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wǎng)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1991年,娃哈哈接手杭州罐頭廠,2000名工人不滿,宗慶后只說了一句話,全場安靜了
收購一家負債累累的國營大廠,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尤其是在90年代的中國,國企工人對于“被兼并”這件事,天生帶著抵觸情緒。
可宗慶后偏偏就做了這件事,還讓所有人閉嘴了。
1991年,娃哈哈正處于飛速發(fā)展的上升期,年銷售額已經(jīng)突破4億元,凈利潤超過6000萬元,怎么看都是一片大好。
但就在這個時候,宗慶后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看不懂的決定——收購杭州罐頭食品廠,一個已經(jīng)被市場淘汰、負債將近7000萬元、庫存積壓2000多萬元的老國企。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市政府原本只要求娃哈哈接收500名老員工,宗慶后卻直接拍板:“全收!”2200多名工人,一個不落。
娃哈哈內部炸鍋了,杭罐廠的工人更是群情激奮,甚至拉起橫幅抗議:“要與企業(yè)共存亡!”這場面,怎么看都像是宗慶后要自找麻煩。
可他站出來,就說了一句話,2000多人瞬間安靜了。
在那個年代,國企工人的身份帶著一層天然的優(yōu)越感,畢竟端著“鐵飯碗”,哪怕企業(yè)虧損,工資照發(fā),福利照給。
而私企呢?那可是“吃不飽飯就得自謀生路”的地方。
杭罐廠的工人不愿意接受娃哈哈的兼并,不僅僅是因為感情,更是擔心自己的未來。
他們害怕被裁員,害怕福利縮水,害怕娃哈哈撐不住,最后自己連飯碗都丟了。
娃哈哈這邊的管理層也急得不行。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娃哈哈現(xiàn)在是個賺錢的企業(yè),沒必要去接手一個負債累累的工廠,何必給自己找麻煩?
一邊是內部疑慮重重,一邊是外部工人強烈抵制,宗慶后面對的,是一個兩頭不討好的局面。
可這個人,偏偏有一股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勁兒。
他站在杭罐廠的工人面前,沒有講大道理,也沒有畫大餅,而是直接甩出一句話:“我不是來拯救你們的,能拯救你們的,只有你們自己。”
這句話一出,整個會場瞬間安靜了。
為什么娃哈哈要收購杭罐廠?
如果只是單純的“做慈善”,宗慶后絕不會接這個爛攤子。
他看中的,是杭罐廠的廠房、設備和生產(chǎn)線。
娃哈哈當時的產(chǎn)能已經(jīng)接近極限,而杭罐廠雖然經(jīng)營不善,但硬件條件仍在全國前列。
如果能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那娃哈哈的市場份額將再上一個臺階。
可僅僅有資源是不夠的,人也是關鍵。
杭罐廠的工人雖然對娃哈哈不感冒,但他們的經(jīng)驗、技術,以及對食品生產(chǎn)的熟練度,都是娃哈哈急需的。
宗慶后明白,單靠娃哈哈自己培養(yǎng)這么多熟練工,得花多少年?
所以,他決定一攬子接手,不裁員、不降薪,讓這些工人繼續(xù)做熟悉的工作,只不過換個老板而已。
為什么工人們會接受宗慶后的決定?
在宗慶后那句話之后,他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先發(fā)三個月獎金!
這可是實打實的現(xiàn)金,不是口頭承諾,更不是畫餅。
他的意思很明確:你們愿意留下,就拿錢干活;不愿意留下,也能拿著這筆錢另謀高就。
這一下,工人們的態(tài)度開始動搖了。
畢竟,誰也不會跟錢過不去。
接下來的三個月,杭罐廠的生產(chǎn)線重新啟動,訂單一批接一批地進來,工人們的工作量不降反升,但收入也肉眼可見地提高了。
三個月后,工廠竟然扭虧為盈,原本那些還在觀望的工人,徹底服了。
娃哈哈內部如何接受這個決定?
其實,娃哈哈的管理層一開始也是反對的。
宗慶后當時的做法,在他們看來就是“拿著好好的企業(yè)去冒險”。
可宗慶后的邏輯很簡單——企業(yè)如果不擴張,就會停滯;而停滯,往往就是衰敗的開始。
他用娃哈哈的歷史說服了自己的團隊。
從最初的校辦工廠到全國飲料巨頭,娃哈哈每一次成功,都是在別人不敢做、不愿做的時候,踩準了市場的節(jié)奏。
這一次,他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斷。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杭罐廠的工人們最終選擇了留下,而娃哈哈則借助這次兼并,迅速擴大了市場份額。
更重要的是,這次收購讓娃哈哈掌握了更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為后來的全國布局奠定了基礎。
宗慶后的商業(yè)哲學:變與不變
宗慶后是一個敢于變革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什么不能變。
娃哈哈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兩條原則:一是穩(wěn)扎穩(wěn)打,不盲目擴張;二是對員工好,讓大家有歸屬感。
他不是那種“賺快錢”的企業(yè)家,而是愿意花時間去打磨產(chǎn)品、管理團隊。
他甚至不愿意讓娃哈哈上市,就是因為不想讓資本左右企業(yè)的決策。
他的節(jié)儉是出了名的,一年花不到5萬元,甚至連煙都戒了。
他的員工工資卻年年漲,甚至連普通工人都能持股分紅。
這種管理方式,放在今天的企業(yè)界,也算得上是異類。
今天回頭看1991年的那次收購,很多人會覺得理所當然,可在當時,宗慶后面對的壓力,比我們現(xiàn)在能想象的要大得多。
杭罐廠的工人們要的是飯碗,娃哈哈的管理層要的是穩(wěn)健發(fā)展,宗慶后則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
他用最快的速度,讓所有人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也讓娃哈哈從一個地方品牌,走向了全國市場。
有人說,宗慶后是個精明的商人,也有人說,他是個有擔當?shù)钠髽I(yè)家。
無論怎么看,他的這次決定,不僅救活了一個企業(yè),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