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天終于轉涼,我想聯(lián)手鐘點工,做些好吃的犒勞犒勞忙碌了一夏的小輩們,譬如說,蒸一籠白白胖胖的大饅頭,做個松松軟軟的米糕,攤幾張蔥花油餅……誰知,話不及講完,小輩們就一個個搖頭:省省吧,吃這些,等于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你這碳水腦袋能改改嗎,姆媽?
碳水腦袋有啥不好?我還有一顆碳水的心呢!在我的記憶深處,哪一件幸福不和碳水相連?哪一個節(jié)日的快樂離得了碳水?臘八節(jié),臘八粥;春節(jié),北方餃子,南方湯團;元宵節(jié),北方元宵,南方湯圓;清明節(jié),北方油馓子,南方青團;端午,全民包粽子;中秋節(jié),全民吃月餅,這件件都是碳水唱主角??!平素,在酷暑里盼一碗冷面冷餛飩,在寒夜里迫不及待地想吃烤紅薯炒栗子……那些自詡不是“碳水腦袋”的孩兒們,我都還記得你們邊吃邊嚷著“打耳光也不放”的饞樣!
不單我們是碳水大國,各國也都有引以為豪的招牌主食:日本是小巧的壽司,俄羅斯是巨大的列巴(面包),美國是漢堡,英國有三明治,意大利就更誘人了,比薩和意大利面名揚全球。有人說,苗條的法國人好像只愛紅酒、奶酪,碳水不大吃的吧?你忘了那長長硬硬的法棍和形似羊角的小面包了。一位老革命爺爺年輕時留學法國,他最鐘情小羊角面包,及至老年,凡有人去法國,問他要帶什么回來,他必說:小羊角面包!
你注意過沒,當俄羅斯或其他斯拉夫民族,在機場歡迎尊貴客人時,都有一位年輕女士,用花手帕托住一只圓面包,讓客人揪下一塊蘸著鹽嘗嘗,在他們看來,面包代表著生命、繁榮和慷慨,在斯拉夫民族的歷史上,面包是生活的基石,獻上面包意味著主人愿意與客人分享他們最珍貴的生活資料。還有那句經(jīng)典的電影臺詞是怎么說來著的?“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毕纫刑妓拿姘?,才有后面的一切?。?/p>
每當我舉這些例子與小輩們辯論時,他們總會羅列碳水的諸多罪狀來反駁。沒錯,碳水攝入過多,是會引發(fā)血糖等問題。我們提倡與蛋白質(zhì)搭配著吃??晌壹毾?,在碳水是唯一“主食”的年代,似乎也并沒那么多現(xiàn)代病呀!與其將自己的健康問題歸罪于碳水,不如揪出潛伏在碳水背后那些高糖、高油,還有你都不知道它們長長的學名怎么念的防腐劑、添加劑這些真兇。純吃碳水的日子里,我們雖然缺少蛋白質(zhì)攝入,但也少有現(xiàn)代打工人的壓力呀,更不會有一吃完就捧起手機或平板電腦,坐下去就不知道站起來動一動的習慣。
健康是個系統(tǒng)性命題,人人追求,常常多解。它與每個人自身的體質(zhì)、運動、飲食偏好、衛(wèi)生、勞逸、起居習慣都息息相關,還與生活環(huán)境有關。動不動就怪罪“碳水”,讓它背鍋,它好冤喲!
原標題:《桑勝月:碳水啊碳水》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王瑜明
來源:作者:桑勝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