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帆
編輯 | 陳維賢
設計 | 蝶哥
很多人不知道到,曾經不起眼的水果、菌菇、蔬菜等農副產品正在成為小紅書商家賺錢的“財富密碼”。
以水果為例,第三方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 12 個月(2024 年 9 月至 2025 年 8 月),小紅書美食類筆記帶貨榜 Top 100 中,水果商品數(shù)量大約占四分之一。
如果把范圍縮小到 Top 10 的爆品,水果的集中度更高,每月銷量前十,水果最低能占兩席,最高能拿下 7 個席位。
在小紅書賣水果等農副產品真的賺錢嗎?
運營社觀察發(fā)現(xiàn),宏觀數(shù)據(jù)背后確實很多商家靠農副產品賺得盆滿缽滿。比如云南的菌菇商家 @彩云之珍,2024 年在小紅書憑借新鮮菌菇等產品一年狂攬 1000+ 萬元;四川的鄉(xiāng)村水果商家 @洋洋鄉(xiāng)村生活 靠葡萄、藍莓等水果在小紅書累計收獲 130+ 萬個訂單,年銷售額超 2500 萬元;上海的 @特冒頭有機農場 則把蔬菜賣出高客單價,20+ 元/斤 的番茄、10 元/斤 的蜜薯 熱銷 100+ 萬元……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農副產品賽道正在小紅書大放異彩。
這些商家為何能在小紅書熱銷?她們憑什么將水果、蔬菜在小紅書賣出好價格?
01
“我在小紅書賣菌菇,單品猛銷 1000 萬元”
你會通過電商渠道購買水果、菌菇、蔬菜等農副產品嗎?
最近運營社發(fā)現(xiàn),數(shù)以萬計的消費者開始用小紅書采購生鮮類商品了,她們捧紅了一大批商家。
@彩云之珍 一家在小紅書賣菌菇類產品的商家,與大部分電商菌菇店鋪主要售賣干菌不同,她們家主攻云南新鮮菌子,消費者可以買到雞樅菌、牛肝菌、鹿茸菇等產品。
就這么一家看似普通的菌菇店鋪,在小紅書卻非常受歡迎。她們家售價 128 元的“七彩鮮菇”組合,賣出了8.4萬單,單鏈接銷售額超 1000 萬元,是典型的千萬級爆品。
類似的熱門單品在她們店鋪不是個例,數(shù)據(jù)顯示,在小紅書開店兩年多以來,她們打造了多個爆款產品,累計銷量超 18 萬單。
這個千萬級店鋪是如何誕生的呢?
彩云之珍的主理人葉紹敏是一位來自云南的菌菇商家二代,她的婆家經營菌子生意近 30 年,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有多家實體店,是當?shù)鼐€下的拔尖商戶。不過她們過往的經營模式很傳統(tǒng),只做線下生意,每天都只能“開店等客來”。
葉紹敏看著家里優(yōu)質的菌子資源、自有工廠,卻只能幫別人做生產加工,心里總覺得可惜:“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不推到線上讓更多人知道?”
恰好她本身是小紅書深度用戶,喜歡在平臺分享生活,也認可小紅書的調性,便決定試著把家里的菌子搬到小紅書上,開啟了線上創(chuàng)業(yè)之路。
02
猛銷130+萬單,
第一批在小紅書賣農副產品的商家賺翻了
事實上,不只菌菇產品在小紅書走俏,以水果、蔬菜為代表的農副產品正在小紅書全面開花。
@洋洋鄉(xiāng)村生活是小紅書上最受歡迎的水果店之一,截至目前店鋪總訂單量超 130萬單。
這個“頂流”店鋪由一對夫妻檔主理人經營,她們最初只是將家鄉(xiāng)附近生產的水果發(fā)到小紅書上售賣,隨著經營生意的過程,積累了近 10 萬粉絲。水果的經營范圍也逐漸變得豐富,從廣東的荔枝、云南的蘋果、四川的石榴到山東的水蜜桃,她們慢慢成為了小紅書上用戶信賴的“水果選品官”。
很多粉絲甚至對 @洋洋鄉(xiāng)村生活 產生了高度信賴,在店鋪內持續(xù)復購了 20~30次,推動店鋪內的很多產品成為爆款,比如藍莓熱銷 30+ 萬單,番茄售出 20+ 萬單。
洋洋鄉(xiāng)村生活 也因此成為 2024 年唯一入選“小紅書百大商家”的水果店,相關上榜理由顯示,她們不做直播僅靠筆記帶貨一年的銷售額超 2500 萬元。
類似@洋洋鄉(xiāng)村生活、@彩云之珍 這樣在小紅書靠某一類農副產品實現(xiàn)業(yè)績“狂飆”的商家越來越多了。
比如 @阿瑩麥茶 ,來自藥鄉(xiāng)毫州,2024 年決定辭職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從 2000 粉絲在小紅書開始直播,她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不同人群養(yǎng)生需求上架茶品組合,新店開張僅半年,GMV 就達到 1700 萬元。
再比如 @特冒頭有機農場 最初在小紅書發(fā)筆記的目的是單純記錄番茄種植過程,卻意外受到很多“同好”的歡迎,賬號一個星期從零做到萬粉。前端數(shù)據(jù)顯示,她們的農副產品在小紅書非常受歡迎,均價 20+ 元/斤的番茄賣出 1.3 萬單,59 元 5 斤的紅薯銷量超 1 萬單……
據(jù)運營社觀察,小紅書上很多表現(xiàn)突出的農副產品商家,較其它平臺的同類目商家有一些明顯區(qū)別:
1、客單價整體較高,利潤空間更可觀;
2、粉絲受眾大多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包括都市白領、精致媽媽等群體;
3、商家普遍更在意服務質量和客訴,比如上述提到的水果、野生菌商家均承諾采用順豐發(fā)貨,給予用戶更好的配送體驗。
03
年銷2500+萬元,
農副產品在小紅書應該怎么賣?
仔細拆解上述商家的成長路徑會發(fā)現(xiàn),他們能在小紅書站穩(wěn)腳跟,并非單純依賴 “產品好”,而是踩中了平臺特有的流量邏輯與用戶需求。這些可復制的策略,或許能為想入局的商家提供參考。
1)產品設計貼合 “精致需求”,跳出低價內卷
小紅書農副產品的高客單價,并非商家盲目定價,而是精準匹配了平臺用戶 “為品質和體驗付費” 的精致需求。這些商家的產品設計,往往藏著一些小心思。
①通過“組合化”提升價值感。
@彩云之珍 旗下的“七彩鮮菌組合”就是典型代表,她們發(fā)現(xiàn)小紅書用戶在購買菌子時很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于是就推出“七彩鮮菌組合”,把牛肝菌、雞樅菌等多種菌子搭配成禮盒,既解決了用戶“不知道買哪種”的選擇困難,又通過單買一種菌子就要幾十元,組合裝反而可以一次性嘗鮮多種菌子的價格對比,讓 128 元的單價顯得“有性價比”。
最終,這款產品成為她們店鋪最受歡迎的爆款,單品累計銷售額達 1075 萬元。
②“差異化定位” 避開同質化。
電商市場上,最常見的菌子往往是經過加工的干菌,@彩云之珍 則主攻新鮮菌子,強調“新鮮菌子更原汁原味”,與常見商品進行差異化定位。
類似的思路 @特冒頭有機農場 也在用,番茄是菜場里最常見的蔬菜之一,一般一斤的售價在 3~5 元之間,番茄在小紅書如何賣出高價呢?
他們的思路是聚焦 “有機” 和 “口感”,筆記中強調“自然成熟、沙瓤多汁,適合生吃”,精準吸引追求健康飲食的都市白領,讓20多元一斤的番茄也能實現(xiàn)熱銷。
③提升服務細節(jié),讓消費者愿意為優(yōu)質體驗買單。
運營社還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能在小紅書把農副產品賣出好價格的商家都會將“物流和售后”當成核心競爭力。
比如 @彩云之珍 承諾所有鮮菌都是當日采摘,并用豐順空運發(fā)貨,強調“今天發(fā)明天到”,并在商品中附贈“菌子烹飪指南”,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做出美食。
@洋洋鄉(xiāng)村生活 同樣非常在乎客戶的售后體驗,在順豐發(fā)貨保證物流速度的基礎上,針對水果易損等問題,強調 “壞果秒賠”,為售后做兜底。
在運營社看來,這些看似“無關痛癢”的細節(jié),其實往往能在消費者的決策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用戶對“配送慢、售后麻煩” 的容忍度極低,優(yōu)質服務能快速建立口碑。
2)“場景化內容” 做種草,激發(fā)消費者購買欲
不同于傳統(tǒng)電商 “賣貨式” 的生硬推銷,小紅書農副產品商家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將產品融入具體生活場景,用內容建立信任,再靠信任撬動高客單。
以 @彩云之珍 舉例,她們生意爆單有一個明顯的轉折點。2023 年 6 月,彩云之珍正式在小紅書開業(yè),她們最初也和許多其它商家一樣表現(xiàn)平平,每天的訂單只有 10~20 單。
轉折點發(fā)生在同年 7 月中旬,云南的新鮮菌子上市后,她隨手發(fā)了一篇筆記,沒想到這篇“簡單”的筆記卻在一周后突然爆火,累計收獲了 2000+ 個點贊和 1000+ 個收藏,后臺私信和訂單量激增,她們店鋪的日訂單突破 100 單,較之前增長了近10 倍。
這篇筆記沒有復雜的文案和構圖,只是呈現(xiàn)了菌子湯新鮮出爐的真實場景,剛好擊中了消費者“想買新鮮菌子及想品嘗新鮮菌子味道”的痛點,從而達到種草的效果。
再比如 @特冒頭有機農場 以“種植日記”“農場主日記”等話題為主題,通過小紅書筆記記錄了番茄種植、成熟、采摘的全過程,意外收獲大量關注,賬號一個星期從零做到萬粉。
這些內容既展現(xiàn)了產品(番茄)有機的真實性,又讓消費者產生“看著番茄長大”的情感鏈接,后續(xù)購買更像“支持自己關注的農村朋友”,而非單純消費,也就是近年經常被提及的“情緒價值”。
3)與顧客交朋友,讓用戶從 “買一次” 到 “買 N 次”
對很多商家而言,要想生意能夠持續(xù)盈利,就不能將小紅書的流量視為“一次性買賣”,而是應該通過精細化的運營,將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資產,實現(xiàn)長期復購。
像 @彩云之珍 就在小紅書創(chuàng)建了一批 500 人組成的粉絲群,她不僅會在群里發(fā)布產品上新信息和開播提醒,同時還會發(fā)布一些如何烹飪菌子的技巧、鼓勵用戶曬廚藝,再疊加紅包、抽獎等激勵,目的是將新客留在社群,讓用戶從“買一次”升級為“買N次”的復購型用戶。
@洋洋鄉(xiāng)村生活 同樣也會通過社群、售后等形式提高用戶的復購率,不過其主理人認為,優(yōu)化產品質量和用戶消費體驗是推動用戶復購的核心因素。所以她們店鋪的復購率很高,很多用戶會反復購買二三十次水果,一度創(chuàng)下行業(yè)“斷層式領先”的復購率。
04
結語
從@洋洋鄉(xiāng)村生活到@彩云之珍,隨著一個又一個成功商家的涌現(xiàn),運營社判斷,在小紅書賣農副產品會逐漸發(fā)展成一個穩(wěn)定增長的賽道。
原因有二,一方面小紅書的白領用戶們對中高端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有穩(wěn)定需求,她們愿意為高品質、好服務買單,從而衍生出一個區(qū)別去其它生鮮電商渠道的中高端市場。另一方面,商家在小紅書通過視頻、圖文、直播等內容形式更容易傳遞產品和品牌背后的故事,把農副產品賣出好價格。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商家入局,這條賽道的競爭正在加劇。 商家能否找到賺到錢,最終還是要比拼選品、內容和服務。
最后,你看好這條新出現(xiàn)的細分賽道嗎?
PS.如果你也對此話題感興趣,歡迎掃碼加入小紅書運營交流群,和更多懂行的伙伴們一起探討~
更多運營干貨
「品牌對話」| | | | | | | | | | | | | | | | | | |
「品牌觀察」| | | | | | | | | | | |
「平臺運營」| | | | | | | | |
「運營方法論」|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