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1時40分,華南理工大學校內一起車禍,讓18歲的新生陸某因此殞命。
誰能想到,還不到48小時,校園內再傳噩耗:一名退休教師在騎行時被網約車撞倒,受傷送醫(yī)。
1 兩起車禍相差不到48小時
9月27日,是陸某的18歲生日。據(jù)同班同學回憶,當晚她剛吹滅生日蠟燭,下樓扔蛋糕殘渣,幾分鐘后就遭遇了滅頂之災。
肇事車輛徑直撞向她和另一名路過的舞蹈系學生,強大的沖擊力將路邊垃圾桶撞得粉碎,陸某經搶救無效死亡,傷者僥幸脫險。
警方通報很快揭開了肇事司機的身份 —— 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講師金某,其酒駕、毒駕嫌疑被排除。但知情人透露的細節(jié)更令人揪心:金某長期與母親關系緊張,有師生反映其“精神狀態(tài)異?!保掳l(fā)時疑似因車內爭執(zhí)情緒失控猛踩油門。
這條連接教師宿舍與學生宿舍的道路,本應是校園里最安全的區(qū)域,卻成了陸某生命的終點。
令人痛心的是,這名18歲女生剛過完生日,剛當選班長僅20天,卻以這樣慘烈的方式告別剛剛開啟的大學生活。
9月29日清晨,悲傷尚未消散,新的事故再次發(fā)生。在大學城校區(qū)另一路段,一名退休教師騎行自行車時被入校的網約車撞倒。
碰巧的是,發(fā)生事故的路段恰好有黃色警示牌,上面標識著“減速慢行”四個大字,并且明確表明路段限速為30碼。
雖然被撞教師沒有生命危險,但接踵而來的車禍事件讓校園里的不安情緒徹底爆發(fā)。
“前天才送完陸同學,今天又有人被撞,這校園里的車到底是怎么管的?”一名學生在社交平臺的質問,很快引發(fā)共鳴。
2 高校安全不該等悲劇喚醒
在華南理工大學校內,車輛準入門檻寬松,校內車輛除教職工私家車外,網約車、外賣車均可自由進出,僅需在門口簡單登記。
這樣的車輛管理方式便捷了師生生活,但也埋下了安全隱患。
盡管校方在道路旁設置了“限速30碼”的標志,部分路段還設有減速帶提示,但這些設施在人們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中,一次次沖擊安全防線。
有學生坦言“校園里騎車逆行、闖紅燈很常見”,而部分教職工駕車時也存在“仗著熟悉路況隨意提速”的情況。
兩起悲劇接連發(fā)生,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漏洞需要緊急補位,駕駛人員在校內行車時的安全意識缺失也需引起重視,可以說,后者更是悲劇發(fā)生的直接推手。
回溯兩起事故,金某疑似因情緒失控猛踩油門,將道路安全拋諸腦后;網約車司機在校園道路未能預判騎行的退休教師,同樣暴露了行車專注力的不足。
高校校內應該怎樣進行人車分流?便捷生活和交通安全,該如何取舍?是擺在高校交通管理面前的一道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