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諾貝爾獎系列獎項里,諾貝爾文學獎是大眾討論度最高的,同時也是最難預測的。北京時間10月9日晚,2025諾貝爾文學獎在斯德哥爾摩揭曉。71歲的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納霍爾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獲得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表彰“其引人入勝且富有遠見的作品,在末日般的恐怖中,再次彰顯了藝術的力量”。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開始頒發(fā),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chuàng)作出具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截至2024年,共有121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中18位女性作家。去年,韓國女作家韓江出人意料地“殺出重圍”。今年獲獎的拉斯洛此前一直排名賠率榜第二,可以說是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選擇。
2019年,根據(jù)拉斯洛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撒旦探戈》曾在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展映,長達7個多小時的該片是開票后最快售罄的影片之一。
對東方、中國情有獨鐘
拉斯洛是匈牙利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5年曼布克國際獎得主,囊括了馬洛伊獎等在內(nèi)的幾乎所有重要的匈牙利文學獎項。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的作品,對人類命運做出了深刻的思索,常被形容為“壓抑但引人入勝”,深刻影響了歐洲文學界。
有人說:“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品味到很多作家的味道:仿佛在讀卡夫卡,但不比卡夫卡絕望;仿佛在讀喬伊斯,卻沒有喬伊斯晦澀;仿佛在讀馬爾克斯,又比馬爾克斯溫和親近?!庇善浯碜鳌度龅┨礁辍犯木幍耐娪耙殉蔀殡娪笆飞系慕?jīng)典。
1954年,拉斯洛生于匈牙利邊境小城久勒,父親是律師,母親為公務員。少年時期,他已是當?shù)刂羰夸撉偈?,樂隊中唯一的“未成年人”,音樂賦予他浪漫氣質(zhì)與內(nèi)在律動感。
大學初期,拉斯洛遵從父愿攻讀法律,但枯燥的法學無法滿足其精神需求,最終轉(zhuǎn)入文學院攻讀大眾教育。讀書期間做過出版社文書、編外記者,甚至地板打磨工,這些經(jīng)歷成為日后創(chuàng)作的養(yǎng)分。
1977年,拉斯洛發(fā)表處女作《我相信你》,但真正成名是1985年的長篇《撒旦探戈》。這本書一出即被譽為匈牙利文壇巔峰,奠定其“熔巖緩流式長句”與反烏托邦主題的文學標簽。
1983年畢業(yè)后,拉斯洛懷抱“以文化拯救貧困”的理想,赴吉卜賽人聚居的山區(qū)擔任圖書管理員。這段經(jīng)歷讓他目睹底層社會的絕望與人性異化,成為《撒旦探戈》的靈感來源。
拉斯洛的作品被歸為“放射性敘事”,情節(jié)僅占1/8篇幅,余下7/8是對人物內(nèi)心的哲學注釋。他拒絕線性敘事,以碎片化拼貼揭示“世界本質(zhì)是混亂”,被稱為“匈牙利卡夫卡”。蘇珊·桑塔格稱其為“當代最富哲學性的小說家”。
拉斯洛與導演塔爾·貝拉長期合作,其長句為電影長鏡頭提供文學基礎?!度龅┨礁辍贰饿L魚馬戲團》(改編自《反抗的憂郁》)均以超長鏡頭呈現(xiàn)時間的黏稠感,形成“文學-影像”的雙重啟示錄。尤其是7小時的《撒旦探戈》同名電影,堪為影史經(jīng)典。2011年,拉斯洛與塔爾·貝拉合作的影片《都靈之馬》獲柏林電影節(jié)銀熊獎。
拉斯洛對中國文化十分迷戀,1991年首訪中國后,全家改用筷子用餐,搜集李白詩集。1998年,他沿李白足跡走訪十座城市,寫成游記《只有漫天星辰的天空》。他認為李白是“歐洲人眼中的現(xiàn)代派詩人”,其詩作中的流浪意識與自身漂泊精神共鳴。拉斯洛還有一位漢學家妻子
“拉斯洛的小說結構復雜,通篇是細密的長句,他是一位很有音樂感的作家。從《撒旦探戈》到《反抗的憂郁》,描繪的是從陷阱到毀滅的過程?!痹u論家孫孟晉在文學獎揭曉前命中了結果,他認為,拉斯洛的作品包含著哲學思考、寓言式地對人類困境的表達,“這是一位形式感特別好的作家,他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能和人類精神史結合得這么好,這實在是一位永遠吸引人的小說家?!?/p>
在中文世界,拉斯洛也被譯為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其作品已多有譯介。人民文學出版社·九久讀書人上月剛剛推出短篇小說集《世界在前進》,這是拉斯洛沉淀近30年后出版的寫作生涯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浙江文藝出版社曾于2023年推出《反抗的憂郁》《仁慈的關系》,2017年,譯林出版社出版過《撒旦探戈》,此前已預告《溫克海姆男爵返鄉(xiāng)》即將推出,未來還將推出《赫爾施特07769》。
文學獎為什么難預測?
諾貝爾文學獎不公布提名名單,每年文學獎揭曉前,媒體、專家、博彩公司都會根據(jù)國別、洲別、性別、年紀、語言種類、政治傾向等方面綜合考慮,預測誰是最終獲獎者。
這些預測有時會成真,比如中國作家莫言2012年獲得諾獎時,就處于賠率榜前列。2022年得主、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也曾居于榜單靠前位置。2023年諾獎得主挪威作家約恩·福瑟是賠率榜???,因為太過頻繁地出現(xiàn)在榜單上,他在獲獎后受訪時稱,這十年早已“做好了獲獎的準備”。
但大部分時候,賠率榜只是博彩公司的一種工具,瑞典學院的院士們常常會有出人意料的選擇。比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揭曉前誰也沒想到的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又比如常年在賠率榜單上“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2021年得主、非裔作家古爾納完全沒有出現(xiàn)在賠率榜上。
2018年,瑞典學院發(fā)生一起丑聞導致當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未能頒發(fā)。前瑞典學院院士弗羅斯滕松的丈夫讓-克洛德阿爾諾不僅被指控涉嫌性侵、性騷擾,還涉嫌先后7次泄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名單給博彩公司。這一丑聞讓瑞典學院陷入史無前例的危機,多名院士先后辭職抗議。為恢復諾貝爾文學獎的聲譽,2019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經(jīng)歷了自1901年以來的最大調(diào)整。評委會中增加了5名外部專家,他們在評選過程中也擁有發(fā)言權和投票權;賠率榜的“命中率”在那之后也更加飄忽不定,“爆冷”似乎成了常態(tài)。外媒分析,經(jīng)過前幾年的爭議事件,諾貝爾文學獎的選擇充滿不確定性。
根據(jù)文學獎“風水輪流轉(zhuǎn)”的規(guī)律,今年,大概率不會出錯的預測只能限定于:非亞洲、非女性作家。
文學獎是如何評選的?
諾貝爾文學獎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周四揭曉,從當年諾獎獲得者宣布起,尋找下一年獲獎者的流程就再度開啟了。
11月,成千上萬封信件寄往世界各地,提醒有資格提名的組織或個人提交提名,包括瑞典學院及其他世界各地具有同等職能的學院、機構和社團成員,大學文學和語言學科教授,前諾貝爾獎得主,各國文學和文藝作品的代表等。次年1月底之前,具有資格提名的組織或個人向瑞典學院提交當年的候選者名單。4月產(chǎn)生通常包括20到25個名字的半長名單。5月,通常為5個名字的短名單最終確定并向?qū)W院提交。9月,委員會將密集舉行三次召集會,確定最終人選名單。獲獎者必須獲得超過一半的選票。
按照保密規(guī)則,諾貝爾文學獎的長名單會被保密50年。目前,瑞典學院已公布1974年的長名單。1901年至1974年,進入長名單次數(shù)最多的中國作家是林語堂,分別在1940年、1950年、1970年、1972年和1973年進入長名單。第一個進入提名者關注視野的中國作家則是胡適,1939年和1957年曾兩次進入長名單。還有兩名中國作家進入過長名單,分別是1973年的徐訏和1974年的中國臺灣詩人陳敏華。美籍華裔作家蔣彝也曾于1973年進入過長名單。
曾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本應是中國作家老舍,因其前一年去世,才頒給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不過,根據(jù)已解密的檔案,老舍從未進入過諾貝爾文學獎的長名單。
不論是老舍還是其他知名作家,成為文學獎的“遺珠”,并不影響他們的成就。瑞典學院有其對于文學獎評選的標準,而文學的最終標準可能是它究竟能否被一代代讀者閱讀下去。
賠率榜上的熟面孔——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今年10月剛剛訪問上海,在談及自己的作品在中國受到關注時,他斬釘截鐵地回答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我不關注銷量,我只關注讀者。”他說,自己的作品對中國讀者而言可能會有跨文化的屏障,但書中描寫的“離開家鄉(xiāng)”和“位移”的經(jīng)歷,與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城市化和人口遷移有相似之處,讀者的共鳴才是文學能夠激起的最大漣漪。
文學獎有什么用?
每年10月頒發(fā)的諾貝爾文學獎,總能影響出版界、文學界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莫言獲諾獎后,無形中提升了中國讀者對諾貝爾文學獎的關注與期待。
評論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宏圖曾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諾貝爾文學獎每隔幾年會頒給瑞典學院認為很有價值但不被大眾知曉的作家,授獎的目的就是推介這些作家。但假使每年都把獎頒給小眾作家,又會讓人們對其信譽產(chǎn)生懷疑,因此產(chǎn)生了一種“狡猾”的平衡策略,每隔幾年又會頒給眾望所歸的大作家。在王宏圖看來,冷門與否只是相對概念,在英語是主導性語言的情況下,讀者對其他語種的作家關注相對較少;某種程度上,諾貝爾文學獎為讀者提供了認識更多主流出版渠道之外優(yōu)秀作家的窗口。
不過,隨著傳播環(huán)境的變化,諾貝爾文學獎承擔的這一功能也在被懷疑消解中。今年獎項揭曉前,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就直言:“從前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會關注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煞有其事地預測花落誰家,如今已經(jīng)完全漠然了?!痹谒磥?,“文學是文學,文學獎是文學獎,這兩者本來就沒啥關系,也會越來越?jīng)]關系。在傳統(tǒng)時代,文學獎還是有意義的,其實就是一種媒介,有助于文學的傳播??蛇@是一個全新的傳播時代,文學也早已擺脫了對這些傳統(tǒng)媒介的依賴,擁有了自己的傳播方式?!?/p>
當然,諾獎光環(huán)仍然能帶來一段時間的銷售熱潮。亞馬遜中國曾統(tǒng)計諾獎作家獲獎前后的銷量情況,獲獎作品銷量均在短期內(nèi)呈高倍增長,顯示出“諾獎效應”的巨大能量。
原標題:《2025諾貝爾文學獎揭曉!71歲匈牙利作家是中國詩人李白的粉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施晨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