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來了都知道走田埂。
10月5日云南一博主曝光了一個令人氣憤的現(xiàn)象,眾多游客涌入稻田拍照,本就被風(fēng)吹倒的水稻更是被踩得稀碎。
當(dāng)?shù)厝松锨皠褡瑁踔吝€聲稱要報警,可是有些游客根本不帶怕的,態(tài)度特別囂張。
網(wǎng)友們都被氣得不輕,當(dāng)?shù)叵嚓P(guān)部門回應(yīng)了。
游客踩踏水稻,態(tài)度囂張
像國慶這樣的小長假一年也沒幾個,大家都趕著國慶假期出去旅游。
圖片和此事無關(guān)
旅行本來是放松身心的過程,可是游客們越來越多,大家的素質(zhì)參差不齊,隨之而來的就是旅游亂象。
像亂停車、亂扔垃圾這種已經(jīng)算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流行在農(nóng)田里拍照。
圖片和此事無關(guān)
云南大理的某片稻田就是這么遭殃的。
這片稻田在大理某網(wǎng)紅打卡點之前,在打卡點拍照就夠美了,可很多游客猶嫌不足,覺得在稻田里更出片。
前幾天大理刮風(fēng)下雨,稻田里一大片水稻被風(fēng)雨打趴下了,它們軟綿綿地俯在地上。
可是倒下并不代表它們不能吃了,也不代表可以被糟蹋,它們在地里再堅持幾天就可以收割了。
或許是游客們覺得水稻倒下就不能要了,他們就踩著這些水稻擺各種姿勢拍照。
從眾效應(yīng)就是這樣,一個人領(lǐng)頭,后面的人效仿,在稻田里拍照的游客越來越多。
進來的人多了,趴著的稻田位置不夠踩,很多游客就去其他地方拍照,一些長勢很好的水稻也被踩倒了。
還有不少游客都帶著孩子進稻田玩耍,孩子不懂事,踩著水稻蹦蹦跳跳,父母在旁邊視若無睹。
孩子不懂事勉強可以理解,大人不懂事就說不過去了,有些女人還躺在水稻上擺姿勢拍照。
尤其是還有一些老年人也在稻田里玩,不遠處就有個老頭子正在盡心盡力地給家人拍照。
按理說老年人最應(yīng)該認識水稻,咱們能吃飽飯也沒多少年,他們或許還經(jīng)歷過饑荒,應(yīng)該愛惜糧食才對。
只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家人中但凡有一個明事理的出來制止,稻田里就不會有這么多游客了。
也不能怪網(wǎng)友說他們是“城巴佬”,他們應(yīng)該都是從城市來的,因為沒有一個農(nóng)村人敢這么踩踏糧食。
就像網(wǎng)友諷刺的,就連村子里的小狗都知道走田埂,他們卻不知道。
俗話說不知者不怪,可是不認識水稻總認識字吧,稻田前方原本立有提示牌,上面寫著愛惜糧食,請勿踩踏。
可是這個提示牌的下場卻很慘,它被游客踩得稀巴爛,沒了提示牌,后面進來拍照的游客就更加心安理得了。
原本趴著的水稻被游客踩得很瓷實,一些原本很好的稻子也被踩得稀碎,谷子也散落得到處都是,這些應(yīng)該都不能要了。
博主看到這一幕很生氣,罵這些游客是爛人,居然這么糟蹋水稻,他們該不會以為大米只會在超市長出來吧。
他喊里面的游客趕緊出來,不要糟蹋糧食,有些游客還算聽勸,聽到博主喊就趕緊出來了,可還是有很多游客在田里。
過了一會有志愿者過來了,在田埂上疏散游客,可是田里的游客太多了,志愿者根本管不過來。
確實有一些游客乖乖離開了,但還有一些游客把志愿者的話當(dāng)耳旁風(fēng),志愿者一邊喊,他們一邊拍,一點都不覺得丟人。
博主也在旁邊幫忙勸離游客,有些游客就是很強勢,隨便你怎么催促,自己該怎么拍怎么拍。
博主態(tài)度強硬了一些,表示再不出來就報警了。
沒想到幾個女性游客根本不在乎,甚至揚言:那你報啊,現(xiàn)在就去報,嚇唬誰呢!
網(wǎng)友聽了這么句話都很生氣。
《三國演義》中曹操曾頒布軍令“踐麥者斬”,有一次他的馬不小心踏入了麥田,他為了維護軍令,把頭發(fā)割了下來傳令三軍。
自古以來愛惜糧食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美德,可這些游客踩踏水稻還這么囂張,真的太過分了。
官方回應(yīng)
博主把視頻曝光后立刻引發(fā)網(wǎng)友關(guān)注,有媒體致電當(dāng)?shù)氐南嚓P(guān)部門,工作人員回應(yīng)了此事。
工作人員稱這片稻田里有規(guī)劃好的參觀路徑,每天都有城管巡邏,可能是游客太多了,城管沒有注意到,他們會加強管理的。
看了現(xiàn)場視頻就知道了,眾多游客亂作一團,勸離這邊,那邊又來人了,工作人員沒有三頭六臂,哪能管得過來。
光依靠外界管束不行的,雙方都累得不行,歸根結(jié)底還是游客的素質(zhì)有待提高,認不出水稻不是素質(zhì)低下的借口。
這群游客拍完照以后美美地發(fā)了朋友圈,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人,他們倒是落得一身輕。這片稻田的農(nóng)戶可就遭殃了,白白浪費了這么多谷子,心血白費了。
而且類似的新聞還不少,每年的旅游旺季幾乎都有一兩件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去年廣西桂林就發(fā)生了同樣的事情,大量游客涌入梯田拍照,當(dāng)?shù)氐囊粋€大娘看不下去了,讓游客別踩水稻,沒想到大娘嚴(yán)肅的斥責(zé)卻換來了游客的哈哈大笑。
還有前幾天有一個貴州女子發(fā)視頻哭訴自家栗子被游客摘完了,她快被氣死了,滿山栗子自家都舍不得吃,卻被偷完了。
女子的爺爺奶奶看著剩下的栗子殼發(fā)呆,看著兩個老人的神情真的太心疼了,這都是農(nóng)民辛辛苦苦的種出來的,卻被游客踩踏、偷走。
結(jié)語
大家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農(nóng)民辛苦種出來的,從小老師和家長就教育我們應(yīng)該愛惜糧食。
所以游客們還是得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尊重當(dāng)?shù)剞r(nóng)戶的勞動成果,哪怕不認識農(nóng)作物,也不要隨意破壞,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文明出行,那旅途上就會少很多矛盾,大大提高了出游體驗,既方便了自己,也尊重了他人。
對此大家怎么看?
信息來源:抖音官方媒體 正在新聞2025年10月9日發(fā)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