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觀園的第一次詩社,是在第三十七回中,由探春發(fā)起的海棠社。
探春做的東,也是她下帖子請的人,寶玉則順手人情把賈蕓送的海棠搬過來,大家邊賞花邊作詩,略用些酒果就散了。這次詩社,探春負(fù)責(zé)組織,幾乎是沒花錢。
辦詩社其實根本要不了什么錢,各人自己準(zhǔn)備點果品酒水,就足夠了。本來就只是幾個少爺小姐們的玩鬧而已,能要幾個錢,甚至根本不用錢。
不過,有時候總會有些人想要趁機會借點東風(fēng),或打點秋風(fēng)。比如海棠詩社完結(jié)時,李紈站出來,定出了詩社的規(guī)矩:
“從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這兩日開社,出題限韻都要依我。這其間你們有高興的,你們只管另擇日子補開,那怕一個月每天都開社,我只不管。只是到了初二、十六這兩日,是必往我那里去?!?br/>
第二次詩社,就是菊花題那次。因為第一次的海棠詩社湘云在史家沒有參加,她來了以后聽說了這事,覺得一定要彌補這個遺憾,因而興致勃勃的張羅著自己要做東第二場詩社。
結(jié)果到了晚上,寶釵悄悄跟湘云說,張羅起詩社有多么的麻煩,要花多少的錢,她夸大其詞的說了一通之后,湘云被唬住了。
湘云沒參加第一次詩社,她不知道的具體情況,以為真的要花不少錢。但其實第一次詩社根本不麻煩,探春就下了個帖子約定時間地點,酒水果品都是各房原有的慣例供給,海棠是寶玉送的順?biāo)饲?,根本沒花錢。
湘云被嚇住以后,寶釵就開始以湘云的名義張羅螃蟹宴,并且要求湘云“你且別提詩社”,又說“老太太她們也是極愛吃螃蟹的”,“你且普通一請,等老太太太太們散了,咱們有多少詩做不得”。
精明的寶釵利用信息差,巧妙地讓湘云鉆進(jìn)了自己安排的局,還對寶釵心悅誠服。
其實,但凡有點心眼的人,估計都會覺得奇怪:明明一開始商量的是“怎么辦詩社”,怎么商量商量著,卻變成了“你且別提詩社”?不過湘云的腦子想不到這些。
在這次螃蟹宴上,寶釵寫出了螃蟹吟之絕唱: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作者讓她自己寫詩,反諷的恰恰是自己這類人,倒也是一絕。
02
前面李紈規(guī)定了每月兩次的詩社,但是從螃蟹宴以后卻悄然無聲了,沒有人再提起。后面等到劉姥姥二進(jìn)大觀園游玩時,好一番熱鬧,這一鬧,大家順勢就把詩社這事給忘了。
終于想起要開第三次詩社時,已是第四十五回中了。李紈首先帶著一眾姐妹興師動眾的找王熙鳳要錢,開口就要五十兩。
鳳姐兒笑道:“這會子他們起詩社,能用幾個錢,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罷了,原是老封君。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銀子。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寡婦失業(yè)的,可憐,不夠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了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給你園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終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兒......”
王熙鳳算下來,李紈一年下來就有四五百兩的銀子,哪里辦個詩社就缺錢了?
不過王熙鳳是何等精明的人物,她雖然忍不住當(dāng)場埋汰了李紈一頓,但最終錢還是給了,五十兩一分不少。
但是這次拿了經(jīng)費,詩社卻并沒有辦成,因為“正日子過了”,也就是她原定每月兩次在她那里舉辦詩社的日子過了,中間的日子有人要辦她是不管的。所以這次詩社沒有辦,但是錢收了。
后來直到薛寶琴邢岫煙等一干人到來,大家來了興致又想聚聚了。這時,李紈又站出來開始要錢了:
李紈道:“我的主意。想來昨兒的正日已過了,再等正日又太遠(yuǎn),可巧又下雪,不如大家湊個社,又替他們接風(fēng),又可以作詩。你們意思怎么樣?”
李紈道:“我這里雖好,又不如蘆雪廣好。我已經(jīng)打發(fā)人籠地炕去了,咱們大家擁爐作詩。老太太想來未必高興,況且咱們小頑意兒,單給鳳丫頭個信兒就是了。你們每人一兩銀子就夠了,送到我這里來。”
她特別指出,只有香菱、寶琴、李紋、李綺、岫煙,這五個不要出錢,其他參加的都拿出一兩銀子。
“五個不算外,咱們里頭二丫頭病了不算,四丫頭告了假也不算,你們四分子送了來,我包總五六兩銀子也盡夠了?!?br/>
這次每人一兩,都送到她那里去,不多但也不少了。第六十三回,怡紅院的丫頭湊份子錢給寶玉過上生日,每人不過幾百錢。
襲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紋四個人,每人五錢銀子,共是二兩。芳官、碧痕、小燕、四兒四個人,每人三錢銀子,他們有假的不算,共是三兩二錢銀子,早已交給了柳嫂子,預(yù)備四十碟果子,一壇紹興好酒......”
三兩二錢銀子就可以預(yù)備四十碟果子,一壇紹興酒。李紈收取的好幾兩銀子想來應(yīng)該能辦得很豐盛了。
然而這次的食材和第一次也并沒有太大不同,文中就一句“只見杯盤果菜俱已擺齊”便帶過去了,此次最昂貴的是賈母友情贊助的鹿肉。
不過在這次盧雪庵聯(lián)詩事件中,倒是有一段極為有趣的對話。
薛姨媽說雪景好,想請老太太吃飯又怕老太太沒空。賈母就說,以后有日子下雪呢,下次下雪你再請我不遲。王熙鳳接口說,那姨媽先給我五十兩,以后一下雪我自動擺酒,不用勞煩姨媽記掛。賈母說,不如這五十兩她跟王熙鳳分了,以后下雪就裝不爽,兩下三下就混過去了。
賈母和王熙鳳的話,固然諷刺了薛姨媽是鐵公雞,一毛不拔。但是紅樓夢里面也喜歡寫隱喻對照,看看這手法,先收了銀子,說好定時擺酒,等錢收了,日子到了,就裝失憶蒙混過去。而且這銀子不多不少,剛好是五十兩,這是不是似曾相識?是不是很熟悉的套路?直接的指向李紈了。
果然,蘆雪庵之后,辦詩社的事,又沒人提起了。說好的每月兩次呢?收了的五六兩銀子呢?還有王熙鳳給的五十兩銀子呢?
03
第四次詩社,是林黛玉的重建桃花社。這里點明了是重建,文中也明確說過詩社散了有一年。一年沒開詩社,說明李紈收的五十多兩銀子一分還沒花。
這次桃花詩社黛玉作東,是怎么辦的呢?也跟探春一樣,興致來了,提筆下帖子邀請,然后自己準(zhǔn)備日常酒果,分文不用,大家作詩看詩,然后各回各家。
經(jīng)過了這幾次詩社,大家也該看明白了。辦詩社本身其實不需要花一分錢,各房少爺小姐都有日常的點心果品茶水,這些供給就夠了。詩社大家關(guān)注的是詩,難道還有誰是打算趁此大吃大喝的不行?
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幾次詩社,過程中居然被人數(shù)次利用。李紈利用詩社攬了五十多兩銀子,薛寶釵利用詩社做人情辦螃蟹宴。李紈撈夠了錢,就跟賈母說的一樣,裝失憶混過去。真正老老實實辦詩社且一分錢沒要的就是探春黛玉二人,以探春起以黛玉收。
明明只是一個少爺小姐們玩鬧的詩社,每個人的態(tài)度卻各有不同。黛玉探春是真心去辦,寶玉湘云是哪里熱鬧去哪里,寶釵是借東風(fēng)上青云,李紈則是路過揩油,至于迎春惜春,干脆玩失蹤,熱鬧是別人的,跟她們有什么關(guān)系?
這便是所謂的眾生相吧。不過此時李紈一點的貪念,也算伏筆。這和日后賈府?dāng)÷浜笏活欁员5男袨椋鸬搅撕魬?yīng)的作用。判詞說她“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印證也在于此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