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片關注伢大富談留學
在今年北京的九三閱兵后不久,張雪峰在直播中放言,只要北京武力攻打臺灣,他最起碼會捐款1億元人民幣;
槍聲打響的那一天,他就至少會捐5000萬元人民幣。于是就在最近幾天,張雪峰的賬號在微博、抖音、B站、小紅書等平臺被全面封禁,4500萬粉絲一夜“失聯(lián)”。
官方給出的理由是“教育功利主義”,而坊間議論則紛紛指向“動了太多人的奶酪”。但無論如何,張雪峰的倒下,絕不僅僅是功利主義那么簡單。
“是”之負面效應
一、販賣焦慮
張雪峰的走紅,起點就是2016年那段《七分鐘解讀34所985高?!返囊曨l。
此后他迅速建立個人IP,2021年更是成立“峰學蔚來”,形成從直播、講座到志愿填報咨詢的一整套商業(yè)化閉環(huán)。
他的商業(yè)邏輯很簡單:社會上普遍存在升學焦慮和就業(yè)焦慮,而他把這些焦慮轉化為付費服務。
家長越焦慮,付費意愿就越強。
在“分層收割”的邏輯下,從上萬元的一對一咨詢,到幾千元的志愿填報套餐,應有盡有。焦慮,就是他最穩(wěn)定的“生產資料”。
二、標簽化與污名化
他常常對專業(yè)“一棒子打死”,諸如“新聞學無用論”“小語種勸退”“文科都是服務業(yè)”等說法,幾乎成了他的個人標簽。
問題是,行業(yè)發(fā)展瞬息萬變,所謂“天坑專業(yè)”可能在幾年后又供不應求。
尤其是物理、化學、數(shù)學這些基礎學科,本是國家亟需的人才領域,卻被他勸退,帶來的不僅是學生和家長的誤導,更可能讓部分學科在招生時雪上加霜。
以前無人問津的寵物醫(yī)學,在他的安利之下?lián)u身一變成了熱門專業(yè);
而曾經清華北大的強基項目,因為頂著清北的名頭,每年都有學霸爭先恐后去報,如今學生和家長逐漸清醒:再牛的學校也架不住“天坑”專業(yè),該避的還是得避。
三、行業(yè)副作用
高考志愿填報,本質上就是一種零和博弈。分數(shù)高的學霸往往不容易吃虧,受影響的往往是中等生和普通家庭。
他們因為焦慮來找張雪峰,本來還能憑興趣“賭一把”,卻被引導去所謂熱門專業(yè)。
結果熱門被“沖涼”,冷門更冷,行業(yè)失衡,學生被反復收割。尤其是當志愿填報和考研輔導捆綁在一起時,這種商業(yè)模式的“副作用”就更加明顯了。
“非”中的可取之處
然而,如果只看到負面,而忽視張雪峰帶來的一些“真實價值”,那也未免失之偏頗。
一、他確實說了很多“大實話”
張雪峰之所以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說出了許多家長和學生心里想說卻不敢說的話。
比如,大學招生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他揭露過一個關鍵事實:每個專業(yè)的最高分、最低分,學校其實早就心里有數(shù),但往往要到第二年才公布,中間留出大量操作空間。
這種“敢說”的姿態(tài),本身就是一種稀缺。
二、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差
對許多一般家庭而言,孩子的升學信息往往來源有限,他們的認知水平也受限。
他們既沒有資源去咨詢專業(yè)的教育規(guī)劃機構,也缺乏真實的就業(yè)數(shù)據(jù)。張雪峰的講解,雖然夾雜著功利主義,但至少讓很多家庭有機會避開“明顯的坑”。
比如一些就業(yè)面狹窄、社會需求不足的專業(yè),確實在一定時間段內存在“高投入低回報”的風險。
對信息相對封閉的群體而言,他的存在,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獲取資訊”的渠道。
三、他戳穿了高校精心維持的假象
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里,有些事情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但長期無人敢說。
張雪峰敢于直接點破:某些985名校還在沿用十年前的課件;一些二本課堂里教授的基礎內容,早已被市場淘汰。
高校最關心的從來不是學生畢業(yè)后是否有競爭力,而是今年的科研經費能否再多拿,教育補貼能否再漲三成。
相比動輒上億的科研項目,學生一年萬把塊的學費幾乎不值一提。
所謂“全面發(fā)展”的幌子,更多時候只是高校的遮羞布。獎學金看似是激勵,其實是廉價誘餌;
課堂上的教材陳舊無用,學生簡歷空空;即便是“雙一流”的畢業(yè)生,進入職場仍然需要企業(yè)再花小半年“補課”,才能勉強獨立上手。
換句話說,高校把本該教的內容推給了企業(yè),學生成了犧牲品。張雪峰敢于揭露這種“圈養(yǎng)邏輯”和虛假繁榮,說出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心中的憤懣。
是與非之間
張雪峰的問題,在于他把教育過度商業(yè)化,把“別人的焦慮”變成了“自己的生意”;他的價值,在于他敢講實話,敢揭短,也確實幫一些家庭規(guī)避了風險。
他的“是”,是教育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副作用;他的“非”,則是當下教育體系沉疴中的一面鏡子。
正因為他身上兼具這兩面,才讓他在一夜之間“全網(wǎng)封殺”時,引發(fā)如此多的討論。
教育,當然不能淪為生意;但教育行業(yè)的陰暗面,也需要有人敢說,不然封了他一人還有后來人。
張雪峰的倒下,也許正說明:他既挑戰(zhàn)了行業(yè)的利益鏈條,也沒能妥善拿捏好分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