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少離桃江,常念故園,每憶及家山,必懷那漫山竹海一一風過碧浪翻,雨來青靄合,千枝萬竿攢天地,直教離人夢魂牽。今歸桑梓,重踏竹鄉(xiāng),見筍竹抽新綠、篾織云霞,產(chǎn)業(yè)興而文脈盛,遂援筆作記,以記吾鄉(xiāng)之竹、之用、之韻、之興。
竹之盛,在其量,更在其用。桃江竹海,連綿百余萬畝,春則新篁拔節(jié),綠浪翻空;夏則修篁滴翠,涼意沁脾;秋則竹影婆娑,篩月成金;冬則蒼竿傲雪,勁節(jié)不凋。尋常百姓見之,是屋后窗前的景致;內(nèi)行人見之,卻是取之不盡的“綠色寶藏”。你看那竹,可成器:剖而為篾,編作涼席、竹籃、竹椅,皆是日常居家用物,質(zhì)樸中藏著巧思,遠銷九州諸地,讓竹鄉(xiāng)手藝走進千萬家;可果腹:春筍冒尖時,采而腌之、炒之、燉之,是餐桌上最鮮的時令味,更能釀為竹酒,清冽甘醇,飲之滿口酒香;可濟世:以竹代鋼,可建房屋,堅韌不輸鋼材;以竹代塑,制成餐具、包裝,減卻白色污染;以竹代板,鋪就地板、打造家具,環(huán)保又耐用。更有甚者,竹纖維織為衣衫,輕軟透氣;竹屑轉(zhuǎn)化為能源,清潔低碳。從根到梢,從竿到葉,竹無一處不可用——古人說“竹報平安”,在桃江,竹報的何止平安,更是一方百姓的生計,一個產(chǎn)業(yè)的未來。
竹之韻,在其節(jié),更在其文。歷代文人愛竹,皆因竹有君子之風。蘇軾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把竹當作精神伴侶;鄭燮畫竹,筆筆見勁節(jié),是借竹抒懷;王維居輞川,植竹滿庭,是從竹中尋得禪意。這股愛竹的文脈,在桃江從未斷過。你看那鳳凰山的竹林處,天問閣靜靜矗立,相傳屈原行吟至此,見竹之挺拔,感其不屈,寫下“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浩嘆;浮丘山寺旁,楠竹參天,晨鐘暮鼓與竹濤相應(yīng),分不清是禪音還是竹韻。而今,這竹韻更成了文旅的底色——游客來桃江,不只為看“美人窩”的風情,更要走一走竹海步道,聽風穿竹林的“沙沙”聲,看陽光透過竹葉灑下的碎金;要住一住竹樓民宿,晨起被竹露喚醒,夜臥聽竹影搖窗;要逛一逛竹藝展館,看尋常竹子如何在匠人手中變作藝術(shù)品。桃江的美人風情,與竹海的清逸雅趣,本是兩樣景致,卻在此處相得益彰:美人借竹之秀添了靈氣,竹因美人之韻多了柔情,成了桃江最獨特的“山水美人圖”。
這幅圖畫里,不只有竹與美人。你看那資水畔的修山,青黛如眉,與竹海連成一片;桃花湖碧波蕩漾,倒映岸邊竹影,分不清是水染綠了竹,還是竹染綠了水;羅溪瀑布從山澗奔涌而下,濺起的水花打在竹枝上,奏響天然的樂章;首溪古寨的青石板路旁,老竹盤根錯節(jié),訴說著千年的故事;璩氏花橋橫跨溪流,橋邊竹柳依依,是村民閑坐話家常的好去處。山、水、竹、寨、橋、寺、閣,一一入畫,而竹,正是這幅畫的底色——沒有竹,修山便少了幾分蒼翠,桃花湖便少了幾分靈動,古寨便少了幾分古韻。桃江的山水,因竹而鮮活;桃江的人文,因竹而厚重。
如今的桃江,政通人和,百業(yè)興旺。竹海依舊,卻不再只是文人筆下的景致,更成了百姓致富的產(chǎn)業(yè)、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支柱。文藝復興之風漸起,本土的文人墨客,以竹為題材,寫詩文、畫丹青、作歌曲;外來的藝術(shù)家,慕竹之名而來,把竹海當作創(chuàng)作基地,讓竹的故事傳遍四方。走在桃江的街頭,能看見老人在竹蔭下下棋,孩童在竹籬笆旁嬉戲,匠人在竹坊里忙碌——一派安居樂業(yè)的景象,處處透著竹鄉(xiāng)的平和與富足。
吾生逢此時,幸見竹鄉(xiāng)盛景,心有所感,故作此記。今愿以竹為媒,邀天下英才:來桃江創(chuàng)業(yè),這里有百萬畝竹海資源,有政通人和的環(huán)境,你的抱負可在竹鄉(xiāng)生根發(fā)芽;來桃江賞竹吧,春嘗鮮筍,夏聽竹濤,秋觀修篁,冬賞雪竹,讓竹的清逸洗去塵煩;來桃江創(chuàng)作吧,把竹海的綠、資水的柔、美人的韻,化作筆下的詩、畫中的景、歌里的情。
桃江竹鄉(xiāng),非止一處山水,更是一方精神的棲息地。竹之勁節(jié),可勵人志;竹之無私,可啟人思。“竹兒青,竹兒長,竹鄉(xiāng)年年好時光……”,忽有孩童挎竹籃,采筍歸村,歌聲隨竹風飄來,不覺讓人洗耳。吾立于此,感概萬千:此乃竹鄉(xiāng),此乃吾鄉(xiāng),此乃吾心歸處也。
作者簡介:于建初,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文藝評論家、長沙市作家協(xié)會原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湖南省直書畫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多屆湖南省人大代表與省政協(xié)委員。
來源:湖南民生在線
作者:于建初
編輯:徐滿哥
一審:徐滿哥
二審:余 生
三審:吳明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