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河南降雨量猛增,土壤濕透、農機難下地,秋收推遲、麥播受阻——但別慌!省農業(yè)農村廳專門制定《小麥抗?jié)裢聿ゼ夹g指導意見》,核心就一個:晚播不可怕,咱們要“晚中求早、晚中求好、晚中求穩(wěn)”!記住“播期服從墑情、播量服從播期、進度服從質量”,跟著下面的步驟干,明年夏糧豐收有底氣!
一、全力搶收前茬,及時騰茬散墑
秋糧熟了就別等!能收一塊是一塊,機械、人工一起上。對土壤濕度偏大、機械能夠進田的地塊,調集履帶式收割機,或對現(xiàn)有收割機進行適當改裝,搶晴搶時收獲。對田間濕度過大、機械無法進地作業(yè)的地塊,應組織動員人工采收。
收獲后注意及時通風晾曬,有條件應進行烘干,防止堆積霉變。前茬作物收獲后應立即開展排水降漬,秸稈離田地塊要及早進行離田處理,加快土壤散墑;秸稈還田地塊,應注意避免土壤過濕時開展還田作業(yè),防止秸稈覆蓋影響土壤散墑。
二、因地因墑整地,創(chuàng)造播種條件
別盲目整地!先看自家田的土壤類型、土壤墑情、田間積水和作物茬口等情況,分類處理更高效!對雨停后田間沒有明暗積水,且天晴后地表很快露白的田塊,待土壤墑情適宜時抓緊翻耕整地、搶時播種,力爭在適播期下限前后完成播種任務。對雨停后田間雖然沒有明水,但土壤水分仍處于飽和的過濕地塊,結合開挖深溝,適時深松或淺旋耕散墑晾墑降漬,及時瀝出耕層滯水,為農機盡快進地作業(yè)爭取時間,為搶時播種創(chuàng)造條件。對前期降雨量大、持續(xù)時間長、排水不暢和地勢低洼有積水的農田,要抓緊采用疏通溝渠,挖溝排水和機械抽水等措施,及早排除田間積水,為盡早整地播種爭取時間,若這類麥田播期推遲過晚,仍不能機械深翻整地,可采用旋耕或少免耕整地播種的方式搶時早播。
三、落實落細“四補”,彌補晚播影響
晚播小麥生育期縮短、積溫不足,這4個“四補” 一定要記牢:
選好品種,以“種”補晚。由于晚播小麥生育期縮短,生產中可選擇熟期較早的高產穩(wěn)產品種,騰茬過晚地塊選擇弱春性品種,彌補播期推遲和積溫不足對小麥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
施足底肥,以“肥”補晚。晚播小麥應施足底肥,做到氮、磷、鉀平衡施肥,特別是要重視增施磷肥,以促進小麥根系發(fā)育和分蘗增長,提高分蘗成穗率。肥力偏低麥田適當增加前期速效養(yǎng)分比例。在越冬前,對底肥不足、葉片變黃的晚播弱苗,結合澆水或降雨追肥,促弱轉壯。
增加播量,以“密”補晚。晚播小麥冬前積溫少、分蘗少,應適當增加播量。各地可根據(jù)不同播期、不同地塊和不同品種確定適宜播種量,一般每晚播2-3天,畝播量增加0.5公斤。由于今年麥播種子質量高,土壤墑情好,晚播小麥增加播量應慎重,避免群體過大造成倒伏減產風險。
提高質量,以“好”補晚。不宜過早搶時機械粉碎秸稈,以免秸稈覆蓋地表,影響散墑;不宜過早機械耕翻整地,以免破壞耕層結構;不宜過濕時機械鎮(zhèn)壓,尤其不能播后重壓,以免影響出苗;不宜盲目搶時早播因土壤濕度大、透氣性差發(fā)生爛籽爛苗影響出苗率。晚播麥可通過寬幅播種提高均勻性,適當淺播爭取早出苗、早分蘗、多發(fā)根。同時,抓好殺菌劑、殺蟲劑包衣拌種,減輕中后期病蟲發(fā)生危害。
四、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
晚播小麥經不起 “等”,要早管適促、增溫保墑、促根早長,促苗轉化升級!對土壤墑情適宜的地塊,因苗開展冬前鎮(zhèn)壓、機械劃鋤,防旱防凍、促弱轉壯。對底肥不足、葉片發(fā)黃且有脫肥癥狀地塊,適時適量追施速效肥料。對土壤墑情不足地塊,及時澆好冬水,保苗安全越冬。春季和后期管理視苗情轉化情況,因地因苗分類施策,以構建合理群體,保分蘗多成穗、促穗花發(fā)育多成粒、促籽粒灌漿增粒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