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為期八天的FIRST驚喜電影展落幕。這場為期八天的光影盛宴以“GAME WITH PLAY”為主題,涵蓋3大典禮、8大單元100余部影片展映、10余場工坊論壇及50余位行業(yè)嘉賓分享,更以“7天6夜168小時”接力放映、藝術策展、創(chuàng)意市集等活動吸引近十萬影人與觀眾共聚潭柘寺山腳下的“FIRST驚喜山谷”。
閉幕當天上午,最后一場「魔方單元」結束放映。我們不禁思考“驚喜電影展意味著什么?”它聯(lián)通了市場和創(chuàng)作者,它為影片和影迷的交互提供場域。但是,僅此而已嗎?我們的篤信和堅持遠不止于此。驚喜,不僅是影視行業(yè)互動的場域,更是當?shù)?a target="_blank" >文化生活的組成成分。
時間倒回9月20日的開幕典禮,曹保平、李靜、邵藝輝、陳柏霖等嘉賓共同揭曉年度“驚喜薦選”結果,發(fā)布《2025類型電影年度觀察》。電影中心內,創(chuàng)作導師曾國祥、高圓圓、楊超、段奕宏與青年電影人展開深度對話,暢談影像創(chuàng)作背后的思考與探索;圍繞類型電影、女性議題、Z世代觀影、游戲引擎電影、跨媒介影像創(chuàng)作等主題的十余場論壇工坊活動,也在此展開交流碰撞。檀谷藝術館內“昂它島”交互藝術展持續(xù)展出“UNTITLED未命名單元”的入圍作品。
而在驚喜周期內,屏幕從未停歇。從20日「磁場單元」與「拼圖單元」放映至27日「魔方單元」結束,四十余場放映單元帶來了影迷的狂歡。同時,「驚喜TALK」單元嘗試用對話和交流搭建和諧融洽的互動場域、「昂它島」的開放帶來了開放、多元的娛樂場域,令參與者在其中各得其所。在策劃時,我們曾帶著“讓電影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中”的期許,8天里眾多愛好者、創(chuàng)作者在電影中心齊聚,圍繞類型創(chuàng)作、引擎電影、跨媒介影像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的思考,在思想的碰撞、交鋒中融匯成在場的驚喜;“跨界”在慢閃公園成為具象,六位“頭號玩家”從各自的領域出發(fā),以多元、豐富的思考切入類型創(chuàng)作的思考;同時,五位資深電影人受邀組成評審團,帶來屬于影像創(chuàng)作者的獨特驚喜......。
閉幕紅毯上,靜奢品牌GIADA于落日水岸舉辦了新一季時裝大秀「巖中花述」,這也是FIRST首次將國際品牌大秀與電影人紅毯跨界呈現(xiàn)。
驚喜盛典上,“磁場單元召集人”此沙、孫千以及徐崢、羅曉文、秦海燕、吳慷仁、齊溪、段奕宏、張榕容、衛(wèi)詩雅、李艾等十余位業(yè)內明星嘉賓亮相紅毯。見證并頒發(fā)年度獎項誕生。驚喜盛典以磁場單元(類型短片競賽)/竹蜻蜓單元(動畫短片競賽)/驚喜實驗室/未命名單元等榮譽評選作為支點,為年度類型創(chuàng)作提供聲場、呈現(xiàn)電影工業(yè)人才梯隊,用洞察的視角為華語類型電影發(fā)展提供注腳與燃料。屆時將從入圍的百部影片中與青年電影人才中,頒出實驗室“制片大拿獎”“妙筆生花獎”“類型MVP”俄格獎項,磁場單元5個獎項,竹蜻蜓單元4個獎項,未命名單元4個獎項,以及FIRST驚喜電影展與小紅書戰(zhàn)略合作「紅鏡短劇計劃」“黑馬短劇獎”“劇本先鋒獎”“未來劇星獎”等年度獎項。
自2006年創(chuàng)立以來,F(xiàn)IRST堅持在創(chuàng)作者與市場間搭建互通的橋梁,努力推動更多的嘗試被市場看見、推動更多的思考借由影像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始終堅信,影像不止屬于創(chuàng)作者,它更多屬于全體觀眾。在創(chuàng)作與觀看的交互中,觀眾難以作為核心要素參與其中,因此我們試圖將影展帶入“玩家模式”,嘗試以切身的參與重建對于影展的記憶。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嘗試有所收獲,2024年,首次在檀谷落成FIRST驚喜電影展,于檀谷共同落成“FIRST青年電影中心”,持續(xù)為青年電影人提供舞臺與港灣。
本屆驚喜電影展數(shù)個單元中涌現(xiàn)的大批優(yōu)秀作品使我們意識到類型的未來仍是一片光明。我們或許無法點亮天光,但FIRST愿與眾人共舉燭火,鋪成通向希望的前路。
一期一會,驚喜電影展,2026再相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