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和以色列剛敲定人質交換第一階段協(xié)議,打了兩年的加沙戰(zhàn)爭總算透出點?;鸬拿珙^。
但這份協(xié)議里的門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對等 —— 以色列靠 “分階段撤軍” 這招,還攥著加沙一半多土地的控制權;哈馬斯不光得在 72 小時內把人質全放了,最后還得徹底交槍,連加沙的治理權都得交出去。
這背后的事兒也清楚,一是美國 “20 點計劃” 在硬推著,二是阿拉伯國家和土耳其都在給哈馬斯施壓,逼他們認了這份協(xié)議。
協(xié)議里寫得明明白白,10 月 9 日協(xié)議生效后,哈馬斯得在 72 小時內 —— 也就是 10 月 13 號之前 —— 把還活著的以色列人質全放了,連遇難者的遺體也得交出去。
這時間卡得太緊,哈馬斯根本沒多少討價還價的余地。更關鍵的是,協(xié)議要求哈馬斯 “無條件放人”,沒任何商量空間。
以色列這邊呢,只答應放 250 個判了無期徒刑的巴勒斯坦囚犯,還有 1700 個其他被拘留的人,可釋放的時間和具體條件壓根沒說清。
而且以色列放人的名單里,沒把 2023 年 10 月 7 號那次襲擊的參與者算進去,連哈馬斯一直要求放的重量級人物 —— 比如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前領導人巴爾古提 —— 也不在里面。
現在外界都知道,還有 48 個人質被哈馬斯扣著,這里面活著的也就 20 個。
沒人知道這些活下來的人質身體怎么樣,住的環(huán)境又有多差,但以色列早通過協(xié)議把哈馬斯逼到墻角了:要是不按時放人,以軍說不定又會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哈馬斯手里本來就這最后一點籌碼,現在等于全被清空了。
協(xié)議的第二部分,主要說的是以軍撤軍和人道救援怎么進加沙。按條款來,以軍要從現在控制的加沙 85% 地盤,撤到只占 53%,但撤退的地方只限于人口多的區(qū)域,像加沙城、汗尤尼斯還有拉法這些地方。
加沙南部的關鍵通道、海岸線,還有跟埃及挨著的拉法口岸,這些地方還是歸以軍管,他們還會在邊境設個 “安全緩沖區(qū)”。這么一來,加沙等于是被分成了南北兩塊,以軍想什么時候通過緩沖區(qū)打哈馬斯的殘余勢力,都能隨時動手。
更要注意的是,以軍這 “分階段撤軍”,跟哈馬斯繳械是直接綁在一起的。協(xié)議里寫得很清楚,除非哈馬斯把武器全交了,連所有地道和造武器的設施也一并交出來,否則以軍是不會徹底撤出加沙的。
至于說什么 “國際監(jiān)督” 機制,其實就是美國、英國這些西方國家在主導,哈馬斯根本沒資格參與加沙的治理。不少人都覺得這種安排就是 “單方面清算”:哈馬斯不光沒了打仗的本事,連在政治上的正當性也沒了。
協(xié)議里說,每天能有 400 輛拉著人道主義物資的卡車進加沙,還會開放 5 個過境點。可這點物資,連加沙實際需要的 10% 都不到,根本填不上缺口。
以色列還對物資的種類和運輸路線管得特別嚴,像食品、藥品、燃料這些必需的東西,想運到加沙北部都難。
就說加沙北部的齊基姆過境點吧,從 9 月 12 號關了之后,援助物資只能從南部的凱雷姆沙洛姆口岸進,可這個口岸每天實際能過的卡車還不到 150 輛,跟說好的 400 輛差遠了。
以色列還要求,援助物資的分配得讓 “國際機構” 來管,不能讓哈馬斯插手,這一下更削弱了哈馬斯的影響力。
聯(lián)合國和其他人道組織都警告說,就算協(xié)議能執(zhí)行,加沙的人道主義危機也停不了:現在有 190 多萬人沒地方住,90% 的房子都被毀掉了,飲用水和醫(yī)療資源更是少得可憐,老百姓的日子還是難。
哈馬斯會讓步,其實是被好幾方面的壓力逼的。頭一個就是美國的 “20 點計劃”,還有特朗普下的最后通牒:要是不接受協(xié)議,哈馬斯就得面臨 “地獄一樣的打擊”,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再者,阿拉伯國家和土耳其的態(tài)度變了,這才是關鍵。沙特、阿聯(lián)酋等八個國家的外長一起發(fā)聲明,說支持這個協(xié)議,還讓哈馬斯把加沙的管理權交出來。
卡塔爾、埃及這些以前幫著調解的國家,也給哈馬斯施壓,說這是 “最后一次機會”,要不答應,以后就不提供外交支持了,等于斷了哈馬斯的后路。
從軍事上看,哈馬斯差不多快撐不住了。以軍的高強度打擊,把哈馬斯的地下網絡和武器儲備全毀了,高層領導人差不多被 “斬首” 了,剩下的武裝人員也散得差不多了。
加沙的基礎設施也全癱了,水電都沒個準兒,老百姓都盼著停火,哈馬斯沒辦法,只能妥協(xié)。哈馬斯的高級官員馬爾祖克也說過:“我們會把武器交給未來的巴勒斯坦政權”,這話其實就是說,哈馬斯作為一個軍事組織,算是完了。
協(xié)議是簽了,但能不能執(zhí)行下去,還有很多說不準的地方。先不說別的,人質怎么放,具體流程還沒定下來。
哈馬斯說,光確定遇難者遺體在哪兒,就至少需要 10 天,可以色列要求,放人質和放囚犯得同時進行,兩邊在這事兒上還沒談攏。要是兩邊在這些細節(jié)上磨磨蹭蹭達不成一致,?;鹫f不定隨時就破了。
再者,第二階段的談判,重點會放在哈馬斯繳械和加沙怎么治理上。特朗普想搞的 “技術官僚委員會”,巴勒斯坦內部根本沒達成共識,巴民族權力機構和哈馬斯本來就有矛盾,到時候沒人牽頭管,說不定會出現治理真空,加沙更亂。
另外,伊朗的態(tài)度也說不準。伊朗一直支持哈馬斯,雖然沒直接對這個協(xié)議表態(tài),但之前已經警告過,要是以色列和西方國家在中東有軍事部署,他們會發(fā)動攻擊。要是伊朗真插進來,中東的局勢說不定又會緊張起來,到時候這份協(xié)議可能就白簽了。
特朗普把這份協(xié)議叫做 “歷史性突破”,可說到底,這就是一場力量差得老遠的博弈。以色列靠自己的軍事優(yōu)勢和外交施壓,差不多實現了大部分戰(zhàn)爭目標,想怎么管加沙就怎么管;哈馬斯呢,被各種壓力逼得沒辦法,只能繳械投降,連說話的份兒都少了。
這份協(xié)議到底是和平的開始,還是新沖突的引子?答案得看各方在第二階段談判里能不能真的建立信任,別光說不做;
也得看國際社會能不能真的推動一個公平的政治解決方案,不是只圍著以色列的利益轉,也得考慮巴勒斯坦人的處境。要是這些都做不到,加沙的和平恐怕還是鏡花水月。
參考消息:以哈第一階段?;饏f(xié)議要點速覽
直新聞:管姚:“三天和平”,也許是特朗普為沖擊“諾獎”作出的最后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