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蘊藉深邃力量。經典文脈,薪火相傳,點亮時代新程。當“萬世師表”孔子的誕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慶典交相輝映,邛崍市南街小學教育集團借力智能技術,探索國學教育新路徑,以一場國學節(jié)經典誦讀展演暨市級國學教研交流活動,喚醒文化新活力,禮贊偉大時代。
著盛裝喜迎賓客
一襲漢服,演繹古風韻味;以禮相待,盡顯南小風范。9月28日清晨,禮儀隊師生整裝列隊,在校門口迎接八方來賓。邛崍市教育局相關領導、邛崍市教研培訓中心相關領導、第三學區(qū)督學組長、南街小學掛牌督學、成都市第二教育聯盟(第20組)成員校代表、邛崍市南街小學校教育集團成員學校及“2025網鏈共享計劃”聯盟學校代表、重慶忠縣樂天小學代表、邛崍市各小學教師代表及全校師生共3000余人齊聚現場。伴著典雅樂聲,賓客們簽名留影,師生們沉浸式參與國學體驗活動,滿校盡染傳統(tǒng)文化氣息。
一
領導致辭
邛崍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瑜致辭。他對活動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到場來賓致以誠摯歡迎,強調要借此次國學節(jié)活動,倡導廣大師生及家長用心品味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拜孔大典
孔子是中國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輝。拜孔禮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邛崍市南街小學校長周艷帶領全體師生行“拜孔禮”,以莊重儀式致敬先師,傳承教育初心。
朱砂啟智
與會領導、嘉賓和一年級的正副班主任們手持毛筆、蘸取朱砂,在孩子們的額頭中央輕輕點上朱砂,寓意開啟智慧之門,從此眼明心亮,篤學善思。
經典演繹
不臨經典,難品文化精粹;不繹經典,難感天地靈韻。金秋九月,南小集團學子胸中藏墨,或吟或唱,將經典篇章搬上舞臺,盡顯少年與經典的碰撞之美。
二
國學課例
邛崍市南街小學李萍老師執(zhí)教《尋色古詩——解鎖千年的色彩密碼》。課堂上,李老師利用AI技術賦能教學,讓古詩中的人物“躍然眼前”,孩子們在趣味互動中探尋古詩里的色彩之美,深切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成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校魏瀅老師帶來《詩情如酒——酒意如詩》。魏老師引領學生走進古詩中的酒世界,從“對酒當歌”到“把酒言歡”,讓孩子們在詩詞間觸摸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酒文化,領略經典別樣魅力。
課例點評
邛崍市南街小學教師高加萍對李萍老師的課例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她對李老師的課給予了高度評價——詩中尋“色”育素養(yǎng),千年文脈潤童心。
成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校朱秀瓊老師點評魏瀅老師的課例,譽其“以詩為媒傳雅韻,以酒載情潤童心”,稱課堂盡顯國學教育的文化浸潤力與素養(yǎng)落地實效。
經驗分享
邛崍市南街小學教育集團十方堂小學教師晏嬌以“深耕國學教育,踐行知行合一”為主題,分享學校在國學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為同行提供寶貴借鑒。
邛崍市南街小學教育集團寶林小學教師程萍,圍繞“浸潤經典,傳承文脈,讓國學滋養(yǎng)童年”,講述學校如何以經典為養(yǎng)分,助力學生成長。
活動尾聲,邛崍市教培中心培訓處主任王艷倫對國學課例的展示給予高度肯定并頒發(fā)獎狀,她還強調傳承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教育要培民族之根、鑄文化之魂。
三
提筆可攬日月星辰,落筆猶存墨韻書香。書屏上,字跡遒勁有力;畫卷中,景致旖旎靈動。師生共賞書畫佳作,于筆墨間感受中華美學魅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修養(yǎng)與審美。
致敬國學,獻禮祖國
著霓裳華服,誦國學經典,享墨韻書香。這場國學盛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文化傳承的精神接力。未來,邛崍市南街小學教育集團將帶著對傳統(tǒng)的敬畏與熱愛,繼續(xù)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力量,延續(xù)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將國學智慧融入日常,讓古老文明在新時代煥發(fā)光彩,賡續(xù)中華文脈,禮贊祖國華章。
來源 | 南街小學
編輯 | 楊鑫
審核 | 張萬波 李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