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趙旭 邊浩玥
在濱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杜店街道辦事處敬老院,有這樣一位“大家長”:她19歲入職,從護理員成長為負責人,30年從未在家過春節(jié);她手寫20余本護理日志,記錄著老人們的飲食起居與喜怒哀樂;她為老人定制聯(lián)系卡,讓“無圍墻”的溫暖延伸到院外每一個角落。她就是周玉娟,三十年間,她從青絲到白發(fā),將最美好的年華悉數(shù)奉獻給了這個沒有血緣的“大家”。
初遇:一份“沒前景”的工作,她一干就是三十年
1995年12月14日,剛從中專畢業(yè)的周玉娟走進杜店街道敬老院。彼時的養(yǎng)老行業(yè)遠非如今的“藍?!保诙鄶?shù)年輕人眼里,這份需要伺候老人起居、處理吃喝拉撒的工作“又臟又累,沒前景”。周玉娟最初也并非篤定選擇,在此之前,她曾做過彩票銷售。改變她想法的,是敬老院里七八十位孤寡老人的模樣。“那時候條件差,老人們大多是無兒無女的五保戶,盤著發(fā)髻、裹著小腳,坐在平房門口曬太陽的樣子,看著就讓人心疼。”正是這份源于心底樸素的善意,這一留,便是三十年。
從青春懵懂的護理員到獨當一面的院長,周玉娟見證了敬老院的變遷——從低矮的平房到敞亮的樓房,從手寫記錄到電子臺賬,從簡單的“吃飽穿暖”到精細化的服務,唯一不變的,是她對老人的牽掛?!吧习嗟谝惶煳揖椭溃@行沒有節(jié)假日。老人把敬老院當作家,我們就是他們的家人,過節(jié)哪有家人不在身邊的?”三十年來,每到除夕,她都會親自守在院里,給老人煮餃子、貼春聯(lián);大年初一清晨,她要挨個兒房間拜年,看老人們是否睡安穩(wěn)、早飯合不合胃口。
家人的支持,是她堅守的底氣?!皼]結(jié)婚時,父母總說‘對老人好點,別回家不管他們’;結(jié)婚后,婆家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重任?!闭f起家人,周玉娟眼里滿是愧疚,卻也藏著堅定,“我欠家人太多,但院里的老人更需要我?!?/p>
今年10 月6 日恰逢中秋節(jié),敬老院里又滿是溫馨。廚房里,工作人員忙著準備團圓飯,桌上的食材都是提前在平臺下單訂的?!袄先藗冄揽诓缓?,菜得軟乎點,口味要清淡,但營養(yǎng)和花樣不能少,得讓大家吃得舒心。”她一邊翻看著新鮮的蔬菜,一邊和工作人員念叨著,眼里滿是細致。
“祝您生日快樂!”中午,餐廳里突然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敬老院為過生日的老人準備了驚喜。蠟燭被輕輕點燃,她帶著全體工作人員和老人們一起拍手,齊聲唱起《生日歌》。聚餐時,周玉娟穿梭在各張餐桌之間:給這位“爺爺”夾一筷子軟嫩的燉肉,陪那位“奶奶”嘮兩句家常,時不時還問問大家菜合不合口味。對她和團隊來說,這樣全員在崗的中秋聚餐,就是最圓滿的團圓,越是萬家燈火的節(jié)日,他們越不能缺席。
堅守:20本護理日志,藏著“比親人還細”的心思
在周玉娟的辦公室里,有一摞特殊的“寶貝”——20余本泛黃的護理日志,記錄著敬老院發(fā)展的點點滴滴?!耙郧皼]電腦,每天再忙也要寫幾筆,現(xiàn)在有了電腦,但看到老本子,就像看到老人們過去的日子?!敝苡窬暾f道。
“7月25日,院內(nèi)工作正常進行,中午工作人員為老人蒸包子;7月27日,院民理發(fā),無任何狀況發(fā)生;7月29日,各項服務正常進行,四樓院民宿舍水管閥門換修……”在這些日志里,老人們今天吃的什么,哪個老人和護理員溝通不好,老人之間有什么隔閡,老人的活動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事無巨細,都被周玉娟記錄在冊。她甚至翻出了2003年“非典”時期的工作總結(jié),“想想就像和昨天一樣”。
而這本日志的背后,是她累計超過八萬次的房間走訪。從最初七十多位老人,到現(xiàn)在相對精簡的二十位,她堅持早、中、晚數(shù)次巡房,關注老人的交流、身體狀況,以及安全隱患?!坝械睦先顺燥埪?,一頓飯要喂40分鐘,我們得等他吃完再收拾;有的老人夜里會醒,值班人員要每小時巡房一次,看看是不是要上廁所、有沒有踢被子?!敝苡窬暾f,照顧老人沒有“標準流程”,全靠“走心”?!爸茉洪L像親閨女一樣?!边@是院里老人常說的話。
創(chuàng)新:從“五心服務”到“無圍墻”,讓溫暖不設限
“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誠心”——敬老院墻上的“五心服務準則”,是周玉娟三十年經(jīng)驗的凝練,也是全體員工的行動指南?!白彀吞鹨稽c、說話輕一點、微笑多一點、腦子活一點、做事勤一點”的執(zhí)行標準,讓關懷落到實處?!袄先硕秤洸?,說話要輕柔;他們害怕孤單,要多笑多聊;護理要靈活,不能一成不變。”她這樣解釋道。
“老人也需要自由,不能把他們關在院里?!敝苡窬曛贫恕岸〞r開門、定點管理”制度:每天上午9點到11點、下午2點半到5點,大門敞開,老人可以在附近散步、聊天。2018年的一次“意外”,讓她更加注重開放與安全的平衡。一位患有間歇性老年癡呆的老人,在送飯間隙獨自外出,恰逢雨天,眾人遍尋不著。最終,高速公路工作人員通過老人口袋里的聯(lián)系卡聯(lián)系到周玉娟,幫助老人安全返回。
如今的敬老院,有8名工作人員,其中2人是廚師,其余6人身兼數(shù)職,既是護理員,也是消防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護理證,必須持證上崗?!敝苡窬暾f,團隊里多是老員工,“大家都把老人當家人,不用我多叮囑?!?/p>
三十年間,周玉娟從未停止學習,她通過進修獲得了本科文憑,考取了多項證書。獲得了“濱州市三八紅旗手”“濱州最美養(yǎng)老院長”“濱城好人”“齊魯和諧使者”等榮譽稱號 。三十載春秋,周玉娟把青春獻給了敬老院,把愛意給了無兒無女的老人。她說,自己從未后悔當初的選擇:“看著老人們開開心心的,看著敬老院越來越好,我就覺得值了?!?/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