷靜點說,這次無緣擴大參賽隊伍,恰好給了中國足球一個敲打,靠“捷徑”進世界杯這事算是徹底斷了念想,反而讓大家回到本質(zhì),是不是真的踢得好,是不是有青訓(xùn),有底子,有體系,這才是終極命題。而眼下中國足協(xié)正在選新帥,50多份報名材料擺在案頭,不少歐洲名教也投來了簡歷——10月中旬就想官宣了,但這事不是換個名教就見效,過往實踐早就證明,多大的牌子如果壓不住中國足球的“水土不服”,還是會陷入同樣的死循環(huán)。
一圈下來,實際上大家都懂,今天中國隊的問題不是擴軍與否,而是有沒有底氣。世界給了機會,亞洲也給了名額,但真正拿得出手的東西還是靠自己。如果說擴軍是“清醒劑”,那韓國媒體的嘲諷也沒啥好上火的,這不就是現(xiàn)實里的對噴嗎?客觀地看,咱們不缺投資、不缺選帥的熱度,缺的是能真正在場上把對手按地摩擦的實力。
橫看當(dāng)下,縱觀歷史,國足的世界杯路和2002年的那一頁比起來,沒有變簡單,反而更像是在迷霧里打轉(zhuǎn),大家嘴上說“等機會”,實際都清楚,門票不是喊起來的。2030年,百年大戲,三大洲大聯(lián)歡,這樣的舞臺本來有點浪漫泡沫,但泡沫一捅破,還是得面對現(xiàn)實。球迷上火沒問題,諷刺也許難聽,但真正的“翻身仗”,只能靠場上見真章。
所以最后串一句,就算擴軍有戲,也不是國足的救命稻草,與其盼別人開窗,倒不如老老實實磨刀、練兵、補課,不然下次再遇見這樣的局,恐怕還會是“夢碎一地”,成了別人調(diào)侃的素材,這波收官,看清現(xiàn)實不好聽,但起碼不會再做空頭的夢了,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互動,喜歡就點贊回懟,畢竟看球這事,誰也不能真擺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