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三部門發(fā)布關于2026—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從明年開始,要拿補貼的門檻更高了。
新規(guī)主要收緊了百公里電耗量的限值,純電動乘用車百公里電能消耗量應不高于《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限值 第1部分:乘用車》(GB 36980.1—2025)對應車型的電能消耗量限值。最大設計總質量超過3500kg的乘用車電能消耗量限值要求,參照GB 36980.1—2025中最大設計總質量為3500kg乘用車電能消耗量限值執(zhí)行。
通俗理解就是車輛不能太"費電",需要更節(jié)能。這意味著車企需要優(yōu)化電池管理、車身輕量化和電機效率,否則其產品將無法進入免稅目錄。
而對于插混和增程車型,新規(guī)要求"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不低于100公里。這基本要求車輛在純電模式下,能滿足大多數(shù)人日常通勤的需求。之前的標準是43公里以上即可,新標準大幅提升了要求。
比如一款現(xiàn)在的插混車,純電續(xù)航為70公里,符合舊標準,可以免購置稅。但到了2026年,它就無法滿足新的免稅技術要求了。車企需要為車輛配備更大容量的電池才能達標。
新規(guī)還要求插混和增程車型在"電量保持模式"下燃料消耗量,整備質量為2510kg以下的乘用車,應小于70%;整備質量為2510kg及以上但不超過3500kg的乘用車,應小于75%。就是說車輛要在“虧電”狀態(tài)下也必須省油,這督促車企優(yōu)化混動系統(tǒng)的效率,而不能只靠"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的策略。
另外,新規(guī)還增加了對插混和增程車電耗的要求,即在純電模式下,其百公里電耗也不能超過純電動車能耗限值的140%(整備質量為2510kg以下)或145%(整備質量為2510kg及以上,但不超過3500kg)。也就是說,混動車因為帶著發(fā)動機、油箱等一套系統(tǒng),比純電動車更重,電耗高一些是允許的,但不能高得"離譜"。
本次新政將從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2025年12月31日前,已經進入免稅目錄且符合新要求的車型,會自動轉入2026年的新目錄。不符合新要求的車型將被移出目錄。如果車企想將不符合新標準的車型列入2026年首期目錄,需要在2025年12月12日前完成申報。
紅點觀察
本次政策調整之后,影響比較大的將是插混和增程市場。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5年1-9月,我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累計銷量約294萬輛,占到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30.7%。
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國家將不再普惠所有新能源車,而是鼓勵和引導行業(yè)向"更長續(xù)航"和"更低能耗"的高質量方向發(fā)展。對于消費者來說,未來能享受到免稅政策的,將是技術更先進、使用成本更低的產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車購置稅全免的政策將在年底結束,2026-2027年將調整為減免50%購置稅,且分別設置了單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的上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