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開始,日本人似乎就開始集體躺平:不結婚、不生娃。
沒想到三十年過去,曾被視為失落的一代的日本年輕人,如今似乎活成了“人生贏家”。
2025年,日本大學生就業(yè)率高達98%,平均每人能拿到3個offer,還有企業(yè)排著隊鞠躬請人入職。
這到底是日本勞動力市場的奇跡?還是一個被少子化推出來的泡沫?
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很多企業(yè)為了節(jié)省成本,把大量正式崗位變成了臨時工,工資砍了三成,晉升機會幾乎沒有。
年輕人就業(yè)難到被稱為就職冰河期,不少人干脆選擇家里蹲,那時候,社畜、過勞死成了日常詞匯,整個社會陷入低欲望狀態(tài),年輕人不愿意生娃,更不想結婚,連戀愛都懶得談。
2001年,有67%的日本家庭因為沒人帶孩子,選擇放棄生育,從那年起,日本的出生率一路下滑,自殺率卻開始飆升。
特別是男性,工作壓力大、生活沒希望,連基本的收入保障都成問題。
整整十年,70后和80后大多在非正式崗位上打工,過著月光生活,這批人原本是日本的中堅力量,卻被社會結構推入了邊緣。
2010年,日本大學生就業(yè)率跌到歷史最低點,總人口也開始連續(xù)下滑。
企業(yè)只好另辟蹊徑,嘗試用合同工和派遣制填補崗位空缺,但這種方式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到了2014年,日本不得不立法,通過《過勞死防治法》,試圖從制度上緩解職場壓力。
2015年,日本22歲年輕人的數量,比20年前少了將近一半,年輕人變成了稀有資源,企業(yè)開始搶人,社會終于意識到,這么下去,不但沒人干活,連工廠都開不下去了。
從2016年起,日本開始著手改革職場文化,限制加班、提升福利、鼓勵女性就業(yè)、吸引外國勞工。
2020年,日本男性終身未婚率達到25.7%,女性也有16.4%,新生兒數量跌破84萬,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
與此同時,日本社會開始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獨身主義者,有的是因為經濟壓力被迫單身,有的則是真的享受一個人生活,像82歲的獨居老先生、上野千鶴子這樣的代表人物,開始被媒體爭相報道。
在日本,不結婚、不生娃、不買房,已經不再是失敗者的標簽。
2023年,日本CPI連續(xù)11個月上漲超過3%,外國勞工人數突破200萬,越南人、中國人、菲律賓人成了主要群體。
應屆畢業(yè)生的穩(wěn)定性卻在下降,三年內離職率高達35%,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年輕人不再追求一份穩(wěn)定的高薪工作,而是更看重自由、不加班、能遠程的工作方式。
到了2025年,日本24歲人口比1995年減少了57%。
企業(yè)為了搶人,紛紛推出誘人福利,入職獎金最高150萬日元,年假129天以上,還有iPhone、iPad、遠程副業(yè)、住房補貼、交通補貼等,即便如此,年輕人光速離職的現(xiàn)象仍在繼續(xù)。
企業(yè)發(fā)現(xiàn),靠高薪已經留不住人,還要懂得如何讓年輕人留下。
在這個背景下,日本的職場文化徹底變了,年輕人開始講究生活質量,工作不再是人生的重心。
不少企業(yè)試水周休三日、副業(yè)自由,甚至安排心理咨詢和職業(yè)規(guī)劃課程,只為減少員工流失。
這一切看起來像是少子化紅利帶來的短期繁榮,但背后卻是整個社會結構的深度失衡。
表面上,日本就業(yè)市場一片繁榮,崗位供不應求,年輕人掌握主動權,但實際情況是,勞動力斷崖式下滑才是根本原因,而這背后,是幾十年來持續(xù)不婚不育的結果。
相比之下,中國雖然面臨人口壓力,但目前仍具備充沛的勞動力優(yōu)勢。
雖然就業(yè)形勢緊張,但中國的產業(yè)結構更完善,制造業(yè)基礎更扎實,還有強大的內需市場支撐,只要調整好教育體系和家庭政策,就能穩(wěn)住就業(yè)基本盤。
中國的未來不在少子化紅利,而在人口結構優(yōu)化,在這一點上,日本提供了一個反面樣本,少子化帶來的,不是輕松,而是長期的結構性危機,勞動力短缺、養(yǎng)老壓力、產業(yè)空心化,最終將拖累整個國家的競爭力。
看似光鮮的高就業(yè)率,背后其實是整個社會的緊繃狀態(tài)。
日本的成功,其實是年輕人太少,崗位太多,企業(yè)不得不放低姿態(tài),這種情況短期看是利好,但長遠看非常脆弱。
一旦人口結構繼續(xù)惡化,日本將不得不依賴更多的外國勞工,甚至被迫開放移民政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