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天多云到晴,延續(xù)早晚舒適、白天炎熱的天氣格局。早間中心城區(qū)徐家匯站最低氣溫24.7℃,大部分郊區(qū)在22~24℃之間。白天升溫較快,預計最高氣溫在32℃左右,戶外仍需注意防暑防曬。
陽光給力,氣溫上升中,
本市大部分地區(qū)氣溫
已升至30℃左右。
聽說北方氣溫冷出11月水平,
北京今日最高氣溫才10度出頭。
而上海從6月13日至今,
徐家匯站氣溫就沒有低到20℃以下,
算來已有120天,并將延續(xù),
下周一還要往高溫線靠一靠……
今年短袖真不白買,
穿變形了夏天還沒結束!
今日雙臺風繼續(xù)共舞,第22號臺風“夏浪”今天05時減弱為臺風級,23號臺風“娜基莉”維持熱帶風暴級。它們都——離得挺遠,也不會來,對本市無影響。我們的天氣挺穩(wěn)定,穩(wěn)穩(wěn)的熱~~
未來天氣趨勢
氣溫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
周六到下周一
上海持續(xù)晴或者多云天氣,
白天氣溫進一步上升,
預計最高氣溫可達33~34℃,
有可能連續(xù)刷出10月中旬同期
氣溫最高紀錄,
今夏加班加點的空調還不能停!
下周二起,隨著副熱帶高壓減弱東退,上海天空云量增多,陰雨過程會頻繁起來,同時氣溫回落。尤其是下周后期有冷空氣影響,正式釋放出降溫信號。
史上最晚! 今年第一波桂花終于開了 荷花也被騙了
上海今年第一波桂花創(chuàng)下“史上最晚”紀錄。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0月9日在上海植物園內看到,幾株早銀桂零星開出了黃白色的花朵,初花期比之前的“史上最晚”還晚了一周左右。
早銀桂是長江流域栽培最普遍的銀桂品種,花期早,花蕾淺黃白色,花盛開時黃白色至乳黃色,濃香,觀賞價值高,被稱為上海桂花季的“風向標”。
上海植物園園藝科專類園主管姚恩揚告訴記者,近年來,上海植物園早銀桂的花期不斷刷新“史上最晚”紀錄,先是2022年的9月20日,再是2024年的9月末,今年更是拖到國慶假期最后兩天才有了動靜。
今年上海桂花的“姍姍來遲”,和“超長待機”的高溫天氣有關,導致早銀桂很長時間內等不到低溫的“發(fā)令槍”。
低溫的“發(fā)令槍”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專業(yè)上稱作啟動低溫,即促使植物開花的日最低氣溫。桂花花芽進入圓珠期,并且日最低氣溫降至啟動低溫,是花期到來的關鍵。
但有時候只滿足啟動低溫還不能保證一定開花。經(jīng)過多年的觀察記錄和資料分析,早銀桂開花要滿足“先抑后揚”的條件:先要有“秋意”,氣溫下降到21℃以下,啟動低溫滿足了,花芽才能轉變?yōu)榛ɡ?;此后,花蕾的膨大需要暖意,專業(yè)上來說,四五天的積溫要達到150℃以上。
此外,濕度也對花期有作用。以2020年上海植物園“史上最早開花”的早銀桂為例,當年7月中旬,上海度過了當時“本世紀最長的梅雨季”,一出梅,氣溫升高,但空氣濕度較大,十分悶熱,加之前一段時間時晴時雨,降低的氣溫和增加的空氣濕度提前開啟了“桂花蒸”,讓桂花傻傻地以為秋天到了,滿足了桂花開花溫度“先抑后揚”的條件。
上海植物園10月9日拍攝的早銀桂。
上海植物園10月9日拍攝的早銀桂。
上海植物園的物候記錄顯示,近5年,只有2023年的桂花花期相對正常,這直觀反映了氣候“不按規(guī)矩出牌”的日趨頻繁。
姚恩揚認為,如果夏秋交際的高溫不退成為未來穩(wěn)定的氣象特征,那么桂花與中秋國慶的“羈絆”將逐漸消失,成為要到國慶假期后才能賞的花了,這提醒世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性。
今年喜愛早銀桂的市民恐怕要失望了。姚恩揚結合目前的天氣預報推測,由于季節(jié)已至但未達到開花的氣候條件,今年的早銀桂已開始流失此前積累的養(yǎng)分,即使近期開花,也“追趕”不到往年的規(guī)模,花少,桂花香也寡淡了許多。
不過,市民朋友不用太擔心,除了早花品種的桂花,其他品種的桂花受異常氣候的影響較小,后續(xù)的桂花季仍值得期待。
被氣候“騙”了的還有荷花。記者從辰山植物園了解到,遲遲不降溫的天氣讓一些夏荷“超長待機”,園內的“至高無上”荷花至今仍有不少還在盛開。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上海天氣發(fā)布、@上海市天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