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中國茉莉花茶地圖
茉莉花茶,是茶吸了花魂的物件。
清咸豐年福州,茶農(nóng)見茉莉花爛在地里可惜,塞進(jìn)綠茶堆,澀味竟被花香沖散。
這法子傳開,蘇州、金華的茶館,
夏天銅壺一沏,香能勾著路人挪不動腳,成了百姓祛暑的日常。
做這茶得跟老天較勁。
三伏天摘半開的花,曬蔫了就和烘好的綠茶拌勻,漢子們光膀子翻攪,汗珠子滾進(jìn)葉堆。
花蔫成黑團(tuán),再把茶挑出來,反復(fù)五六次“窨制”,花死了,香卻扎進(jìn)茶骨里。
如今機(jī)器窨制多了,老作坊的木甑子蒙了灰。
可江南人家夏天還愛泡一杯,玻璃杯里茶葉打轉(zhuǎn),像把茉莉園揉了進(jìn)去。
今天,跟諸位聊聊中國最好喝的茉莉花茶……
茉莉龍井
浙江新昌大佛龍井撞上廣西橫縣茉莉花,
2006年梁巧恩“撮合”的茶界“神仙眷侶”。
新昌高山茶園“吃”進(jìn)橫縣伏天茉莉香,茶坯吸香如“移魂大法”,
九窨一提,花香入骨不搶茶韻,啷個(gè)“鮮靈”喲!
冷泡熱泡皆“巴適”,90℃水沖,茶湯黃亮如蜜,茉莉香裹著龍井豆香,
一口下去,甜中帶鮮,回甘像春風(fēng)吹過山尖,連呼吸都帶著花香。
這茶,喝的是功夫,更是江南與嶺南的“雙向奔赴”!
茉莉女兒環(huán)
產(chǎn)自云南、福建,清朝起便為貢品,形似耳環(huán),單雙環(huán)各顯巧思。
手工精制上等綠茶茶芯,經(jīng)六次窨花,花香浸骨,民間稱“一泡香”。
福州老茶客說:“春飲花茶賽黃金”,沖泡時(shí)茶湯黃綠透亮,
香氣濃烈如春日花海,入口鮮爽甘甜,回甘生津不止。
云南環(huán)帶點(diǎn)野性,福建環(huán)更清麗,像當(dāng)?shù)毓媚锏男宰印?/p>
喝一口,絲滑如米湯,花香裹著茶香在舌尖打轉(zhuǎn),
春困秋乏都散了,只剩滿嘴春天的雨、夏天的風(fēng),
這杯茶里,藏著歲月沉淀的香。
茉莉龍團(tuán)珠
是福建福州的“茶中珍珠”,源自宋朝窨制技藝,
用“七窨一提”法將烘青綠茶與茉莉花多次窨制,因緊結(jié)圓珠狀得名。
2024年福州茉莉花茶產(chǎn)值破百億,
龍團(tuán)珠屬中檔大宗品,當(dāng)?shù)厝撕葧r(shí)愛說“這茶喝著丫霸!”(福州話:真棒)。
其形緊結(jié)如珠、白毫顯露,湯色黃綠透亮,香氣鮮靈持久,入口醇厚鮮爽,
像咬開一顆鮮茉莉做的糖。
選一芽二葉綠茶配當(dāng)日成熟花苞,經(jīng)多次窨制,香氣濃度保持85%以上,
喝著清爽回甘,是福州人日?!芭莶柙捪伞钡臉?biāo)配。
福州茉莉銀毫
根正苗紅的“天香”傳人。
漢朝從印度傳入,北宋因中醫(yī)香茶熱成型,清朝咸豐年成貢茶,慈禧尤愛“茉莉雙熏”,
白茉莉僅她可簪,茶要熏兩遍才夠味。
這茶條索緊細(xì)如針,白毫披身,沸水一沖,花香裹著茶香“轟”地竄出來,像極了福州人說的“鮮得掉眉毛”!
湯色淺黃透亮,入口鮮爽回甘,葉底軟得能掐出水。
九道工序窨制,茶坯含水卡在4.0%-4.5%,靜置窨花五小時(shí),
通花散熱得把茶堆攤薄五到十厘米,講究!
茉莉針王
乃福建福州倉山區(qū)瑰寶,其窨制工藝2014年列入國家級非遺,2022年再登人類非遺名錄。
茶坯取自福鼎大白毫頭春芽頭,
與伏夏正午采摘的“虎爪狀”茉莉花經(jīng)九窨一提,
每窨需三日,花香滲骨,茶湯黃綠透亮,入口鮮靈如冰糖甜,十泡仍余香繞梁。
老福州人泡茶愛說“這茶泡開,香得嘞!”,
冰心、老舍皆贊其“甜過初戀”。
如今非遺傳承人陳威威仍守著“伺花如伺大小姐”的古法,
萬朵茉莉換茶骨,成就這杯“換骨香”。
茉莉香螺
廣西橫縣是茉莉香螺的根。
四百年前,橫縣人種下第一株雙瓣茉莉,如今占全國八成產(chǎn)量,
十畝花田能熏出六成世界花茶。
祁門香螺作底,橫縣茉莉入茶,經(jīng)七窨九提,花香裹著茶香鉆進(jìn)喉嚨,像吞了口春天。
老橫縣人常說:“這茶,香得嘞,比蜜還甜!”
慈禧太后當(dāng)年愛喝花茶,
如今北方人仍稱它“茉莉香片”,一盞茶里,藏著宮廷風(fēng)流與市井煙火,
喝的是茶,嚼的是歷史。
茉莉芽茶
就是芽形茉莉花茶,只選擇茶葉嫩芽,代表茶葉有白雪玉芽、白雪針王。
福州作為世界茉莉花茶發(fā)源地,用福鼎大毫茶芽配雙瓣茉莉,
經(jīng)九次窨制,茶湯鮮靈如春瀑,入口甘甜似蜜,回甘能繞舌三圈。
橫縣茉莉花茶占全球六成產(chǎn)量,冷泡時(shí)花香清爽不膩,是奶茶基底的“頂流”。
沖泡講究“三熱”。
溫杯、醒茶、控溫,85℃水沖玻璃杯,芽葉舒展如雀舌,湯色微黃泛綠,四泡仍有余香。
老福州人泡溫泉必帶這茶,汗出透時(shí)喝一口,渾身舒坦得“透腳”,
連《紅樓夢》里的“吃茶定親”習(xí)俗,在這兒還保留著“三茶六禮”的儀式感。
茉莉麥穗茶
代表茶有,黃金麥穗,銀麥穗。
三芽頭編成麥穗狀,九窨一提耗月余,每斤茶埋20斤伏花。
茶湯帶“冰糖甜”,像吞了口春夜的雨,花香裹著茶魂在舌尖打轉(zhuǎn),十二泡不褪香。
沖泡用85℃水,玻璃杯先潤茶再注七分滿,看白毫如星子墜入琥珀光里。
這口“天香”從漢代海上絲路飄來,
老北京人拿它當(dāng)“養(yǎng)生圣品”,《本草綱目》都夸它理氣開郁,
喝的是茶,也是半部中國香史!
春芽茉莉花茶
它通常由嫩芽和嫩葉組成,因此被稱為“春芽”。
福州擁有近千年窨制史,
清代《茶譜》便載其“以花入茶”秘法。
橫縣占全球產(chǎn)量60%,但福州仍守著“伏花窨制”古法,
只取盛夏茉莉,九窨一提,茶骨里浸著冰糖甜,像老茶客說的“一口喝到春天的魂”。
這茶香不是虛的,是茶坯吸飽茉莉吐香的溫度與濕度:
35℃窨房,80%濕度,茶與花疊鋪七層,靜等花香滲進(jìn)茶脈。
沖泡時(shí),85℃水一激,鮮靈香氣直竄鼻腔,湯色黃綠透亮,喝到最后,
葉底還留著茉莉的余韻。
茉莉造型茶
近幾年流行起來的茉莉花茶品種,代表有千日紅、花開富貴等,
造型獨(dú)特,滋味甘醇,價(jià)格也比較高。
茶條緊細(xì)勻整,色澤黑褐油潤,香氣鮮靈持久如春夜茉莉初綻,
滋味醇厚鮮爽似冰糖甜,湯色黃綠明亮。
經(jīng)典做法講究“伏花窨制”,
僅用盛夏茉莉,經(jīng)茶坯處理、鮮花養(yǎng)護(hù)、九次窨制、通花散熱等工序。
泡時(shí)需用85℃水,看茶葉舒展如花舞,茶湯清亮透亮,
一口下去,花香茶香在舌尖打轉(zhuǎn),回甘悠長。
茶涼了,人走了,杯子還留著香。
街角老茶館的銅壺嘶嘶作響,玻璃杯底茶葉打轉(zhuǎn),像沉下去的茉莉魂。
你喝一口,苦底子上浮著甜,汗珠子從額角滾進(jìn)衣領(lǐng)。
夏天就這么過掉了,煩惱也隨熱氣飄散。
再斟一杯吧,日子總要接著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