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 ——”
9 月 27 日傍晚,河南鄭州某老舊小區(qū)的單元樓里,古董花瓶碎裂的巨響刺破黃昏。
31 歲的王女士手持剪刀瘋狂砸向臥室門,金屬撞擊聲中夾雜著母親的哭喊:“那是咱家最后一點念想啊!”
這場家庭慘劇的背后,是三套房產(chǎn)被變賣、百萬積蓄不翼而飛的驚人真相。
為了維系與小 6 歲男友的 “跨國戀”,王女士不僅掏空家底,更與極力阻攔的父母反目成仇,將一個原本殷實的家庭拖入赤貧深淵。
沖突的導火索,是 30 萬 “嫁妝” 的要求。
“他答應給 60 萬彩禮,我先帶 30 萬嫁妝去英國見公婆天經(jīng)地義!” 王女士的嘶吼從門縫里傳出,而客廳里,父親蹲在滿地碎瓷片中,默默撿拾著被摔毀的古董 —— 那是夫妻倆結(jié)婚時的信物。
母親額頭貼著紗布,三厘米長的傷口還在滲血,那是幾小時前肢體沖突留下的痕跡。
這場荒誕的 “愛情” 始于半年前。
2025 年 3 月,王女士在社交軟件上結(jié)識了 25 歲的男友李某。
對方自稱 “家境優(yōu)渥,父母在英國經(jīng)商,年底即將在鄭州收房”,正是王女士癡迷的 “壞壞的、像大哥一樣” 的類型。
相識僅半個月,兩人便確定關(guān)系,李某開始以 “投資周轉(zhuǎn)”“人情往來” 為由索要錢財。
“一開始只是幾千幾千地要,后來就說要湊購房首付?!?父親抽著煙,煙灰缸里堆滿煙頭,他翻出三份泛黃的賣房合同,紅章密密麻麻蓋滿頁面,“這是我們一輩子的積蓄,三套房子,一套是老兩口的養(yǎng)老房,兩套是給她準備的嫁妝。”
今年 4 月至 8 月,三套房產(chǎn)陸續(xù)被低價變賣,70 多萬售房款全被王女士轉(zhuǎn)給男友。
更令人心驚的是,戀愛前三個月,她還以 “代步” 為由索要 30 多萬買新車,如今車已不見蹤影,20 多萬購車款也莫名消失。
父母的警覺早有苗頭。
當母親提出查看李某的購房合同時,對方僅發(fā)來一張與物業(yè)的聊天記錄截圖,模糊的文字里連小區(qū)名稱都無法辨認;提議視頻見男方父母時,李某總以 “中英時差大,老人作息規(guī)律” 為由拒絕;談及 60 萬彩禮轉(zhuǎn)賬,又推說 “持有的是外幣,需等三天兌換期”。
最可疑的是,當父母要求線下見面,李某竟提出 “全家飛英國面談”,卻始終不肯提供具體地址。
“這就是典型的殺豬盤!” 從事金融行業(yè)的鄰居看得透徹,可沉浸在愛情里的王女士對此充耳不聞。
她甚至效仿短劇中的情節(jié),對著父母撒嬌:“化個妝走在上海街頭很洋氣,他說就喜歡我這樣的。”
更荒唐的是,這并非王女士首次被騙。
父親透露,2024 年她曾因 “做生意” 被騙 100 多萬,當時父母特意帶她報警,可她轉(zhuǎn)頭就結(jié)識了李某。
當母親拿出反詐宣傳冊試圖勸說時,王女士卻輕蔑撇嘴:“誰沒被騙過?你們就是見不得我好!”
8 月初,王女士告知父母自己懷孕,要求立刻籌備婚事,矛盾徹底激化。
“我們不是反對她結(jié)婚,只是想核實清楚男方身份?!?母親聲淚俱下,她多次撥打李某電話均無人接聽,微信消息也常常石沉大海,“哪怕讓我們見一面,知道他住哪、做什么工作也行??!”
可這樣的合理要求,在王女士眼中成了 “對愛情的褻瀆”。
9 月 27 日下午,她得知父母不肯轉(zhuǎn)賬 30 萬,便抄起剪刀砸向房門,還摔毀了家中僅存的古董擺件。
當母親指責她 “被鬼迷心竅” 時,她竟怒吼著要求母親下跪道歉:“你越阻攔,我越要證明給他看!”
沖突升級后,王女士甚至以 “父母侵犯隱私” 為由報警,導致民警上門調(diào)解家庭糾紛,這讓本就心力交瘁的父母徹底崩潰。
“從小把她寵上天,什么都順著她,沒想到嬌子如殺子??!” 母親癱坐在沙發(fā)上,手里攥著李某寫下的 “彩禮承諾書”,紙張已被淚水浸透。
心理專家分析,王女士的行為典型的 “戀愛腦” 特征:將自我價值完全寄托于伴侶,通過極端行為反抗外界質(zhì)疑,以此證明愛情的純粹性。
而這種偏執(zhí),與她長期被溺愛導致的社會經(jīng)驗匱乏密切相關(guān) —— 她對父母介紹的踏實電工惡語相向,卻對李某的空頭承諾深信不疑。
截至記者發(fā)稿,李某的電話始終處于關(guān)機狀態(tài)。
王女士已收拾好行李,揚言 “父母不支持就獨自飛英國”。
無奈之下,父母只得同意女兒前往,但堅持要求親戚陪同,并提前聯(lián)系中國駐英使館備案。
同時,老兩口已向警方報案,試圖追回被詐騙的錢款。
這場鬧劇并非個例。
公安部 “凈網(wǎng)行動” 數(shù)據(jù)顯示,2025 年上半年全國共破獲 “戀愛詐騙” 案件 1.2 萬起,涉案金額超 87 億元,30 歲以上女性受害者占比達 63%。
反詐民警指出,騙子精準利用大齡女性的婚姻焦慮,以 “高額彩禮回饋” 擊中父母軟肋,再用 “考驗真心” 話術(shù)激發(fā)逆反心理,讓受害者越陷越深。
9 月 28 日清晨,王女士的房門終于打開,她拖著行李箱沉默地走出家門。
父母跟在身后,手里提著裝滿降壓藥的塑料袋,一路絮絮叨叨叮囑 “注意安全”。
樓道里,被剪刀砸出凹痕的房門格外刺眼,仿佛一道割裂親情的傷疤。
“我們不怕沒錢,就怕她人財兩空后垮掉?!?父親的聲音帶著哽咽。
這場以愛為名的騙局,最終沒有贏家 —— 女兒在 “愛情濾鏡” 中迷失方向,父母則失去了畢生積蓄與女兒的信任。
正如一位鄰居所言:“再好的感情也經(jīng)不住金錢的考驗,更何況連面都沒見全的‘愛情’?”
如今,王女士的航班即將起飛,而等待她的,究竟是跨國重逢的浪漫,還是人財兩空的結(jié)局,無人知曉。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鬧劇留下的傷痛,需要這個家庭用很久很久去愈合。
原創(chuàng)不易,感謝點“贊”+“推薦”,并“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