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國。
說起趙云,咱們這些看了幾十年《三國演義》的人,腦子里總浮現(xiàn)出白盔白甲、手持亮銀槍的模樣。長坂坡匹馬單槍救阿斗,漢水之戰(zhàn) “一身是膽” 嚇退曹軍,好像就沒有他打不贏的對手。
可要是細翻原著,你會發(fā)現(xiàn)這位常勝將軍,也有過需要攥緊槍桿、凝神應(yīng)對的時刻。有人說他怕張郃,畢竟長坂坡曾戰(zhàn)十余合后撤退;也有人說他怕夏侯惇,博望坡時曾謹慎對峙。
但真要論 “最怕”,原著里藏著一個更容易被忽略的人物 —— 袁紹麾下的先鋒麴義。
麴義勇猛過人殺得公孫瓚軍膽寒
想搞懂趙云為啥會忌憚麴義,得先看看麴義在兩人交手前的表現(xiàn)。
那時候趙云從文丑槍下救出公孫瓚,還沒來得及做什么休整,隔天就跟隨后軍繼續(xù)跟袁軍對峙。
袁紹這邊先派了麴義打頭陣,這位將領(lǐng)帶著八百弓手、一萬五千步兵,陣仗擺得相當(dāng)講究 —— 弓手全藏在遮箭牌下,只等炮響就放箭。
公孫瓚這邊也不含糊,派大將嚴綱當(dāng)先鋒,帶著人鼓噪著沖過去??伤麤]料到麴義的戰(zhàn)術(shù)這么狠,一聲炮響后箭如雨下,嚴綱的兵瞬間亂了陣腳。嚴綱要往后退時,麴義直接拍馬舞刀沖上來,一刀就把嚴綱斬在馬下。這還不算完,麴義帶著人追著公孫瓚的敗兵打,一直殺到界橋邊,把公孫瓚的部隊殺得丟盔棄甲。
當(dāng)時趙云就在公孫瓚軍中,看著己方大將被殺、士兵潰逃,心里肯定清楚:這個麴義不是普通的對手。要知道趙云投奔公孫瓚后,還沒真正露過手,這次眼看著麴義憑一己之力打垮己方先鋒,比起文丑那樣的一介武夫,麹義勇武之外還有極強的軍事能力。
趙云他心里多半已經(jīng)開始盤算,若真要和這人對上,絕不能掉以輕心。
趙云看似輕松地速殺了麴義
原著里寫 “戰(zhàn)不數(shù)合,被云一槍刺于馬下”,看起來趙云贏得干脆,可細琢磨就有門道:趙云要是真有把握輕松拿下,沒必要一上來就下死手速戰(zhàn)速決。
他心里清楚,己方士氣不如人,自己體力也有損耗,要是拖久了,一旦麴義的部隊圍上來,情況就危險了。
對比他后來對戰(zhàn)張郃,懷里抱著阿斗還能戰(zhàn)十余合再撤退,這次面對麴義,他連半點拖延的心思都沒有,這份急切里,藏著不少謹慎。
為啥說麴義是趙云最怕的對手?原著狀態(tài)藏答案
有人可能會說,麴義最后還是被趙云殺了,怎么能算 “最怕”?可咱們得結(jié)合當(dāng)時的情況看:趙云剛投奔公孫瓚,還沒站穩(wěn)腳跟,就遇上麴義這樣的狠角色。他不僅追著公孫瓚打,還把繡旗給砍了,殺得己方士兵聞風(fēng)喪膽,趙云要是在這種時候輸給麴義,不僅自己在公孫瓚軍中難有立足之地,恐怕連 “能征善戰(zhàn)” 的名聲都要砸在這里。
再看麴義的實力,他能輕松斬殺嚴綱、迅速擊潰公孫瓚大軍,說明他不光武力強,領(lǐng)兵打仗也有一套。要是麴義沒這么早死在趙云槍下,等他摸清趙云的路數(shù),后續(xù)再交手,趙云未必能每次都贏。而且趙云后來面對的對手,要么是像張郃那樣越打越慫的,要么是像夏侯惇那樣有明顯破綻的,很少有像麴義這樣,一出場就帶著 “大勝威勢”,還能把己方士氣壓得抬不起頭的對手。
更關(guān)鍵的是,趙云一生對戰(zhàn),大多是有準(zhǔn)備的主動出擊,就算是長坂坡身陷重圍,他心里也抱著 “救阿斗” 的信念,反倒沉著??蛇@次面對麴義,是在己方連敗、士氣低迷的情況下倉促應(yīng)戰(zhàn),他怕的不只是麴義這個人,更是怕自己扛不住壓力,輸了這場關(guān)系到自己立足的仗。
結(jié)語
其實讀《三國演義》就是這樣,有時候不是看誰最后贏了,而是看對戰(zhàn)時的細節(jié)和背景。趙云雖然是常勝將軍,但也有他的 “軟肋”。
麴義雖然死得早,沒機會和趙云再交手,但僅憑原著里那兩天的交鋒鋪墊和趙云對戰(zhàn)時的急切與謹慎,就足以說明:這位袁軍先鋒,才是趙云一生中最怕的對手。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諸位看官,在你看來,誰才是趙云最怕的對手呢?
歡迎評論區(qū)煮酒論英雄,友善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